【思政大课】到全社会上一门课!复旦大学“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现场教学环节大规模启动

融入各个红色场景、创新情景、奋斗前景、强国愿景

作者:赵天润、胡慧中、汪祯仪、葛近文摄影:池冬琤、王诚瑞、张青城、贾怡锐、叶全伟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5-08

5月7日,复旦大学“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现场教学环节大规模启动。22个院系、超1000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分别前往遍布上海的48个思政大课现场教学基地,融入各个红色场景、创新情景、奋斗前景、强国愿景。

从“全校共上一门课”到“到全社会上一门课”,学校集结校内外优势资源,开门办思政大课。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5月启动大规模现场教学,3700多名2023级本科生将分别前往复旦大学在上海首批建设的134个有深度、有感染力的思政大课基地,与改革亲历者和专业人士近距离深度互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深切感知新征程,把握时代脉搏、增强服务意识、坚定强国志向。

走进江南造船,触摸大国重器的历史脉搏

江南造船的前身是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1996年改制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搬迁至长兴岛。就在这个下午,江南造船与这群朝气蓬勃的复旦本科生,进行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时空对话。

步入江南造船展示馆,巨大的照片墙琳琅满目,展示了江南造船具有代表性的船舶。伴随着负责人的讲解,观摩珍贵历史资料与船舶模型,同学们感受着沉甸甸的历史底蕴,触摸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脉搏,领略大国重器背后的中国制造和科技创新。

以《江南造船的自我革命》为题,江南造船厂党委工作部副部长余俊伟为同学们现场讲授思政课。作为“中国第一厂”,江南造船厂见证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担高质量发展先行者,当传统制造业颠覆者,创造了上百个“中国第一”: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新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等。它被誉为中国民族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祥地、产业工人的摇篮、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播火地、改革开放的先驱。

“我们不是简单的接单、造船、交船,江南造船每造一艘船,始终想着能为国家技术进步做什么贡献,能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什么贡献。”民族复兴、行业先锋、家国情怀推动着江南造船不断进行自我革命,闯过“批量关、转型关”,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军工、航天事业作出贡献。“只有胸怀天下,才能有勇气否定自我。只有立足行业,才能有勇气颠覆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数学科学学院与江南造船颇具历史渊源。1972年,苏步青先生与学生们来到江南造船,开展船体数学放样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成功运用数学公式检验球鼻艏是否光顺,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数学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林悦寰说:“苏步青老先生用数学为造船提供技术改革方案的故事激励着我,学好专业,立足当下,勇立潮头,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船舶建造,也吸引了很多学子讨论。

在“上海人民身边的银行”,理解“金融+”的社会责任与服务担当

当刚学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与银行存贷比数据对上,经济学院2023级本科生顾楚阳兴奋极了,“和我们专业课知识呼应上了!”

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林进强是这次“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的校外授课教师。他向同学们讲解:“我们银行要做好三件事——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事,做金融赋能创造价值的事,做难而正确的事。”

抱着“做上海人民身边的银行”的愿景,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服务的政治性、人民性,创新性地开拓一系列“金融+”。“金融+党建”、“金融+公益”、“金融+教育”、“金融+健康”……银行开展了丰富的多元化尝试,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也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虹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金融+服务”的典型案例,上海分行利用北外滩这块宝贵空间,与虹口区政府共同服务市民,被誉为人民的“滨江客厅”。在窗明几净的共享空间,有直饮水、充电宝、储物柜、公益咖啡、自习室,还不时举办小型演出、非遗手作体验活动,成为周围居民的共享大课堂。

虹口滨江毗邻赴法勤工俭学出发地。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 60周年,也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05周年,复旦经济学院师生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览观摩中,现场体会中法精神。

沿北外滩走不远,汇山码头遗址映入眼帘。百年之前,中国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从这里启程,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探寻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同志等是其中的代表,毛泽东同志先后4次在码头送行。

“林老师是怎样进入银行业的?经济学专业学生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讨论环节,大家围坐一圈,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林进强笑着回顾起自己阴差阳错进入银行业的经验,建议在座年轻人:“平台很重要,要看它能否给年轻人空间,能否发挥自己的热情与专长。”

“离开学校,却走进一个更大的课堂”,2023级本科生杨钰洁记住了讨论环节校外导师林进强的话——学经济的同学要对经济发展有信心。“感谢现场教学课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让我透过这个窗户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华大基因,读懂健康中国

“我右手边就是驰援全球抗疫的‘火眼’实验室。它‘平战结合’的建设,可以在特殊时期实现自动化、大通量的检测。”在上海华大医学检验所,当书本上的内容出现在2023级本科生裴洋面前,身临其境的体验油然而生,生命科学学院同学们的现场教学也由此开始。

