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青春有为,强国有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3年度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在邯郸校区第五教学楼5301教室举行。
实践检验真知,奋斗成就梦想。为进一步弘扬 “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复旦上医精神,彰显投身社会、贴近时代、奔赴未来的医学生风采,自2020年起,上海医学院结合年度工作主线,连续四年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分享展示活动。本次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围绕“明道上医,培根铸魂”、“奋斗上医,启智润心”、“活力上医,笃志践行”三大主题进行展示和交流,彰显了上医学子心系家国、勇担责任的风采。
11月21日下午,“青春有为,强国有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3年度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在邯郸校区第五教学楼5301教室举行。
实践检验真知,奋斗成就梦想。为进一步弘扬 “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复旦上医精神,彰显投身社会、贴近时代、奔赴未来的医学生风采,自2020年起,上海医学院结合年度工作主线,连续四年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分享展示活动。本次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围绕“明道上医,培根铸魂”、“奋斗上医,启智润心”、“活力上医,笃志践行”三大主题进行展示和交流,彰显了上医学子心系家国、勇担责任的风采。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分享会的现场,跟着汇报人的脚步,一起领略这些优秀实践项目的风采吧!
明道上医 培根铸魂
健康中国西部行,公卫师生赴永平——公共卫生学院师生赴云南省永平县调研实践
汇报人:杨耀莲,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郁颖佳,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中国西部行”社会实践团队今年7月前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将视角锁定在永平县,尤其是与公共卫生学院结对共建的水泄乡的医疗资源配置、公共卫生服务建设以及儿童青少年电子屏幕健康使用现状。实践团队面向当地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健康科普,访谈学校教师,走访村卫生室等,旨在评估当地医疗卫生资源体系、了解永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以便后续跟进长期健康教育技术支持,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重走西迁路,弘扬红岩魂,奋斗护理人——护理学院师生“重走西迁路”调研实践
汇报人:杨佳雯,护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林岑,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党总支书记;何小豪,护理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党总支委员
今年6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前夕组织师生16人赴重庆开展以“重走西迁路,弘扬红岩魂,奋斗护理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本次实践以复旦护理与重医护理学生开展联合党建为契机,以西迁精神、红岩精神为指引,通过参观考察、采访、座谈等形式,将行程所及的复旦、上医和护理元素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让师生深刻领悟前辈们的精神事迹、展望护理人的奋斗征程。
井冈圣地悟初心,城乡医共助兴国——华山医院师生赴江西兴国调研实践
汇报人:余承瑄,附属华山医院2022级硕士生
指导老师:高继明,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向阳,上海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附属华山医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江西兴国县开展实地调研。本次实践以兴国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县域医共体作为样本,在县同各级领导、医生、患者开展调研,助力“县域医共体”建设。师生们通过深入乡村、走访基层,充分调研总结“县域医共体”制度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挖掘乡村医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建言献策。本次实践团队在兴国县建立了华山医院首个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后续社会实践的长期化、深入化奠定坚实基础。后续,项目团队将进一步发挥江西省红色教育资源,帮助华山师生感悟信仰的力量,为城乡医疗卫生贡献上医力量。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共创乡村振兴新气象——口腔医学院师生赴云南大理开展健康促进实践活动
汇报人:高阳漾,基础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王艳,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王婷,口腔医学院专职辅导员
本项目以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共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指导思想,在今年7月30日至8月6日,由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师生前往云南大理开展实践活动。开展了系列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包括口腔健康调研、科普宣讲、健康义诊、交流探讨等,实地调研采访大理地区的口腔健康和医疗卫生情况。本次社会实践项目旨在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同时促进校际合作、校地合作,共同开展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奋斗上医 启智润心
术中定位肿瘤分子边界的拉曼导航设备
2023年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
汇报人:尹航,药学院2020级直博生
指导老师:李聪,药学院院长、教授
本项目推出术中肿瘤分子边界精准识别方案,基于拉曼光谱技术,10s内快速反馈可疑区域肿瘤恶性程度,指导肿瘤手术切除。本项目研发的产品从国家重大仪器项目转化而来,已申请专利 10 项并完成手术导航样机构建和临床离体样本验证,即将开展在体临床试验,预计 2026 年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心有所信,乐在医行”医教协同实践育人——肿瘤防治科普惠民,乡村振兴医路担当
2023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一等奖
汇报人:易丽夏,附属肿瘤医院2022级硕士生
指导老师:何珂,附属肿瘤医院教学与学生工作部主任
基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时代背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学生团队创建“复旦大学肿瘤防治博士宣讲团”,以“肿瘤防治科普惠民,乡村振兴医路担当”为主线,以“聚合国家发展、融合校院特色、统合师生实践”为原则,聚焦二十大报告民生领域,联系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等地,将肿瘤防治科普带进学校,进医院,进乡村,提升肿瘤预防意识,助力乡村振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教协同实践育人模式和肿瘤防治科普长效机制,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探路前行。
为兴疆奉献,为强国奋斗——复旦医学生为民族团结注入健康活力
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参赛项目
