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社会实践课程探索让教育更有温度

作者:张欣驰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12-29


“宝宝,跟着姐姐的节奏一起来拍球。”

“姐姐握着你的手一起拍,看,球是不是蹦得高一点了?”

“你真棒!接下来,我们一起试试看,能不能边拍边跨过这个球?”

一个周六的下午,在位于普陀区的一家特殊儿童康复机构内,来自护理学院的6位志愿者学生正在陪伴“星宝”(自闭症儿童)做康复训练。这是本学期志愿者第6次走进康复机构,不少“星宝”已经渐渐和志愿者们熟络起来,有些孩子会主动和志愿者打招呼,甚至会喊志愿者“哥哥、姐姐”了。

眼前的场景并不是简单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护理学社会实践”的课堂现场。近期,该课程入选2023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

课堂学习融入服务人群

 “当一个疾病真正表现在患者身上时,是非常复杂多样的。对疾病的认识不能限于课本,一定要去实践中体验,才能感受到疾病的奥秘和患者的健康需求。”有学生在评课时这样写道。

这正是课程负责人、护理学院副院长赵缨教授的课程教学初衷,“希望学生在完成课程实践后,能看到疾病背后的‘人’,进而内化人文关怀的照护理念。”

为此,从2020年起,课程团队先后建立涵盖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的特殊儿童基地、康复实践基地、老年实践基地、母乳喂养和儿童保健基地。学生在完成4周理论教学后,自由分组选择1个基地开展7周的社会实践,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充分融入对各类人群的服务中。

每次到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学生会观看各基地指导老师录制的教学视频,提前熟悉每次实践内容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开始实践活动前,指导老师简要回顾教学视频等内容,检查学生的实践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边开展志愿服务,边留心观察当场课程主题,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在课程最后半小时分享,指导老师再点评和总结。

让特殊儿童基地主任顾丽娜感慨的是,学生们每次都会带着精心准备的问题和方案过来。在运动主题康复训练实践活动开始前,她解答了学生不少问题,“怎么能引导自闭症孩子控制拍球的力度?”“怎么能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达成不同的进阶目标?”……在顾丽娜看来,这种师生的交流互动其实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学生带着思考实践,也能获得更迅速的成长和提升。

人文关怀给予最柔软人群

人文关怀的微光在各个实践基地内闪耀。在老年实践基地,这些00后”学生们穿戴长者模拟装置,“穿上装备后,寸步难行,视力模糊,很多操作都十分困难,我们深刻体会到老年人生活中的种种不容易。”护理学院大二本科生曾欣说。

在实践中,对于认知症老人,护理学院学生志愿者团队运用团体艺术治疗方法,和老人一起完成关于24节气的画。有一位年过七旬的王奶奶告诉学生,自己没有拿过画笔,画不好画。“您的手很稳,色彩搭配也很漂亮。”学生们夸赞鼓励奶奶。活动结束时,奶奶变得开心热情,打开话匣子,讲起过往的故事和经历。

“我们设置的四个实践基地涵盖的都是最柔软、最需要呵护的人群,以康复和照护需求为主。”赵缨表示,传统护理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在实验室、实训中心和医院实习完成,这些校外实践基地大多提供医疗机构外的延续性服务,学生能从实践中看到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的照护现状、痛点问题和社会支持。

早实践、多实践提升职业认同

 “陪伴他们进行康复训练也是我自身成长的过程。今后,我会用更新的视角去看待特殊儿童以及社会实践服务,同时思考护理专业的更多可能性。”学生黎诗玉在结课时这样总结。

“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护理本科人才培养,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社会实践路径。”

在赵缨看来,这门针对护理学院大二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通过让学生早实践、多实践及反复实践,近距离接触护理服务对象,帮助学生尽早认识护理学专业的内涵和发展,获得对护理这份职业的认同感。同时,课程也注重挖掘社会实践活动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了实践育人的功能。

学生们在实践中的成长也让课程团队颇感欣慰。“课程结束后,还有不少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去解决实践过程中看到的问题。”赵缨说,有了切身体验后,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会主动探究更深层次的专业内涵,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创意,转化成促进人群健康的实际方案。在之前的课程中,依托特殊儿童实践基地,学生团队就孵化出“孤独症儿童的音乐互动游戏空间”创新项目,探索特殊儿童的康复新路径。2021年,该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银奖,以及第一届上海市护理学会护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2023年,课程团队带领本科生申报的“星动视界”——中国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智慧教育引领者项目,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市赛(红旅赛道)银奖。

 “对于人群的了解和关爱并不仅仅是护理专业的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看见事情背后的‘人’。”赵缨说,未来,团队考虑将这门课程推广到全校通识教育平台,向更多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开放,以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到社会实践中来,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1305复旦-6.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