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她们,在不同领域闪耀

作者:葛近文摄影:受访者提供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2-23

她参与治疗肺部损伤的临床医学研究,也在学生工作中追求有趣的灵魂;她在学术训练营中培养学术兴趣,也在实践活动中传递知识与力量;她认清自我志向,在一次次调研中坚定成为一名公卫人的信念。

这三位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在不同领域诠释着复旦学子的风采与情怀。

追求卓越的医学科研能力,也追求一颗有趣的灵魂

目睹家人突发疾病,曹沐紫就暗自立志学医。怀抱这个真挚而纯粹的愿望,她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的一员。

在复旦学习的五年间,曹沐紫稳打稳扎,步步提升。医学是一门需要反复学习理解、反复实践的学科,认识到这一点后,她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我会反复、深入地阅读教科书,同时跟着网课进行巩固强化知识点”。考前,她还会和同学一起整理学习资料,梳理框架和重点,扎牢基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曹沐紫的学习成绩取得稳定进步,先后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完成课内学习之余,曹沐紫也萌发了探索学术的兴趣。2022年,她主动加入病理生理学系向萌的课题组进行学习,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机制产生研究兴趣。她以“迷走神经通过HMGB1阻断急性肺损伤进程的机制研究”为课题,申请了科创项目“卿枫学者”的立项。

在定研究课题时,就让她这个“科研小白”十分迷茫。当时正值寒假期间,她每天早起阅读文献、思考课题,终于在与导师多次讨论后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解决了思路难题后,她又碰到实验技术瓶颈,“我的动物实验模型师兄师姐并未涉及,不能给我更多指导,所以我只能参考别人文献,在模仿和学习中实现创新。”和大多数科研人一样,曹沐紫也经历过无数个造模两周后归来仍是数据全无的夜晚。历时一年多,项目终于顺利结项,她荣获“卿枫学者”称号。

立志于进一步从事医学研究工作的她,成功入选复旦大学第四期“卓博计划”,以肝肿瘤外科作为未来研究方向,将投身肝癌复发转移的临床转化研究,为癌症患者作出自己的贡献。

精彩始于医学,但不止于医学。日常的专业学习之外,曹沐紫还积极参加各类学工、志愿和实践项目。就任复旦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班级团支书,参加五角场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参与多项社会实践活动……不同领域里,都活跃着她勇于尝试、乐于奉献的身影。其中,学生会的工作经历对曹沐紫的影响尤为深刻。自大一加入学生会起,她就扎根于枫林校区办公室,历经多个岗位的历练,工作覆盖了组织建设、权益联络、文体活动、学术文化、融媒体等多个部门。曹沐紫参与了“医生公式照”拍摄、“医帆风顺”游园会、“医趣横生”脱口秀等50多项校级活动的筹办,在学工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我看来,医学生不该是单面的,一方面我们应该追求卓越的学术能力,不断探究科学前沿;另一方面也要在各类文化实践活动中发现新奇与有趣,探索自我和挖掘有趣的灵魂。”

聚焦教育与成长,她走在传递温暖的路上

先后申请“曦源项目”与“望道项目”并顺利进展,中国语言文学系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康启蕙自大二学年就开启自己的学术之路。

康启蕙(右一)

康启蕙关注女性教育与成长,其学术兴趣始于任重书院学术训练营的培养。在书院导师张勤副教授的指导下,她对晚清民国时期的女性生活状况产生浓厚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申报了题为“1930年代天津城市女性图像中的现代性考察”的曦源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康启蕙在研读史料时发现了近代天津与上海、北京等城市女性教育的差异,由此萌发了研究近代女性教育发展的灵感。在对近代女性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后,她申请了望道课题“南开女中与近代天津女学”。

