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学生故事】什么是学医的浪漫?

作者:曹苏磊、左妍雯、 姚冰然、孙芯芸摄影: 视频: 来源:医学宣传部、党委研工部、医学学工部发布时间:2024-03-18

选择医学,深耕医学。从进入复旦上医的那一刻起,年轻的肩膀扛起使命与担当——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复旦上医陆续推出优秀医学生故事,这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优秀研究生的“医”路之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既然决定了要做,就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做到最好。”“科研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重要的是‘知行合一’。”

“我的科研助力公安探案”

药学院 药物分析专业2021级硕士生 齐柔柔

齐柔柔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她坚定了自己继续攻读药学的心愿,研究生阶段继续在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深造,师从梁建英教授。

从高中到本科再到研究生,齐柔柔坦言,迈入新的学习阶段,曾有过不少迷茫。本科比起高中具有更自主的学习模式和更快的学习节奏,而研究生阶段需要具备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同的学习阶段,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去适应,熟能生巧了就事半功倍了,”齐柔柔说,“课程难度提升了,我就充分查阅资料,与老师同学讨论,把书上的知识理解透彻;初涉科研无从下手,我就常跟着师姐学习,多跟导师交流,不断地去做实验尝试。”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齐柔柔的成绩从一开始的半低不高稳步提升,在科研上也从一开始的力有未逮到现在的得心应手。

齐柔柔与梁建英老师合影

齐柔柔的科研地点有些特别,她的实验主要是在上海公安局刑事技术中心的理化实验室完成的。齐柔柔的课题内容是“利用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技术快速检测保健品中的非法添加物”。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达到宣称的效果,会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对应功能的药物,并以保健品的名义出售,为消费者带去健康隐患,而齐柔柔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公安部门开发筛查这些非法添加物的方法,同时协助公安部门分析缴获的样品。

通过本科阶段《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齐柔柔对药物分析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但仅限于技术原理和仪器入门操作上。她知道,要做好科研,除了知识以外需要大量的实验经验积累。因此,在大四时,齐柔柔跟随课题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一款创新药的分析方法开发工作,在掌握了一些方法后,她独立承担了一款仿制药的质量标准研究工作。从不得要领到渐入佳境,齐柔柔说:“做科研是一个很锻炼心态的过程,在实验的失败与成功中心情就是坐过山车,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只要能坚持住,每次前进一点点,那最后肯定会有一个不是太差的结果的。”

齐柔柔在公安局做实验

相比于大多数质谱技术,“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技术”的离子源是常压敞开式的。可能是由于高昂的仪器成本,这项技术在国内尚且不算普及,且通常被用作定性分析手段,例如观察指纹中目标化合物的存在和分布、动植物切片中目标成分分布等,齐柔柔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优化了前处理方式和载体材料,开发了基于此项技术的定量方法,同时填补了该技术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物筛查领域的空白。

齐柔柔所开发的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近期优化后的方法甚至几乎不需要前处理,相比于传统的液质分析方法,具有直观、快速、高通量的优势,更加符合公安部门办案的时效性要求。目前,齐柔柔的课题已完成喷雾溶剂、载体材料等的优化工作,已完成液态、固态样品的定性方法开发,建立高分辨质谱库以及不同类别、不同结构非法添加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发工作,与传统方法进行比对验证后,新开发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公安部门实际缴获样品的检验分析。相关研究内容已发表在学术期刊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上。应用该方法,齐柔柔已协助公安部门侦查三十多起食品安全案件,其衍生方法已协助公安机关侦查多起故意伤人案、侵犯案等刑事案件。

此外,应公安部门实际办案需求,齐柔柔开发了不同种类、不同档次化妆品的检测鉴定方法,既可以实现未知样品的定性鉴别和缴获样品的真伪鉴别,也可以对直接采集的指纹和从桌面等载体上采集的指纹中的化妆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刻画嫌疑人及确定案件侦查方向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该部分内容的研究论文也已被中文核心期刊《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所录用。

科研成果的落地和转化往往是困难的,齐柔柔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使研究成果有用武之地,她感受到了科研带来的助力公安一线工作的实际意义。

回望走过的路,齐柔柔想用十六个字来勉励自己,“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未来,她将投身于药学相关企业的工作前线,继续耕耘。

“我是穿白大褂的斜杠青年”

中山医院 外科学2021级博士生 梁嘉琪

“她是个很热心肠的人,”梁嘉琪的同学说,“不论大事小事,只要你告诉她,她都会给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梁嘉琪常常说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帮到别人会让她感到很快乐。梁嘉琪认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是救死扶伤,这就是她想从事的职业,能将自己的理想和专业相结合,给有需要的人帮助。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这一学就是十年。

研究生入学以来,梁嘉琪一直铭记着导师王群教授的教诲:“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就一定要做到认真仔细、勤恳奋勉。”在读期间,梁嘉琪勤勤恳恳、专心科研,在课题组中逐渐成长。她说这些成长除了有自己的努力之外,也得益于自己所在的科研团队:“课题组的大师兄詹成会毫无保留地给每个人分享科研思路、常用的小工具和使用方法,每周都会主动询问每个人的科研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并召集大家互帮互助,一起讨论解决。”

梁嘉琪的研究方向是广泛的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每当遇到结果不理想时,梁嘉琪都会把每一个实验步骤分解开,依次改变不同步骤多测试几次。反复的摸索和尝试让她成功验证了IRX2、SPINK13、CAPN8三个新的可以作为肺癌中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为肺癌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思路。她用认真细致的付出、持之以恒的耐力,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医学领域期刊上发表了十八篇文章、获批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接连获得了三次国家奖学金。

