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第四期“周末学堂”,开课!

作者:赵天润摄影:池冬琤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3-23

“好的经济学家,就好像伟大的物理学家——可以简化复杂的世界。”

今天(3月23日)是复旦大学第四期“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开课的第一天。

大学的课堂原来是这样

 一早,邯郸校区第六教学楼6112教室坐得满满当当,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为同学们带来了“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课程。

“如果我身无分文,但想创办一个企业,怎么办?”

“在就业市场中,如何解决信息的不对称?”

从萨缪尔森无关性定理、MM定理、科斯定理等三个重要的“无关性”定理开始,张军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带领着高中生们讨论,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经济学家如何思考。

这已经是张军第四年参与“周末学堂”的授课。在原有的授课框架内,每期课程张军都会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社会热点更新进课程中。今年,他着重增加了医疗市场、公司金融等文献领域内的最新信息。“除了人文因素之外,社会科学最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复杂世界的方式”,这也是他希望在课堂上传递给同学们的。

四期课程下来,张军最大的感受就是高中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极强,“我非常愿意在课堂上和同学多讨论,希望能共同创造一个师生同频、活跃的课堂。”在他看来,高中生在没进入大学前,会对大学有一些神秘的想象,“周末学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感受到大学课堂的机会。“我是基于自己的科学研究来讲授课程,这和高中教师的教学思维是不同的”,张军希望这门课可以为那些有志于走上学术道路的高中生,提供一个了解如何做科学研究的机会。

“课程的内容很新鲜”,一节课下来,坐在第一排的夏天,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已经记下了不少笔记。这位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高一学生,对经济学有着很大的热情,平时也会看一些经济学相关的书籍。

“这门课程好像通往是经济学的一把钥匙,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整个经济体系的架构。”在他看来,大学是一个可以提升个人能力的平台,一节课下来也验证了他对大学这种设想,“听课后,我需要再进一步思考,对老师讲授内容的逻辑进行推导和消化。”虽然课程对他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他在尝试推导张军课程中的理论逻辑时,还是收获不少。他计划课后买来老师课上推荐的书籍,“希望可以对经济学产生更加清楚的了解”。

同一时间,在光华楼西辅楼510教室,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正在开讲“神奇的高分子”。

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卢薏安对化学很感兴趣,在上课之前,就阅读了关于高分子凝胶相关的文献,“正如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高分子科学交叉了材料、能源、生物等方方面面,可见其领域之广。”

课上关于织物显示系统的介绍,让她印象尤为深刻,“这项研究的一个有意思的应用在于它可以通过检测脑电波信号将沟通障碍者想表达的内容呈现在衣服上的显示屏上”。这让她感到特别又新奇,“未来,人们也许不需要拿出手机便可以在衣服上看到路线导航,织物显示系统必将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

今天上午,除了上述两门课程外,法学院教授郭建、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也分别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的课堂上开讲,并不时与同学们交流互动。

20门课程、与暑期体验营活动相结合

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培养基础学科学习志趣

2021年,依托我校1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复旦大学首次开设了“周末学堂”,开设一批满足高中生需求,有利于中学-大学知识衔接的优质课程。旨在为高中生们提供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创新教育机会,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让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人才“冒出来”。

首期“周末学堂”中共49名结业学生进入复旦就读,其中不乏专业就读志向和当初“周末学堂”上课课程学科一致的学生,还有有志于就读“强基计划”基础学科的同学。

3年来,“老”课程不断结合学生反馈,更新教学内容。从首期的13门课程,到第二期的15门课程,第四期课程增设至包括文、社、理、工、医等20种门类众多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兴趣。

除了有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等参与授课,第四期“周末学堂”将不再局限于课堂,采用更多元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暑期体验营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带领高中生们走进实验室或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按照教学计划,学生将在暑期参加各课程对应的、精心设计的体验营。例如,理工科将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等开展实验教学,文科将有机会参与田野调查或者city walk文化探寻的活动。例如,在“现代文学的旅程”的体验营中,学生就可能与老师一起探访巴金故居、鲁迅纪念馆等等。

“我们不能仅将原大学的知识‘搬’过来,还需要符合现在高中生的特点,课程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学术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学术志趣。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这些学科专家及其团队的讲授,让高中生们对这些学科和专业有更系统化的认识。”教务处处长林伟介绍。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