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秋,风雨飘摇中,复旦政治学学科正式创立。“政者,正也。”从引进借鉴西方政治学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一代代复旦政治学人薪火赓续,传承“国箴务实”之政心,坚守“卓越为公”之正气,问道政学之经纬,作育海内外英才。走过百年峥嵘岁月,见证民族荣辱与国家繁荣,复旦政治学学科迎来百年华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复旦政治学学科将继续服务中国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风起帆扬,续写辉煌。
11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政治学学科建立100周年志庆大会在相辉堂举行。
“踏上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复旦政治学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应当继续走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最前列。”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现场寄语复旦政治学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扬优良学风、光大政治学脉,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奋发有为、再建新功,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政治学科和政治学院而砥砺奋斗、勇毅前行。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以下简称“国务学院”)教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23年“学术贡献奖”获得者孙关宏,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许征,以及来自全国兄弟院校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外国院校的领导和代表,来自世界各地的院友,关心、支持复旦政治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教师和学院师生等出席。
国务学院院长苏长和作学院发展报告,国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主持。
持续一周多的复旦政治学学科百年志庆系列活动以“展、志、文、会、友”为主轴,用学术之魂串联学科百年发展历程,是学校11月“文化校历”政治学学科周的重要板块。
发轫于党的诞生地上海
1923年,国内国际政局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高潮兴起,复旦政治学学科发轫于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
彼时,作为西方知识体制进入中国的结果,初期的复旦政治学既将国外较新社会科学研究介绍进来,更从观念和实践上呼应中国在内外交困中艰难推进的社会改造和进步思潮。
留美归来的郑觉民挑起创始重任,讲授政治学、国际公法、宪法与公民学等课程。同样留美归来的何葆仁、刘芦隐加入队伍,三人一同增订课程、添募款项、扩招学生……师生一德,于中国现代政治学教育发端处,以政治之学问,探寻民族复兴之道。
1937年,抗战爆发。复旦政治学系一分为二,各处沪渝两地,师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投身革命事业。孙寒冰,复旦北碚时期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政治学系系主任,编辑出版《文摘》杂志,发表抗战文章,37岁时因日寇飞机突袭遇难;费巩,一生与专制独裁斗争,40岁时遭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1945年,复旦政治学教授梅汝璈就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全程参与东京审判,维护了民族尊严,使战犯受到应有惩罚……
建国初期,百废待举。复旦政治学学科赓续红色基因,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适时进行学科调整。1952年,复旦政治学学科虽然作为政法学科的重要系所并入新组建的华东政法学院,但学脉犹存。先后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社会主义教育研究室,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开展教学研究,不仅仍具有鲜明的政治学专业特征,且奠定了复旦政治学学科的新传统。
1962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马列主义教育系改名为政治学系。1964年,为适应中国对外关系新局面、培养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需要,根据毛泽东批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成立。这为后来复旦政治学大发展乃至大政治学学科格局打下基础,开创了复旦政治学学科国内、国际政治研究紧密结合的独特学术风格。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复旦大学1980年在全国率先恢复政治学专业,在国际政治系建立政治学教研室,次年即开始招收改革开放后的全国第一届政治学专业本科生。
在邓小平关于政治学等学科“赶快补课”的呼吁下,复旦政治学学科再次站在了历史潮头。1982年,复旦主办了全国政治学第一届讲习班,为22个省市培养了60多名学术骨干,点燃政治学学科在全国恢复、发展的“星星之火”,被称为“新中国政治学的黄埔一期”。
大政治学学科融合发展
如今,复旦政治学学科稳固根基、守正创新,形成了以政治学为主体,国际政治、公共管理为两翼的大政治学学科融合发展格局,继续稳居全国前列,引领政治学发展潮流。
“卓越为公”是复旦政治学精神品格的最佳诠释,贯注于悠悠百年发展长河。服务人民、服务时代、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学术使命感,根植于每个复旦政治学人内心。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节点,他们上下求索,未曾缺席。
《资本论》是著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陈其人一生中的关键词。立志“为穷人摆脱贫困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他,在殖民地理论、帝国主义理论和南北经济关系研究领域建树颇丰。
当代中国政治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王邦佐,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建设性阐释和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作出开拓性贡献,被称为“政治学家里的政治家”。
通过主持翻译《比较政治学》等项目,曹沛霖在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研究,主持翻译的《比较政治学》影响几代政治学人。“‘比较政治学’这个名字,就是我们定的。”他说。
孙关宏在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致力于政治学本土化建设,与时俱进编写多部政治学原理教材,是改革开放后复旦政治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扎根中国,亦联通世界。复旦政治学学科始终保持开放视野,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引进、吸收和借鉴国外政治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复旦政治学学科的最强音。正是在此意义上,复旦政治学学科在知识体系上多元一体,在精神气质上中正平和、兼容并包。
作为全国百家党建标杆建设院系之一,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复旦政治学学科始终将教书育人摆在核心位置,并形成一个共识:发展政治学学科不仅是为治国理政、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从最初只有数名学生的小系,发展至如今每年录取近千人的规模,百年之间,复旦政治学学科培养了大批具备全球视野、国家意识、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各领域顶尖人才。
以课程为起点,复旦政治学学科注重建设本土政治学教材体系,将政治学理论与中国实际、中国经验相结合,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内涵,不断对政治学教材进行修订、扩展,使之体系化、完整化,迄今出版教材超过100种,覆盖主干课程80%以上。
进入新时代以来,复旦大学大政治学学科格局基础更为坚实,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等多学科融合发展。
以国务学院为学科建设主体,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等参建单位共同组成大政治学机构群,形成了教学、科研、咨政、传播为一体的学科体系,成为了复旦园中独特的学科生态。
复旦政治学学科担当使命、主动作为,将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知识体系作为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第一个重点方向。“在国际传播中讲好有学理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故事,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将概念化、体系化、系统化知识,提炼、概括、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苏长和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