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奔赴,跨越山海,援摩医疗队出征

作者:张欣驰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11-13


1027日,一架载着第196批援摩洛哥医疗队的航班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前往万里之外的摩洛哥。这支队伍中有6名复旦上医人,他们分别是:中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姜允琦、华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高堪达、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王珏、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徐睿、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治医师肖志文、儿科医院中级烹调师罗会山。

历时24周、440学时学习法语

今年是我国开展援外医疗工作60周年,1020日,中宣部授予了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10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主旨演讲。在共建“一带一路”十年间,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为构筑全球健康防线作出积极贡献,书写了一个个守护健康的生动故事。多年来,复旦上医援摩医疗队响应国家号召,坚守在这条健康之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大爱无疆的“白求恩精神”。

随着航班启程,新一批复旦上医人将赴摩洛哥塞达特开展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工作,续写中国援摩医疗的新故事。

此前的1024日上午,一场简短而温馨的欢送会在复旦上医图文信息楼举行。“希望以我们的仁心仁术,展现复旦上医医疗水平,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本批援摩医疗队-塞达特分队队长,姜允琦代表分队做了表态发言。据介绍,医疗队出发之前已做了充分准备,在为期半年的集中培训中进行语言学习,提升业务实战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几个月前,队员们就已与正在摩洛哥援助的前方分队取得联系,提前熟悉了解当地常见病种,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和注意事项。在充分沟通交流后,队员们还详细罗列了采买物资清单。目前,相关物资已先行通过海运方式发往当地,为后续援助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为人群服务一直是复旦上医人秉承的精神,如今,我们远赴海外,能代表国家,为更广大的人群服务,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我们希望能够因地制宜,在尊重当地医疗习惯和风俗的基础上,尽力提供最好的医疗援助服务,彰显复旦上医人的精神风貌。”姜允琦表示。

国虽有界,医者无疆

国虽有界,医者无疆。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复旦上医人传承援外精神,接力续写大爱。

从健康“一带一路”到全球卫生健康共同体,不论是援摩洛哥医疗队、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病毒,还是推动亚非国家妇幼健康干预、推广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复旦上医人代表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和医疗援助工作。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校和各附属医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承担国外援建任务,援建地区覆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截至目前,累计向20个国家的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382人次。

1975年上海援外医疗队工作重点转向摩洛哥后, 复旦各附属医院医疗队员先后援助过摩洛哥的荷塞马、塞达特、沙温、塔扎、拉西迪亚等地,附属医院派出包括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心内科、急诊科、中医科、眼科、泌尿外科、消化科、皮肤科、检验科、麻醉科等几乎包括所有临床科室的援建专家,派出队员中有医师、护师、技师、药师,也有翻译和厨师,累计派出支援摩洛哥医疗队员260人次。

复旦上医援外医疗队员始终秉持“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书写壮丽的复旦援外医疗历史画卷。援外医疗工作也已成为学校对外交流和品牌推广的重要平台之一。

近六十年来,复旦上医广大援外医疗队员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克服各种生活、工作、语言上的困难,展现出急患者所急的高尚医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精湛过硬的业务素质,不仅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还因地制宜,成功开展多种难度较大的手术,救治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赢得受援国上下交口称赞,为增进我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友谊作出了杰出贡献。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