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学习座谈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学院发布时间:2024-01-29

日前,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举行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学习座谈会。在本次学习座谈会上,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考察上海时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落实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提出的“上海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上走在全国的前列,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重要指示,进行了学习讨论。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孟建教授、张殿元教授、孙少晶教授、汤筠冰教授、陶建杰教授、姚建华教授、唐俊研究员、邢梦莹副教授做了重点发言。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殿元教授主持了本次学习座谈会。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首先发言,他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倾力落实上海市委努力将上海建设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指示,是我们研究中心的使命与责任。他认为“最佳实践地”的建设,首先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什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要有全面、准确和深刻认识;第二,要拟定“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标准;第三,要有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和路径。他建议大家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学习讨论。

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内涵与外延,唐俊研究员认为,“最佳实践地”不只是“在地”的,而应当是跨地域的、具有引领性的,即应当充分发挥上海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尤其在长三角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张殿元教授重点探讨了建设“最佳实践地”对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要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上海应当在这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就如何建立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测评体系,陶建杰教授用《上海文化软实力实证测评与传播提升策略》的研究为此提供了参照,他通过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对上海在全球大都市中文化软实力排名进行了探究,并据此建议尽快拟定“最佳实践地”可测评的标准。

更多专家学者就如何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地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唐俊研究员从“文化记忆”理论的角度,提出应当在上海建立一流的文化记忆生产和再生产系统。陶建杰教授通过对上海文化软实力实证测评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提炼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突破城市软实力传播误区,重视“公众接触点”的传播策略等建议。孙少晶教授认为,处在“创造文明新形态”的机遇期,上海在重视传统文化“双创”转换的同时,要更积极地拥抱前沿技术,融合当代多元文化,从中创造新的文化样态。汤筠冰教授强调了上海在东西文化融合中创造新的当代文化形态的重要性,上海不能仅仅拘泥于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改造,要有全新的当代文化符号的创造。邢梦莹副教授从市民美育与城市品牌建设两个角度发言,她认为上海应当从公共服务的诸多细节上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姚建华教授则从更加具象的角度发言,他认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要前所未有地关注“青年文化”建设。他建议将打造上海乃至长三角“数字游民基地(青年数字创意空间)”也作为“最佳实践地”的一个切入点。

孟建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说,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学术视角出发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他说,我们要抓住不久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订“部校文化共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有利时机,更好地发挥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作为“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文化决策专业智库”的重要作用,为将上海早日建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作出我们中心应有的贡献。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