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形式多样的“澜湄周”系列活动于3月18日至23日举办。这是学校秉承澜沧江-湄公河精神,依托澜湄青年交流合作品牌和成果举办的活动,旨在让澜湄文化融入校园生活,推动六国青年以文化交流为纽带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
“通过本次活动,我进一步感受到澜湄六国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与文缘相通。希望以后能多多参与此类活动,与更多澜湄青年交流学习。”此前两三次都没报名成功,今年终于参加活动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23级研究生郑开文说。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地区,亦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2024年是澜湄合作第八年。
第三届澜湄讲习班
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在线:澜湄区域治理”讲习班开班3月22日。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徐菁,校党委常委徐军出席开班式并致辞。徐菁参赞代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向本次讲习班的启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衷心感谢澜湄各国朋友们多年来的大力支持。他希望青年学生能够更加关注澜湄流域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更加紧密的澜湄命运共同体,促进流域的和平与繁荣。
在为期4天的讲习班中,澜湄六国的10位专家学者为来自各国高校的200多名学生带来精彩的讲授,课程内容涵盖经济、政治、医疗、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YICMG初赛及作品交流会
“澜湄周”期间举办第八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简称YICMG)初赛,角逐胜出的20项作品将参加7月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举办的决赛。
YICMG于2015年由我校师生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足迹遍布澜湄六国。今年,第八届决赛将于7月份在泰国普吉举办,六国青年将围绕“城市与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开展思维碰撞,共同为流域治理贡献澜湄青年智慧。
来自9所大学的96支队伍近200位选手提交作品参加初赛,竞争十分激烈。经过细致筛选和, 20支队伍进入决赛。其中6组由各国高校直接推荐产生的决赛作品进行集中展示,选手们表达了对城市化、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等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注,展示了优秀选手们利用专业知识提出创新方案,为澜湄共同体的建设共同努力。
参观“一带一路”乐器展
音乐背后是与之相关的文化习俗与民族信仰。为进一步传播澜湄艺术文化,学校组织中外师生赴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参观“一带一路”乐器展,邀请相关专家对澜湄国家乐器及音乐作专题讲解。
一带一路研究的核心是交流。而作为音乐文化中最具物质性的部分,乐器也因此构成了一带一路上永恒的风景。从拥有8000多年历史的贾湖骨笛复制品,到正仓院四弦琵琶仿制品,师生们体会到传统民乐在发展历史中突出的包容性。
澜湄文化美食周
泰式菠萝炒饭、越南水果捞、柬埔寨火锅、椰子鸡汤面、青海尕面片……食物是鲜活的文化印记。
独特的东南亚风味食物,在制作完成后被摆在长桌上,同学们围坐一起分享美食,交流感受。本期“澜湄文化美食周”由泰国美食日、越南美食日、老挝美食日、柬埔寨美食日、缅甸美食日和中国美食日构成,参与活动的师生们在食堂大厨的指导下亲手烹饪并品尝了澜湄国家的特色美食。
除品尝美食外,师生们还可以试穿各国的传统服饰,参与各国文化知识问答赢取奖品,根据澜湄流域的标志性建筑物、国旗等来设计专属于个人的创意饼干,在感受异国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各国的国情知识,体悟澜湄国家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