汇报人:凯日玛·努尔买买提,附属华山医院2019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向阳,上海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附属华山医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阿卜杜米吉提·艾麦提,附属华山医院专职辅导员、学生团总支书记;曲正祥,基础医学院辅导员,上海医学院党政办公室副科长
在国家援疆战略的号召下,一支由 15 位各民族医学生组成的“正谊”实践队,在 3 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新疆喀什,开展了一场以“为兴疆奉献,为强国奋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实践队深入喀什地区的医院、基层卫生站,以及社区和农村,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交流。实践队不仅在医疗一线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探讨如何改善医疗条件,还开展了广泛的医学科普与健康咨询活动。除了关注医疗领域,实践队还关注青少年教育。他们走进多所中小学开展讲座,分享学习经验,点燃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同时,他们还关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健康意识,在中小学校园足球队开展健康知识科普,为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作出贡献。实践队将继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行动为喀什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跨越三省一市,服务“五个新城”——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实践
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参赛项目
汇报人:陈天慧,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22 级博士生
指导老师:陈文婷,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尤小芳,上海医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科长
202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针对上海市“五个新城”全民健康发展需求,以及中西部脱贫攻坚重点市县医疗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从上海分赴青海、宁夏和湖北开展医疗志愿实践服务,跨越“三省一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下沉。博医团通过医疗咨询、爱心义诊、送医下乡等形式助力全民健康,为脱贫攻坚筑起“健康防线”,为乡村振兴探索“健康路线”,为健康中国改善当地“健康曲线”,不断讲好“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复旦上医的故事。
活力上医 笃志践行
枫践沪畔:上海市大肠癌筛查项目十年成果调研
汇报人:郭元,公共卫生学院 2021 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蒋虹丽,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讲师
2012 年年底,上海市政府将“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作为本市新增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工作。迄今为止,该项工作已开展十年。2023 年暑假,“枫践沪畔”实践团队也加入了本项目,走访了上海市 16 个区县,对 1 个质控中心、16 个区疾控、55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 个区定点医疗机构,面向共计 115 位相关负责人开展访谈,了解各区大肠癌筛查项目开展情况、筛查方案的优缺点、筛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和各区疾控老师探讨解决方案。实践团队汇总访谈结果,分区整理筛查措施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并在市疾控例行会议上报告了本次评估项目的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疾控的高度评价。
爱农兴农,“医”路“黔”行——上医院史馆学生志愿者讲解队贵州走访调研
汇报人:刘悦,药学院2020级本科生、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队员
指导老师:叶全伟,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指导老师、药学院专职辅导员
2022 年在复旦上医创建 95 周年之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史馆建设落成,上医院史馆讲解志愿者服务队也应运而生。讲解队是一支由复旦上医学生组成的志愿者组织,致力于讲述院史故事,传播上医精神,在校园内营造尊重院史、学习院史、宣传院史的热潮,目前已经形成了院史馆漫谈、院史课程、院史路线、英文院史讲解等系列品牌项目。此次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开展院史宣讲实践活动是讲解队对外交流、传播上医文化的全新尝试,不断传播“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
医药科普中国行——药学院师生走进广西南宁、云南丽江
汇报人:赵璐卓,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徐琛,药学院研工组组长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复旦大学药学院“法莫西”学生讲师团发挥专业所长,宣讲医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今年暑期,“法莫西”学生讲师团前往广西雁江镇初级中学以及云南田家炳民族中学,面向青少年群体科学量身定制 10 门科普课程,创新课堂授课模式,提供多元课程内容,主题具体包括医药科普导论、痤疮、女性生理期、口腔溃疡、药物剂型、中药香囊制作等。未来“法莫西”学生讲师团也将继续推动医药科普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医道初心,科普践行——中山医院科普实践活动
汇报人:颜芷昕,中山医院2021级直博生
指导老师:周俊,附属中山医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项目成员均来自中山医院研究生科普讲师团和“医道践行”辅导员工作室,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设计“上海医学院医学生科普调研问卷”调研当今医学生的科普现况,举办“复旦上医学生科普大赛”促进各院系、医学生间的科普交流,提升科普能力,追寻医学生科普的“医道初心”;二、开展科讲团日常的线下科普实践,通过街道走访调研,建立长期合作点,推出精品课程 36 门,开展医学科普讲座和健康咨询,同时创新和拓宽科普形式,结合当今短视频的潮流,开展“线上科普一分钟”栏目,实现“科普践行”。通过开展实践项目,做到“于学校有所学,于社会有学为”,为健康中国贡献医学生的力量。
医学科普进校园,儿科青年显担当
汇报人:肖慧,附属儿科医院 2020 级博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樊茹,附属儿科医院科普专员;马久圆,附属儿科医院专职辅导员、研究生团总支书记
该实践项目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实践团队由15位儿科医学生/青年医师组成。从2021年年底至今,儿科科普青年团队面向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小学生们,累计开展60余次的生命健康科普课程实践,累计授课超1500人次。系列课程内容涵盖医学发展、基因概述、儿童心理健康、保护牙齿、保护眼睛、骨骼健康、意外伤害预防等多项内容。实践团队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展示,加以轻松有趣的游戏互动,辅以课后科普手册进行知识巩固,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爱惜与保护自己的身体。作为儿科青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孩子”的办院宗旨是本实践团队义不容辞的使命,通过生命健康科普进校园的活动形式,为孩子们的平安健康保驾护航,为祖国花朵的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这里,有上医学子心系家国,勇担责任的决心和行动;这里,有上医学子笃行报国,服务人群的足迹和身影。让我们一起行走中国大地,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