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夏天,一群青年学子戴着草帽,背着行李、粮食蔬菜来到远离城市和村镇的浙江天目山山脚下,驻扎下来。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天目山的各种生境,采集生物标本,这是复旦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第一次开课,也是师生踏出充分了解天目山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步。
40余位教师薪火相传,2000多名学生踊跃参与,“秒杀”选课、好评如潮、深耕细作……转眼间,70年过去,这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课已然成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炙手可热的课程之一。今年,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日前,复旦大学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70周年纪念展在邯郸校区元·创中心开幕,通过实习照片、采集到的动植物标本、历届学生论文集与教学视频等,让师生一窥这样一门在复旦“畅销”70年课的魅力所在。
打造“沉浸式课堂”
天目山南大门游客中心的屋檐下是烟腹毛脚燕聚集、筑巢的地点,“这里还生活着金腰燕和家燕”,生命科学学院(下文简称:生科院)生态学系主任、鸟类模块负责人马志军正在向同学们介绍这些燕子的生活习性、分布特征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天目山里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7月,依托天目山国家级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生物学野外实习”走进被誉为“生物基因库”的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教学。
正如课程负责人、生科院教授张文驹所说的:“只有深入自然,让学生亲自观察、亲身体验,才能让学生树立起更为全面而完整的生命观。”
科研需要“敢想敢做”
“应该是某种大青褶伞,还需要回学校后再做检测”,在大型真菌实习模块,2020级生科院本科生王子晗所在的A1组,与组员在进山实习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真菌疑似新种。
课程以组织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观察自然、提出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学到了生物样本采集、野外调查技巧、数据记录与处理等技能和专业知识”,提及课程收获,2020级生科院本科生李佳琪说。
课程开课70年来,共有约2000名学生参与实习,完成研究论文417篇,其中正式发表24篇。“课程会在结课后将课题小组的研究论文编纂成册,目前已经超过20册,同学们的很多论文虽未发表,但都十分优秀,充满了奇思妙想,也展示了科研探索的艰苦过程。”张文驹说。
用七十年铸就好课
1998年起,实习教学团队开始改革野外生物学实习课程,以促进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和全面的生命观为教学目标,将单一的动物学或植物学野外实习改变为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交叉融合教学。
“课程理念也从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体转变为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张文驹介绍到。
在现有教学基地基础上,课程配备了10多位包含多学科、老中青相结合的强大的教学团队。
课程还将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深度融合。教学团队的吴燕华、严珺利用新媒体平台,于2021年开始实施野外实习课程的线上直播,让课堂走出山林、走向大众,吸引了数万名在线观众。
“这门课是我本科期间上过的最有意思的一门课,累但绝对值得。”李佳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