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7人入选“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01-29

1月28日下午,2023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颁奖典礼举行,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复旦5人获奖,2人获提名奖,平均年龄33岁。聚焦前沿,创新引领,科技自强、青年有为,祝贺7位复旦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晁栋梁 35岁

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先进材料实验室青年研究员

国家及上海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获得者

晁栋梁主要从事水系电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担任复旦大学水系电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Materials Today Energy副主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学科编辑等。已出版英文专著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1/3以上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引用22000余次,H指数69。曾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奖、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优秀青年基金、澳大利亚研究新星奖等。面向国家对安全电池技术的迫切需求,突破传统水系电池的反应模式,开发第一代第二代电解锌锰电池、锡基、硫基水系电池新体系,实现水系电池能量密度的突破。其研究成果获华为、交投倬粤等大型企业的资助并推广商业化应用,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水系电池研究中心,建设全国第一条水系电池GWh生产线,用于基站数据电源、水上新能源动力船舶等。

孔祥进 33岁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研究员

孔祥进长期从事X射线核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致力于依托新一代X射线光源,发展新型量子技术。近年来在该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如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X射线光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强耦合以及原子核之间的长距离相互作用,在理论上首次提出了单个X射线光子的存储方法等。其研究工作表明原子核可以成为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的可行系统,并为研制基于原子核跃迁的光钟等新型量子设备开拓新的可能性。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PRL、PRA等国际期刊,被Nature Photonics的新闻版面、德国同步辐射中心官网等媒体报道。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张俊文 35岁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国家及上海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获得者,马可尼青年学者

张俊文目前担任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低轨卫星通信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高速光传输、光接入及光无线融合通信的研究,探索不同层次高速光传输和光接入的机理、途径与容量限。迄今已发表期刊或国际会议论文超过260多篇,英文著作一本,包括以代表领域最高水平的OFC Post-deadline paper论文2篇,获OFC Top-scored Paper称号 9篇,谷歌学术引用超过5500次,入选爱思唯尔全球顶尖科学家“全球前2%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发表中国/美国/PCT等专利27项,获得15项美国/PCT专利授权。先后获得马可尼青年学者奖、IEEE光子学会博士奖、王大珩光学奖,获2020年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IEEE 802.3标准贡献奖、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担任OFC、SPIE-PW等国际大会技术委员及2022年OFC N4委员会主席,任2018-2021美国光学学会数字系统光学技术组主席,任IEEE Photonics Journal副编辑,IEEE Networks客座编辑,Frontier Commun. Netw.杂志副编辑,入选《中国激光》杂志社COL和FOE等杂志青年编委,担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通信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郜娉婷 33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治医师

上海市晨光计划、“医苑新星”获得者

郜娉婷国际首创内镜下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NOTEMS、双气囊小肠镜下内翻憩室切除术EIDD等,以第一作者发表在Gut,Endoscopy等杂志;探究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新途径及治疗新靶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于Hepatology、Cancer Letters等杂志。入选2020年美国DDW内镜世界杯,获2022年UEGW Basic Science Travel Grant、“得佑杯”早期胃癌规范化诊疗上海市优胜奖、酸相关疾病演讲比赛上海市第一名、全国放大内镜NBI图像大赛-胃治疗组优秀奖等,并获2023年华夏奖二等奖,第三十四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等。发表第一/通讯论文共15篇,获批国家专利6项并转化2项。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Gastroenterology Report杂志青年学术委员,《中国癌症杂志》青年编委。

武田宇 34岁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海市启明星计划获得者

武田宇主要研究方向为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生理及病理机制。武田宇及其所在生殖与遗传团队建立了首个人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研究平台,先后阐明了人卵纺锤体组装起始机制以及非整倍体高发机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2022),Cell discovery(2023),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21),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相关成果被评为复旦大学十大科技进展。2023年受邀在重要国际会议“第五届世界生殖大会”进行特邀报告。2024年获得张丽珠生殖医学青年创新二等奖。

提名奖

原致远 29岁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上海市启明星计划、晨光计划获得者

原致远面向生命科学中的时空法则,发展统计学习算法,挖掘新一代时空组学数据,探究脑科学与复杂疾病的空间分子生物学机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Methods(2021/2023/2024),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2/2024), Nature Protocols(2023)等发表系列成果:实现首个单细胞核分辨率的空间代谢组学方法,发现与肝纤维化进展相关的空间代谢特征,首次提出“差异微环境”概念,将最优传输理论引入微环境建模,发现了三阴性乳腺癌病人预后显著相关肿瘤亚型等。相关成果多次登上Nature Methods等期刊新闻版面。获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周传纪念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等奖励。

王丽娜 32岁

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研究员

王丽娜主要采用低温微量合成和低温基质隔离光谱技术的有机结合,研究极端条件下的星际以及大气化学反应中的瞬态中间体,揭示原始星际和复杂大气的基元反应机理。近年来在该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17 篇,包括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Mon. Notices Royal Astron. Soc.等。搭建了配备高能电子轰击、激光溅射的低温基质隔离红外光谱探测平台。

奖项简介

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本评选旨在探索更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和选拔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评选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4大领域,评选出上海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人才(简称上海科技35U35或U35)。评选由市人才办、市科技工作党委、团市委和市青联指导,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主办,经初评、终评两轮后,最终确定50人,其中35人为获奖者,15人为提名奖。

制图:黄紫铃实习编辑:马蔚佳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