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什么?是哲学、文化还是科学?从不同角度来看,中医在现代医学语境下折射出多彩的光谱。11月23日,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主任、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院长、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医师李文伟分别以“中国传统医学哲学与科学基础”和“生命的物理学: 阴阳五行学说揭示的生物学规律”为题作报告,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阐释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内涵,并展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未来发展。本场讲座也是“文化校历”中西医结合学科周系列活动之一。
中医到底是什么?系统追溯“大中医”源流
一幅欧洲15-16世纪的油画,描述了当地医生看病时的情形,那动作很熟悉——一只手搭着病人的脉搏,另一只手拿着病人的尿罐子——正与中医里的脉诊和尿诊不谋而合。
两片大陆相距千里,当“中医”和“西医”用同一种姿态为病人诊疗时,他们的想法也相同吗?
“搭上病人的脉搏,西医想到的也许是血液动力学的指标,比如节律频率、血管软硬度,而中医看到的不止这些,寸关尺、心肝肾,各个脏器的状态都在脉搏中。”讲座伊始,董竞成带领听众系统回溯了中医的历史源流。
实际上,国内本没有“中医”一说。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西医”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来到中国并迅速普及。在一位英国医生的笔下,第一次以“中医”命名汉文化核心区的医学,以区别于“西医”。
“中医不是一病一方,而是加上了哲学的视角,也有原初的解剖学、生理病理知识。只是由于太朴素,还不足以构成体系。”董竞成认为,中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先进于世界的,有些中医的内容也十分靠近当下所说的“现代医学”。
20世纪初,在翻译西医中的“Anatomy(解剖)”时,学者翻遍医书,最终从先秦时代的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词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视之。”可见当时的中医就已经触及了现代医学的基石——“解剖学”。
2014年,董竞成在《人民日报》等媒体撰文,提出了“大中医”的理念,认为各民族传统医学均应归属于“中医”。此理念被《中医药法》吸纳成文,直接影响了该法“总则”中对“中医药”概念的界定。
在“大中医”的概念中,中医的影响十分辽阔。横亘中原大陆,直抵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以西,都有中医存在过的痕迹。“中医”也不光以汉文化独大:藏医重阴阳五行;苗族巫医合一;维医则倚重解剖,颇具阿拉伯医学的气质,与中亚交流最广……除汉医之外,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各具特色,亦在相互影响和吸收中,结合地域特点发展出多彩的民族传统医学文化。
“现代医学基础好,这个时候我们再去研究传统医学,就能获得突破性成果。”董竞成曾预测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将产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果不其然,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取得诺贝尔奖。
师承沈自尹院士,董竞成团队对中医补肾益气方药干预若干慢性炎症性疾病疗效及相关机理与物质基础研究表明,仙灵脾、黄芪、生地等组成的方药,其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有效干预慢性炎症,通过多靶点群的作用,重塑或改善机体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此形态可能是现代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要想完成震撼性的创新,就需要对这份孤独而漫长的事业做好充分准备。”扎根中西医结合领域多年,董竞成与听众分享了科研心得——要摆脱思维定式,从传统医学源流中汲取力量,耐住寂寞、大胆创新。
站在现代医学角度,重新理解“阴阳五行”
在许多人看来,阴阳五行很神秘,而李文伟教授却认为,“阴阳五行”学说的底层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现代医学生物前沿融汇贯通。
“在古代,‘阴阳’和‘五行’都是建立在精确测量上。”讲座从宇宙大爆炸说起:银河系的形成造就了太阳和地球,太阳照射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地方称之阳,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称之阴,这便有了所谓的“阴阳”。上古时代不是四季,而是五季;一年的季节变化是首尾相连的五等份,形成木、火、土、金、水的轮转规律,这便是“五行”。
自周代延续到元代的河南登封观星台遗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当时的人们用圭和表度量一年中太阳照射点的移动,于是人们产生了时令的概念,并且有了“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由此,“阴阳五行”的精确测量和实证变得可能,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阴阳五行”的科学性。
“‘阴阳五行’有内在的节律性,‘阴阳’的节律性指一天之内的日夜交替,‘五行’的节律性则是季节变化带来的。”李文伟认为,中医关注的“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研究,实际上就是解释昼夜节律和四季节律以及这些节律带来的环境改变对人体自身功能和表型变化的影响。
在李文伟看来,人体可被视作一个相对开放的热力学系统,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解释,人体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不可逆的熵增过程,人类要长期生存,必须引入负熵,这符合薛定谔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讲演时提出的公式。
中医注重人体“阴阳五行”的节律性,实际上起到俾使代谢活动处于有序状态的作用,能够减缓熵增的进程。对应到现阶段的现代医学,这个概念主要包含“内源性昼夜节律”。已有研究证实,它存在于生命体的各个层次并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这与中医学2000年前的观察完全相同。
2017年,揭示“生物钟”分子调控机制的3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从微观上确立生物节律性的存在。再如,人们发现肝脏在早晨四五点开始代谢旺盛,等到机体不需要多余能量时,又归于平寂。李文伟指出,在画出代谢曲线之后,稍作变形可以看到类似于阴阳图的图像。
“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从宏观上提出的内容,微观医学上还不能做到。”在中医理论的启示下,李文伟继续将“阴阳五行”理论运用到更微观的层面,发现四季的节律变化对蛋白质、核酸等组成人体的基本分子的影响,即季节不同,各类分子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也会受到影响。
李文伟认为,基于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从手指的一次划伤到肿瘤的发生乃至老年疾病的发展,其实都可能存在人体节律失衡,这种失衡可能是短暂的、局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全身性的。而要让体质保持健康状态,就要让体内保持“阴阳”和“五行”平衡状态。
据悉,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肇创于上世纪50年代,根植于我国现代医学一流院校,开创了现代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之先河,是我国首批中西医结合硕士与博士点及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单位之一,具有良好学术声誉和创新能力。1997年沈自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设立中西医结合系,2007年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6年成立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并整体成为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