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自2017年起,学校每年度组织开展复旦大学“十佳百优”(医务)评选活动,遴选复旦大学“十佳医务工作者”,以及复旦大学“优秀医生”“优秀青年医生”“优秀护士”“优秀医技工作者”“优秀医院管理工作者”“优秀医院后勤工作者”“优秀医疗援建工作者”“优秀医疗团队”“优秀医疗服务品牌”。
今天,让我们看看这些复旦大学优秀医生的风采!
*按光荣册先后排序
顾 岩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华东医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外科规培专业基地主任。长期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疝与腹壁外科以及减重与代谢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擅长复杂腹壁缺损的外科修复与重建以及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他最早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造福腹股沟疝患者;创建并推广针对复杂腹壁重建新术式;首次将三维可视化与打印技术应用于腹壁重建;注重创新,成功构建新型仿生生物材料。发表论著 300 余篇,专著近 20 部,承担国家与省市级科研项目 30 余项,培养博士研究生等 50 余名。
亓发芝
民盟盟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上海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候任主委,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乳房整形分会会长,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形分会会长。擅长复杂创面修复、乳房整形再造、美容外科以及血管瘤和淋巴水肿的治疗等。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保留皮肤的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PET-CT评估慢性感染创面、毛囊单移植位修复慢性创面、单一毛发移植治疗唇裂术后上唇瘢痕、垂直切口巨乳缩小整形术以及抽吸法治疗淋巴水肿等临床医疗研究工作。利用中山医院这一综合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疑难复杂手术。承担国自然、科技部以及上海市科委等多项课题。培养研究生 50 余名。主编《乳房整形再造外科》等专著 6 部,参编 14 部,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30 余篇。
蒋 炜
群众,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内科执行主任。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标杆学科为目标,带领大内科高效协同发展,推动临床适宜创新技术服务八闽人民,搭建沪闽交流协作平台,积极组织及投身新冠抗疫。作为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2022年获批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主持厦门市(肝病)优势亚专科验收优秀,实现医院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建设胃肠动力诊治平台获得首届临床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一等奖,指导援沪抗疫医疗队第一篇新冠救治SCI论文发表等。致力于打造高水平本土医疗骨干队伍,带领内科教研室创建各级医师规范化教学管理工作,辐射厦门基层,培养年轻医生不仅收获多项省级课题,并且入选省卫生健康中青年骨干人才。被授予2022年度福建省“最美医师”荣誉称号。
赵重波
农工党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虹桥院区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兼神经肌肉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委员兼神经肌肉病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在临床医疗方面,聚焦神经肌病等神经系统罕见病领域,尤其在重症肌无力方面,专业能力和影响力在国内名列前茅。秉承从临床症候出发,注重临床和理论相结合,根据临床实践和思考编著的《神经科高手是如何炼成的》深受青年医生喜爱,承担课程获上海市高校市级重点课程(负责人)。共发表SCI文章130篇,所领导团队在重症肌无力领域发表SCI文章数量位列全球第二,总影响因子全球位列第五。
陈 洁
群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首席专家,神经内分泌肿瘤科主任。担任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神经内分泌及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自2010年开始率先进入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一崭新领域,通过十年的积累与耕耘,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完备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体系。发表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论著百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罕见肿瘤重点专项资助。牵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整合诊治指南(2022 版)》的制定。
沈 淳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科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儿外科教研室主任,儿外科规培基地教学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外科专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胎儿与宫内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擅长新生儿结构畸形的产前咨询和生后规范化诊疗,尤其是超低/极低体重早产儿及复杂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国内最早开展腹裂无缝合I期回纳术、参与完成国内首例子宫外产时处理技术、国内第一例系列横行肠管延长手术(STEP)。组织与参与市内、区域内多家医院共同建立胎儿结构畸形多学科会诊平台。主持与完成国自然项目 2 项,市科委项目 4 项;参编国家级教材 4 项;发表 SCI 及核心期刊论文 50 余篇。曾获“国之名医”青年新锐奖、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创新之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范 虹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大外科主任、胸外科执行主任,复旦大学工研院双聘研究员。曾获复旦大学抗震救灾校长特别奖、复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精通胸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等各类胸外科微创及高难度复杂手术,是我国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与开拓者,在气管外科造诣颇丰,于2010年完成我国首例机器人全程食管癌根治术,于2015年主刀世界首例全机器人下肝肠肺同切术的胸外科部分。开创多个“福建省首例”和局晚期食管癌诊疗的“中山厦门模式”,获得媒体关注与报道。先后承担课题 7 项,发表论文 39 篇,总 IF 111.7 分。
孙希才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副主任,嗅神经母细胞瘤诊疗中心主任,主攻慢性鼻病及鼻颅底肿瘤外科。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颅底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鼻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鼻颅底及嗅觉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以来从事鼻颅底疾病,尤其是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均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建立“内镜下经口咽后淋巴结清扫术”的微创手术体系。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提出了复发性鼻咽癌内镜手术治疗的“中国分型”,提出“内镜下翼突后入路处理上咽旁间隙病变”的微创技术。担任Frontiers in oncology鼻颅底肿瘤治疗进展专刊主编、外科肿瘤学客座副主编; World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通讯编委。
