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青杞》,这是一部写青春和中医药的长篇小说。
一味中药,何止酸苦甘辛,数味并煎,其味则愈加难辨。诚如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为本书做序时所说:“《青杞》是一本以小说体裁的灵活性和情节的虚构性来反映当下中医药思维和诊疗特点,以中医药内涵的丰富性和说理的思辨性来拓展小说边界和叙述方式的试水之作。虽为试水,但仍可圈可点”。
《青杞》以济水中医药大学为背景,展示了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获得与失去、执念与放下,让人体悟到青春的懵懂与奋斗的意义。或许天可负人,人可负人,或许可以情随事迁,但青春努力奋斗的过程不会,知识不会。而只有在这样的苦读、苦思、苦练的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在阅读、临床实践乃至生活中获得“顿悟”,才有可能在精神、思想、技术水平上与前贤相参、与名医大家相遇,不致相去天渊。所谓“仙人有待乘黄鹤”,即需要在积累知识、掌握本领、拿到必要资质和达到必要层级的基础上“等待”机遇,而这全在乎平时的积累,聚沙成塔。
写作《青杞》时,正值2021-2022年居家期间,我独自住在大场浦河边一处老房子中,写作之余或思绪烦乱时,会抽出整块的时间阅读和思考。书桌上厚厚的一摞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和明清名医全书大成,让我对古人眼中的自然、生命、医者、患者、健康和疾病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甚至可以看到远处小河边海棠花开的地方,茅舍内油灯下先师们清癯的面庞和桌上泛黄的纸张。或许在他们用蝇头小楷录下《竹林寺女科秘传》《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石室秘录》,并将之小心放入木匣子藏在梁上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些以秘笈形式在家族或师徒间传承的理论、方法、经验和心得,会在千年之后被置于诸多“异姓”学子案头以供研读。
社会的发展赋予人们新的经历与感受,新的学习、思考和表达方式,但这也不可避免地让人们失去了在某些方面该有的执着、敬畏和细腻的感知能力。
就中医药来说,我们在读经典著作时,在体会历代医案时,在临床使用经方、古方治病时,是否也应循着在内心重演过去的方法去理解先贤的意图。先贤所见之病证与今人所见异同如何,古人所能接触到的诊疗技术和药物与今天差异多大?我有意识地把当时阅读和写作专业书籍过程中的思考、记录的盈余部分放进一份单独文档,打印出来,在每次煮饭时就立在灶台前看几页,修改补充几处。这样,在书桌上那几百本中医药古今医籍的滋润下,在厨房袅袅升起的饭菜香和窗外丝丝飘进的丹桂甜香中,《青杞》不单饱含了中医的思辨、中药的芬芳,更带有了不少生活中的烟火气。
中医药是医者和患者互动的产物,是一种双向的奔赴,尤其不能不重视社会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
我们既需要深邃凝练、内涵丰富的中医药典籍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也需要这样的写青春、写中医药的书来宣传和展示中医药。如果说前者是中医药在医药学层面发出的声音,那么后者则属于这种声音的一个回响,期待有更多人会循着这“回响”去寻找声源,进而理解和爱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