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DNA点亮历史星空

作者:何芷颉(文博系2023级研究生)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02-21


 M19,名为崔海治”。不久前,新华社的这篇报道刷爆朋友圈。

一个分子考古学团队为烈士寻亲的故事,也随之引发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个点亮烈士名字的团队,来自我校的分子考古学实验室。

“本北高速”和定良路的交叉路口,有一栋不起眼的小白楼。这里就是实验室所在地,墙外的碧绿茂盛的爬山虎记录着,一墙之隔的这批学科背景各异又志趣相投的分子考古学研究者的春秋冬夏,见证着这支团队破解一个又一个历史谜题。

走进成立于2020年、历史并不久远的这间实验室,满目却是浓烈的现代感,配备有纳米级X光断层扫描重构设备(Nano-CT)autoflex speed 质谱仪、超景深三维立体显微镜、手持式三维扫描仪(3Dscanner)、全自动DNA提取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专用服务器等相关设备。

实验室负责人是文物与博物馆学副教授文少卿,现有科研人员五十余人。团队以青年教师骨干和学生为主体,融合了考古学、人类学、遗传学、历史学、数学等特色优势学科,是一个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

实验室基于最前沿的古基因组学方法,致力于系统梳理古代人群间的谱系源流关系,描述中华民族“血脉”融合的动态过程。团队长期承担着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欧洲研究委员会(ERC)“欧洲地平线”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等。此外,实验室还承担与各省市考古所、博物馆合作的横向项目十余项。

什么是“分子考古学”,它到底隶属于哪一个学科范畴——遗传学还是考古学,人类学还是历史学?文少卿认为,比起划分边界,更重要的是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我们想要解决的终极问题是中国人‘源’和‘流’的问题,用扎实的考古证据为中华民族写一个‘大家谱’,从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文少卿的科研理想,也是整个分子考古学实验室的共同追求。

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实验室确立了三大科研面向,目前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五期项目,追踪仰韶、龙山、先秦(夏商周)人群谱系,助力书写中华文明起源史。二是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到九世纪北方民族谱系研究”,聚焦复原这一阶段我国北方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三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国家英烈DNA数据库建设”,尝试创建法医考古新范式,为无名烈士寻亲。

掌握前沿的古基因组学方法是上述研究赖以开展的基础,对人类遗骸中古DNA进行提取、扩增和测序是解决科学问题的第一步,但“绝不是测出来就算数了”。“我们最关心的是怎样把中国人的故事讲好。”文少卿说。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南村烈士墓地的分子考古学研究,就是团队用多学科方法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之一。分子考古学实验室的5名青年教师和11名学生参与了这项研究,文少卿为项目总负责人,队员的研究方向跨越分子考古、人骨考古、古病理学、同位素考古等多个专业领域。

在对墓地进行科学考古发掘后,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科技考古分析检测工作。依靠高通量测序技术,团队建立了南村烈士DNA数据库,并成功为崔海治烈士寻找到了亲属。应用人骨考古方法,团队全面采集了烈士遗骸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征,鉴定了烈士的性别、年龄及其生前所遭遇的创伤与疾病。通过稳定同位素,团队努力复原每位烈士的个体生活史。此外,团队还综合了最前沿的三维扫描、计算机及古DNA技术,首次对烈士面貌进行复原,以数字化形式直观展现烈士形象……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最终汇成一组震撼人心的英烈故事,近期也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共青团中央等各大媒体集中报道,三天内浏览量突破一亿次,收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对于新加入实验室的学生,文少卿都会先观察半年到一年,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理想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向。在分子考古学实验室,没有“科研民工”,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科研“生态位”。

于瑶擅长干实验,文少卿就着意在生物信息学方面对她加以训练,如今她的古DNA分析能力已经能独当一面。常欣热衷湿实验,文少卿就让她独立负责一个探方,对出土人骨的古DNA进行提取、检测,目前她对宁夏闽宁村西夏野利氏家族墓地人骨古DNA研究的初步成果已经在《西夏研究》杂志发表。王克对动物更感兴趣,文少卿就将他纳入“百马计划”中来,即检测一百匹马的古DNA,弄清古代家马在中国的驯化和传播。许怡冉本科学的是生命科学专业,现在专注于法医考古领域,也是国家英烈数据库建设项目的重要力量。目前大四的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本科生张宇轩,从大二任重书院学术训练营开始就在分子考古学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现已直博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将继续他所热爱的量化考古研究。

 “对喜欢的东西,大家自然会全力以赴,所以也不需要什么打卡制度。”说起实验室成员的自驱力,文少卿颇为欣慰:“同学们都是自发地‘卷’,实验室一年中只有暑假两周是没有人的。”至于他本人,更是不折不扣的“科研狂人”。

博士后熊建雪用“自由而有活力”来描述实验室的氛围。实验室的办公室是师生共用的,想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和老师现场讨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常常能争取到实验室的支持。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交流也能为研究带来许多启发,熊建雪表示:“除了文博系同学,实验室里还有中文系、哲学系、计算机系、历史系、生科院等各个专业的同学,不同思维模式下能碰撞出很多有趣的东西。”

这支优秀的团队,在星空中点亮历史和未来。

 1308复旦-8.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