除却自我积累,康启蕙也善于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研究曦源项目与望道项目期间,《中国近代社会性别与妇女史》《中国近代文学》《近现代中西侦探小说与电影专题研究》等课程的教授内容让她收益颇多。对待门类多样的中文系课程,她认为,“我们可以把很多课程当成方法来学,从中学习技巧和能力,也是大有裨益。”在这种心态指引下,康启蕙不仅顺利开展项目,在中文系的课堂上也如鱼得水,位列专业第一,顺利入选第四期“卓博计划”,为未来的学术生涯奠定扎实的基础。

康启蕙在妇联实习

与学术研究方向相呼应,康启蕙在生活实践中也聚焦于女性成长议题。加入生涯工作室、编写上海市高校女大学生职业案例咨询集、推出40余期生涯深度访谈和学术生涯故事公号推送、承办杨浦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专场活动、举办“青云职上:中文系就业分享会”……面对自己曾感知到的就业困境,她希望把有关生涯发展的知识与态度传递给更多人,“很多同学觉得自己还不够好,但其实只要迈出第一步,尝试你想要进入的一些领域,即使失败了也会有新收获。”

康启蕙参与志愿活动

“参与志愿活动,不只是将温暖传递给他人,自身也能得到暖意回馈。”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康启蕙都积极参加。作为“惠风钟文”青志队负责人,她参与组织了7个志愿品牌服务项目,带领团队获评“2022年复旦大学十佳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身为班级心理委员,她开展各项心理健康系列活动,长期服务于“糖心旦线上心理咨询”志愿项目,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心理委员(十佳)”,参加“全国百佳心理委员论坛”。

这个女孩从成绩平平到拿下一作SCI

“刚来复旦的时候,我还不太适应,时常感到茫然和无力,成绩也不理想。”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2020级本科生杨耀莲笑言,自己在复旦的开端并没有那么顺利。

不仅课堂学习有些吃力,预防医学也并非她的目标专业,“我的第一志愿是临床医学,起初希望争取转专业,但在深入了解公共卫生理念和定位,开展一系列学习实践后,我意识到我的志向更倾向于公共卫生这一领域”。

杨耀莲参加学术解剖年会

杨耀莲参与和组织了多项实践活动,其中围绕乡村基层人力资源的实践调研对她启发最大。作为一个来自白族村落的学生,她结合自身背景与公卫知识,以《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及其可持续补充的创新路径探索——基于全国六地乡村的调研与实证研究》为题先后组织3次调研,形成近10万字的调研报告,成果获得复旦大学“光华杯”学术与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一次次的调研,杨耀莲初步窥见科研的底层逻辑,加深对于公卫事业的理解,坚定了投身本专业发展的信念。

激发兴趣之余,杨耀莲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记背知识要点、检索利用网络资源、朋辈交流互助……很快,她走出大一时无措的学习状态,课业表现稳步提升,成绩跃升,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本科学生奖学金、因美纳公共卫生教育奖学金等奖项。

日常课业之外,杨耀莲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突破。2022年3月,她加入基础医学院副教授袁向山的课题组,正式踏上科研之路。在袁老师的指导下,杨耀莲在课题组里与同学们通力合作,围绕Meynert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调控睡眠作用的课题,在形态学和行为学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先后申报了基础医学院“正谊学者”项目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卿枫学者”项目,并都顺利结项。她以共同一作身份在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期刊正式发表了研究成果,于2023年7月受邀在中国解剖学会学术年会进行口头报告。

“作为公卫学生,参与基础医学院项目并发表SCI一作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科研其实并不设限,你尽管去拓展自己的学术思维和视野。”带着既往的科研经历,她加入到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期待在公共卫生领域也作出贡献。

学术研究中的进取精神,也闪耀在杨耀莲参与的学工活动中。自入学以来,她先后担任学代会常任代表、青年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班级班长等多个职务,组织参与复旦大学“一二·九”主题歌会、复旦大学“新青年”短剧大赛、公共卫生学院“十月枫”主题晚会等大型活动。“学工活动的历练,让我一点点学会发光,敢于发光,从参与者到组织者和负责人的成长历程,也相似地发生在了科研学习、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也正因此我才能成长得更加耀眼。”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