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是飞鸟,翔于天际

作者:徐文睿(新闻学院2023级本科生)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11-02


知道上海,遥遥缘起;而来到上海,历尽千帆。

海拔三千八百米的高原上,年幼的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滚滚如泄的黄浦江水、璀璨斑斓的外滩灯光、历经六百余年时光洪流的城隍庙,这如梦般的掠影悄然留在了我的心底。

长大以后,我有机会离开高原,去往不同的城市求学。从西藏到辽宁再到天津,一览大好山河。可客居一般的日子有时也让我觉得孤独,但那仍历历在目的情景支撑着我,让我得以捱过无数题山书海里的日子。我曾在一叠叠试卷里灰头土脸,也曾为难以捉摸的句读苦恼,为坐标系里的图像愁叹。每每至此,我会抬头望着月亮,同一弯月,此刻也正向黄浦江面洒下柔光,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笔。

伴我走过中学岁月的更多的是关心与爱。来自老师一遍又一遍对知识点耐心的讲解,来自朋友下课后的玩笑打闹和放学路上的陪伴,来自父母每每“要开心哦”的叮嘱。三月的风里裹挟着春天的味道,环抱着爱与期许,我已不再畏惧身处的这辆名为“高考”、正驶向未知远方的列车。心底那曾渐趋黯淡的火焰也慢慢明亮,映照出拔地倚天的光华楼、葱葱郁郁的草地。我手握的一切凭努力得来的底气,是我通往复旦大学站最珍贵的车票。

选择无处不在。随着年龄渐长,眼界洞开,很久以前就已思忖得出的结果在青春期却有些动摇。新闻,真的会是我所热忱的领域吗?在一本书扉页,一段话映入眼帘:“从中国的主场外交活动,到‘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的一个小村庄;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发布再到飓风‘桑迪’的重灾区,我从一个个新闻现场去见证一个个历史性的时刻”,这是记者邹韵的发言,当初由此感怀于新闻力量的强大,也为了提醒自己新闻从来不可须臾或缺,我将这段话誊在这里。冥冥注定般重见,叩开我心中的柴门荆扉,拭去有关新闻一切的蒙尘,才发现它一直熠熠生辉。

六月的蝉鸣不再聒扰,一封发出宣纸清香的远方来信亲切地告诉我,我即将到达人生的新一站,成为复旦大学的一员,成为新闻学院的一员。这是金秋的馈赠。

接下来的是砥砺前行。九月的上海细雨绵绵,迷蒙着我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更有美感。我喜不自胜,许多著作等身的大师成为我的老师,能与他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踏入曾经遥不可及的光华楼,在草坪上近乎贪婪地大口呼吸。可我也有些无措,太多杰出的人们齐聚于此,仿佛一场武林会盟,让我无比局促。举目望去,林立的座座高楼大厦中,似乎没有我的一席之地。

但总有耀眼的光芒洒向校园,照亮前行的路。在班里认识的新朋友和我躺在草地上,吉他的声音不时响起。望着星星,他说着:“什么事都先干一干,实在不行被打趴下了再说别的,这就是我的人生态度”。很青春文学,很少年意气,却让我幡然醒悟:回想我是如何走到这里,哪一步没有用过十成十的气力。自设众多阻碍,不过是作茧自缚。只有不停向前奔跑的脚步,才能搏得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

相辉堂的草坪音乐会演奏着最后一首歌,“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留恋,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走一遍”。

写到这里赫然发现,原本以为空空如也的行囊,早已塞满了梦想与希望。遇见了很多人,收获了无数爱,都成为绝版的礼物,陈列在我过往。何其有幸与之比邻,共赴下一段山高水长。谨以此文作礼,送给曾守护我身旁的你,也送给未曾言弃的我。

我愿意在复旦生出翅膀,赏游着世界,不回头地飞向远方。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