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次季节气候预报是气象科学领域的沙漠,一直没有很有力的科学手段涉足。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国家气候中心联手打造的“伏羲”次季节大模型,在技术难题上实现大突破,将对气候变化风险应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月8日,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教授”漆远登上中国馆“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论坛,介绍了亮相迪拜的“伏羲”次季节大模型。
全球当前主流的AI气象预测模型主要集中于中短期天气预测,一般在15天之内。针对中短期天气预测,此前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打造出了“伏羲”中短期大模型,预报精度超过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确定性预报结果,并达到集合预报的水平,预报速度由小时级提升到10秒内,实现千倍加速。
亮相迪拜的升级版“伏羲”,将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工作推向新高度,次季节大模型比中短期大模型的预测周期更长,达到45天的预测周期。
次季节尺度初值和外强迫信号不足、明显的预报间隙等,是气候变化领域更及时、更精准感知气候风险的技术难题。次季节尺度气候异常是造成高影响气候事件的重要原因,提升次季节预测能力,既是气候科学迫切的发展需求,也是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问题。
对长周期极端气候气象事件的预测能力是气候风险应对最大的挑战,“伏羲”次季节大模型实现了令人鼓舞的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