带着这些直观感受,一场关于基因科技的授课,让他对如今基因领域快速发展有切实体会。以多年从事基因组学科研和产业化工作的经历,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杨爽向同学们介绍了华大的发展历程,以及华大在服务国家大健康发展中所做的努力。

2000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成,其中的1%由中国科学家完成,华大正是因这1%应运而生。从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主导和发起首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绘制、千人基因组计划、百万人基因组计划,再到实现单细胞组学、生命时空组学技术突破,变“参与者”为“引领者”,华大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办公楼一楼一整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墙,也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小小缩影。

1毫升血液中的DNA可以带来多少信息,可以解决多少医学问题?如今,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发展模式,华大正在工业智造、医学服务、大健康、合成生物等产业方向深耕细作,并为精准医疗、精准健康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实际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先进设备、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当听到基因测序在婴儿早期排畸和肿瘤筛查等领域的应用,我切实感受到生命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每一次检测都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在基因科技领域的领跑,让华大成为一张亮眼的“中国名片”,“在时空法则时代,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发展正面临更大的机遇,这关乎着国家之间未来战略发展与国运之争”,杨爽说,“期待同学们也参与到基因科技领域,共同努力造福人类。”

小班讨论课是基于所知内容提出问题、讨论可行方案,而来到华大现场教学则是了解如何应对实际问题。2023级本科生陈依琪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到,这里的学习与日常专业课学习不一样。“华大等产业将相关的理论成果与高精尖技术结合,是科学成果应用的体现。与此同时,他们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为连接科研与实际的纽带,从产业的角度去更实际地体会‘学’以致‘用’的过程,对我是一种新的体验。”

与一线工作者对话,感知文化强国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要使命

“为什么西天取经一定要师徒五人?取经的内核是什么?”在去往复旦艾博实践教学基地,这一课前思考题,让2023级药学院本科生2班的杨璇充满好奇。带着疑问,她和同学们走进这家具备完整mRNA药物产业链研发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

在听完题为创新药的研究与发展”的课程后2023级药学1班沈思齐举起了手:“对于未明确靶点的疾病,如何研发药物?一定要等待致病机制研究明确吗?AI对药物研发的帮助有多大?”“无明确靶点时可以参考细胞疗法。比如TIL疗法,从患者肿瘤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并回输。相比结构生物学上传统的方法,AI能推动效率提升,但对药物研发的作用没有那么绝对,AI可以作为工具,但暂时无法取代人类。”艾博生物肿瘤高级研究员张永丽回答道。

如今,mRNA药物成为新药开发的热点。在掌握药物研发的核心环节与具体流程、了解药物分子早期筛选过程中的关键仪器及其操作方法后,杨璇的问题得到解答:“老师用唐僧师徒五人类比药物研发的过程。孙悟空就像是探索阶段寻找潜在药物靶点和有效成分,猪八戒是临床试验阶段,沙僧象征药物研发的稳定阶段,而唐僧作为团队的核心衔接着整个阶段、明确方向。”生动的讲解让作为大一的她,加深了对药物研发过程的理解,也对药物研发行业有了新的认识。

上海译文出版社,一进入会议室里,外国语言文学学院5班的张卓妍就在座位上发现出版社准备的图书盲盒和译文周边文创。“我拿到的是一套包慧怡、陈杰、姜林静三位复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老师合著的书籍《沙仑的玫瑰》,内容非常吸引我,真是意外收获。”张卓妍说。

惊喜之外,出版社各位编辑老师的分享讲解也让同学们收获颇多。资深编辑宋玲老师在授课环节介绍了出版社的日常工作内容:“编辑工作包含的内容非常之广。从在茫茫书海里找到意向引进的作品、确定选题、寻找译者,再到稿件的审核、校对,封面的装帧设计,最后到书籍后期的营销,都包括其中。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标志是一艘乘风破浪的船。在我的理解里,出版社的工作就像造出这样一艘船,读者们登上书舟向世界航行。”

在出版社的入口的背景板上,不同语言的“有我,世界更大”,拼成地图形状。日文系2023级本科生汪煦寒对这个标志深有感触:“这个标志就像在说,当语言不通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译作看见世界更广阔的样子。所以很感谢编辑老师们为传递文学与思想的坚持和付出。这堂课也为大一学生了解这个行业提供了一扇窗口。”

如果说课前思考问题是“0”,专家授课、互动交流、参观实践就是“3”。“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现场教学采用“0+3”模式,带领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参与式感悟、专业化思考,走进科研攻关最前沿、医疗救护第一线、基层实践大舞台。通过浸润式的现场学习,引导学生把自身发展放到时代格局中理解、建立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的链接,培养大智慧、大担当、大德行。

制图:实习编辑:罗钰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