面对加入课题组的新生力量,梁嘉琪也会像以前师兄帮助她一样,亲身示范实验操作,主动分享科研经验,真诚提出科研建议。团队内互帮互助的氛围,让每位成员都能快速着手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少走很多弯路,加速了科研产出。

梁嘉琪所在的导学团队合照 

在科研之外,梁嘉琪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这些活动增强了她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拉近了她和梦想之间的距离。“参与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自己对医学生的从医意愿和职业认同感。”梁嘉琪会和大家一起到社区进行肺部小结节的科普,到医院门诊做导诊服务,这些都进一步在科研上给了她更多的能量。

梁嘉琪在做门诊导诊服务 

梁嘉琪也曾在班级和学生组织中担任多项职务,曾被评为2021-2022学年度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她加入了中山医院研究生会,“服务中山学子、讲好中山故事”是她一直以来的学生工作标签。连续两年身为主席团成员,她助力研会举办多场学术和文体活动;作为研会融媒体平台的负责人,她严格把控每一篇推送的内容和质量。

每到新生入学季和毕业季,她都会牵头和研会部门共同在线上推出选课推荐、科研之星采访、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多项活动,为院系的同学们提供学习和生活的方向。她手中的相机和文字,成为了中山医院同学们感受医院温度、增强集体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研究生阶段多线程的工作,让她在时间分配能力和做事效率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她会用记事本罗列出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及每项任务要花的时间,大的事情会专门分出时间集中完成,小的事情则利用一天中的碎片时间处理。

梁嘉琪在实验室做实验 

梁嘉琪认为,不论是科研学习、学生工作、或者实践项目,报名参加、竞选上岗后,便赋予了你作为一名研究生、一名学生工作者、一名志愿者的责任,既然决定了要做,就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做到最好。

她明白,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掌握精湛的临床技术和深入的理论知识都不可或缺。未来,她会继续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梁嘉琪说:“如果能够用自己所学,从生物学和技术的领域推进解决肿瘤这一人类健康难题,将会是一名外科医生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我因一次崴脚,追一生理想”

华山医院 运动医学专业2021级博士生 薛啸傲(右一)与导师华英汇教授合影 

生命在于运动,而在运动中,损伤不可避免。从小便是忠实足球球迷的华山医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薛啸傲深知这一点,自己也曾因为严重的“崴脚”错过了金山区高中足球杯赛决赛。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薛啸傲怀着“成为足球队队医”的愿望填报了临床医学。在5年来的科研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他的理想从“帮助运动员延长职业生涯,让运动爱好者尽情奔跑”延伸到“尽己所能帮助更多人重获灵活的双腿和胳膊,让大家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看到无限的世界”。他始终关注“踝关节运动损伤”(俗称“崴脚”),本科至今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SCI论文14篇,立志在运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

临床发现,“崴脚”患者恢复后仍容易长时间感到踝关节无力,可能与脑内的神经变化相关,但尚无数据佐证。基于这一点,薛啸傲希望通过统计分析“崴脚”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寻得蛛丝马迹。为了验证这一研究假说,薛啸傲奔波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在上课和考试间隙查阅文献、招募受试者、分析磁共振数据、前往杭州参加数据分析能力培训……经历两年间无数次尝试后,薛啸傲终于发表了自己的首篇研究成果。“科研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薛啸傲说,“你想做什么,就去把它做好,这是最重要的。”

薛啸傲参加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全国巡讲 

为国际知名康复专家Amanda教授作翻译(右一)

科研为基础,临床为导向。即使科研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薛啸傲还是争取一切机会走进临床,服务患者。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薛啸傲就跟着导师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华英汇教授上门诊、看手术。为了加深印象,他会记录每个患者的症状和诊断,并及时阅读书籍文献补充专业知识的空白。在点滴积累中,薛啸傲从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本科生逐渐成长为可以熟练掌握临床工作节奏的研究生。截至目前,他已参与临床手术及康复治疗数百例,协办奥运冠军医疗会诊2例。薛啸傲认为,最好的医生必须要科研、临床两手抓:“我们需要找到临床工作者在科研中的不可替代性。只有当科研和临床直接相关,两者相辅相成,我们才能把两件事都做好。”

薛啸傲在张江脑影像中心给患者解释MRI结果 

2020年9月,薛啸傲入选复旦大学首批“卓博计划”。通过熟练的多模态脑影像数据处理软件和编程语言,结合传统运动人体科学测试、小动物模型以及基因流行病学等研究策略,薛啸傲为“崴脚”背后的神经机制以及临床诊疗提出了新的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在第100届美国康复医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国内外会议上作口头汇报。

薛啸傲参加第100届美国康复医学会 

结合专业优势,薛啸傲在“第十届中国(上海)腕力公开赛”和“第一届东吴证券篮球联赛”中承担赛事医疗保障的工作,努力以实践回馈社会。

 薛啸傲(中间)为第十届中国(上海)腕力公开赛作医疗保障 

未来,薛啸傲将继续在运动医学领域深造。“我希望用我所学帮助患者重获灵活的双腿和胳膊,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看到无限的世界,我觉得这是非常浪漫的事情。”

上医人的故事,未完待续,关注“复旦上医”官微,一起看看“医”路之旅沿途好风景。

制图:实习编辑:谢文杰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