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作为“文化校历”信息学科周板块之一,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大一大二学生举办“信”连你我·实验室开放日。
实验室的日常是怎样的?“科研小白”如何成长为“学术达人”?让我们跟随5位复旦信院学子的脚步,揭开实验室生活的神秘面纱!
跨专业两次找到研究方向
作为一名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和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2021级博士生卫江涛选择跨专业来到现在的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起源于硕士期间参与目标探测项目时萌发的兴趣。虽然这个决定有机缘巧合的因素,但来了之后,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教授的领导下,实验室是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科研平台,在复杂随机介质电磁波散射、辐射传输及空间微波遥感信息领域获得多项重要科研成就。
一直以来,卫江涛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做出一款国内领先的大场景高逼真目标散射仿真软件,虽然目前还面临不少挑战,但他相信它能最终会在这个实验室里实现。“在我看来,从事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在于激情和理想,哪怕刚开始基础不够好,但只要有一颗好学和不畏挑战的心,就能逐步适应实验室工作,作出自己的成就。”
交叉学科研究需要广阔视野
“我们实验室的特色非常鲜明,那就是交叉——既需要物理、数学等理工类专业知识,也需要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积累。比如单单一个矩阵式大灯的设计,就涉及到材料学、光学、医学乃至法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人因照明与颜色科学实验室物理电子学专业2019级直博生徐伟说。
在导师林燕丹教授带领下,实验室顺应国家交叉学科和新工科建设的政策导向,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对特殊光环境的光安全和光健康的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在光健康应用、国防航空项目、汽车产品、照明产品、电子智能产品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面向重大需求做科研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1级博士生韩帅所在的生物医学工程系实验室主要从事医疗超声成像及系统方向的研究。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骨质疏松以及骨相关疾病的人群数量增加,而目前市场上又缺乏专门的骨成像科学研究设备,针对这一需求缺口,导师他得安教授、刘成成老师带领课题组研发了多模态超声骨成像仪,从超声、光声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实现了骨骼系统这一典型复杂介质中的声传播及其成像的相关评价研究,为骨骼的声物理特性提供了一套科学实验仪器解决方案。
“团结互助是我们实验室最大的特点,无论是在生活还是科研上,他教授、刘老师都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与同学们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拼搏的日子,也成为我最难忘的科研回忆。”韩帅认为他所在的实验室,不仅有先进的仪器、前端的科研资源,也有浓厚的人文氛围。
从“零”开始搭建实验室
“我们实验室的特色非常鲜明,那就是属于交叉学科的研究——从理科到工科到工程应用,涉及光学工程、视觉科学、神经生物学、工程心理学、人工智能的多学科交叉。”光科学与工程系实验室光学工程专业2021级博士生张德保说。
“在实验室五年的学习和工作,扩展了我的学术视野,锻炼了我多方面的学术能力。比如,由于研究内容涉及到大量人体生物功能测量的实验,我们的实验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就使我们更加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进行实验设计,对实验进行更加精益求精的准备和论证,以科学问题为导向设定精准的研究假设,耐心、仔细开展实验和收集,这也进一步让我学会了利用已知数据挖掘所需信息等数据挖掘和分析技能。”张德保说。
大三迈出科研的第一步
作为一名本科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本科生万睿在大三时,抱着学习的心态步入了认知创新实验室。他和室友都是电子创客社团的核心成员,对电子设备制作很感兴趣。他们合作的“垃圾宝·绿色生活奖励计划”是一个激励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系统,目前正准备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学院在物理楼为他们提供了这个实验室,让他们有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电子设计是一个考验综合能力的系统性工程——我们不仅要设计机械结构、做好底层布局,还要将几套相对独立的系统统筹起来,这都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