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课程?好的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应用哪些教学方法?
自学校启动复旦大学本科优质课程推荐评选工作以来,经过各单位推荐、学生提名与专家评议,已认定第一批、第二批本科优质课程205门。
日前,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复旦大学本科教学论坛,邀请7位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类别的优质课程入选教师,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效等方面,就“如何上好本科课程”分享经验,交流感悟。
论坛共吸引了700余位校内外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
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继主讲的通识课程“生命进化论”,立足从广义进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洞悉宇宙、自然、生命和社会的复杂性与关联性,以跨界思维作为抓手,把控通识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倒逼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教学技能提升,“今天我们不可能用昨天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面向明天的学生。”杨继说。
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国际一流的电子信息通信领域复合型高端人才,也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宇的思考。
“课程既要从实际技术应用的角度来梳理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也要面向未来更专业化的课程承接。”朱宇如此把握这门课在培养体系里的定位。
教学改革要应对学生需求
面对一门内容难、选课人数多的论文写作必修课,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真正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郑咏滟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
“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在应对学生的需求。”经过近七轮迭代更新,在已经教授“论文写作”有十二个年头的郑咏滟看来,线上线下真正要做得好,是共存、共融和共识。
自下而上的启发式教学,在“政治学原理”授课教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周旺看来,这是一种换位思考,“把你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去听一门课,你会怎么去做。”
教学要给学生们“增加值”
接力陈思和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段怀清承担起“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这门已经开设十多年,且深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的教学任务。
“如同通识教育,文学教育也应是贯穿一个学习者一生的教育内容。”段怀清通过夯实“阅读-讨论-反馈-写作”环节,积极鼓励师生之间探讨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对于文学文本阅读的自觉意识与个人习惯。
“我希望通过教学,能让学生觉得‘有点儿用’。”经济学院教授兰小欢开设的“经济学原理”是面向全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与段怀清一样,他也想通过课程给学生们带来“增加值”。
不靠一门课程“单打独斗”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亮开设的“操作系统”课程像是纽带,贯通学生对于系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系统能力,绝不是靠一门课‘单打独斗’”,作为计算机系统类课程群的召集人,张亮提出荣誉课程带动传统课程的“王”字课程群建设模式。即荣誉课开展教学新方法尝试,实践结果推广到同样课程平行班课任课教师研讨、举办跨课程的联席会议,衔接课程间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考虑和解决问题。
“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平台,能让更多不同专业方向、学科领域的老师,就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探讨。我们在一起做一件事情——让复旦的本科教学质量共同提升。”教务处处长林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