陈明泉
九三学社社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山医院急诊科主任、创伤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委员兼感染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医院协会等急诊分会委员,九三学社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委会副主委。主要从事急危重症感染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始终积极投身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线,SARS、禽流感、埃博拉病毒、新冠肺炎。作为华山医院急诊科主任,在国内率先开辟了急诊发热门诊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推动急诊亚专科建设,提升急诊临床能级;建设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曾荣获九三学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先进个人、上海市“唯爱医师学苑”优秀教学团队长等荣誉称号。主编出版《急诊科精彩案例解析》。
丁 晶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神经调控协作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生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创新思路,发现β共聚体在缺氧性损伤中的作用,创新研发神经保护剂;在国际上首先提出IL-17A及相关血脑屏障破坏在癫痫发生发展中作用、癫痫脑网络改变在相关神经功能障碍中改变的特点,提出神经调控新方案。主持国家 / 省部级课题9 项,以第一 / 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5 篇,副主编 / 参编书籍 6 本,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 项。获中国杰出神经内科青年医师,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蔡国响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医院大外科、大肠外1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委会常委,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擅长结直肠肿瘤外科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尤其是腹腔镜微创手术、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腹膜转移癌的外科治疗,勇于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患者肯定认可。热心教学工作,担任肿瘤医院外科学基地教学主任、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科研上,专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难题,建立新的血浆ctDNA 甲基化标志物体系,提高肠癌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水平,近 5 年在 JAMA Oncology、STTT、Nature Immunology、Gastroenterology 等期刊发表通讯 / 共同通讯作者论文 42 篇。
陈君毅
群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青光眼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青光眼学组组长、亚洲青光眼协会(Asia Glaucoma Association)中国区主委等。长期从事各类青光眼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多种微小切口青光眼手术。以主译身份出版学术著作3本;以编者身份参与编写学术专著2本。连续两年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成功召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光眼小梁网房水流出障碍。以项目负责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3项,其他各级课题3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
陈义松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妇产科医院普通妇科副主任。上海市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防治专委会秘书兼委员。擅长单孔腹腔镜下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主要从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首创 Vnotes 下盆底重建、阴道骶骨固定、VNOTES 下阴道 / 子宫高位骶韧带 - 骶前联合悬吊、阴式辅助下免气腹单孔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成立红房子盆底疾病中心,建立包括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预防、诊断、治疗、随访等一系列的体系,带领医院盆底亚专科的快速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 8 项,发表 SCI 30 余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
陈 澍
无党派人士,主任医师,华山医院科研处处长、感染科副主任,现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细菌与真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感染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新发传染病学组副组长。在疑难感染病的诊治中不断探索三十年,对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内的疑难危重感染病有丰富经验和一定造诣。每年主持或参与近百例疑难危重感染病的救治。是上海市感染病规范化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之一,获得广大医学生的好评。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 15 本。曾获上海市抗疫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徐大志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医院胃外 1 科主任。曾在美国 MD.Anderson 癌症中心访学 2 年。深耕胃癌诊疗领域,每年完成各类胃癌手术近 500 例,位居国内前列;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力求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曙光。坚持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创新模式解决问题,首次提出并践行“舒适胃癌外科”理念,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不断开展新技术,提出了不换药的切口处理,S-Roux-en-Y,S-Overlap 等全新的全胃吻合方式,并践行全腹腔镜的胃癌手术等新的技术理念。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胃癌项目 6 项,荣获“2022中国十佳消化道临床研究”等荣誉。
“复旦上医”官微将陆续推出这些先进个人、集体的介绍,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