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文学与博物馆学系杜晓帆教授在生日之际收到一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徐天远的信,感谢杜教授数月前的讲座给他开辟一个新起点,去尝试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事物,去思考不曾注意过的小角落。来信情真意切,显示了年轻一代学子对文化遗产的所感所悟。
杜教授在回信中难抑激动:“你的信让我和我的同事、同学都很感动,主要是源于你对文化遗产的真情实感。”并谢谢徐天远的信让他更坚定了在中小学开展文化遗产教育活动的信心。
2023年12月3日,复旦“博学计划”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华二开讲,是杜晓帆的“文化遗产与人的发展”。仿佛“童年的子弹正中眉心”,数月后,徐天远在信中以此作喻,来表达听完讲座的感受——幼年对遗产保护的记忆在老师的讲述中刹时充盈生动起来。作为一个理科生,他写这封信也是自勉要多一些人文情怀,要做到文理兼修,去当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来信最后,徐天远引用“文化遗产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活在当下的过去”,阐述自己听完讲座的转变,表示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文化遗产。
由信回到这次源自文化遗产课堂的交流互动,串联起了课堂知识和个人情感,串联起遥远的场域和记忆,生出意想不到共鸣和惊喜。文化遗产进校园不仅在于知识的科普或介绍,更要让学子感受到遗产背后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辨,为其提供精神指引,帮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这也是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初衷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