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潇湘大地,在基层锻炼中成长成才 来自复旦的湖南选调生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作者:赵天润、胡慧中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10-17


915日,复旦光华楼吴文政报告厅座无虚席,过道里也站满了同学。这里,是上海市选调生宣讲会的现场。9月开学以来,云南、辽宁、黑龙江、北京等地纷至沓来,在复旦举办近10场选调生宣讲会。

请进来,走出去。920日,复旦在湖南长沙举行选调生代表座谈会。

2017年湖南省面向复旦大学开展定向选调生招录工作以来,44名复旦毕业生,从浦江之滨,到湘江之畔,怀揣理想与希冀成为湖南选调生,见证潇湘大地的变化,也在基层锻炼中成长。

博士生俯身当“小学生”

做十八洞村微信群群主

5年前,2017届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毕业生申宸参加复旦大学湖南省选调生慰问见面会时,需要辗转换乘交通工具3次才能到达长沙。彼时,他是一名在基层工作刚满一年的选调生,在“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进行基层锻炼。

5年后,申宸如果再从十八洞村出发,只需在刚通航的湘西边城机场坐飞机或者在吉首火车站乘高铁就能直达长沙。

2017年,申宸来到基层工作第一站凤凰县廖家桥镇,负责危房改造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湘西的老房子主要有石头房和木头房。刚做危房鉴定时,申宸进入老百姓家的木头房子里,一看见房梁上有虫蛀,就想判定其为危房。

后来,同事告诉他,只要木头房子里有人住,生火产生的烟就能驱虫,不会对居住产生影响。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他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尊重地方性知识。

“作为博士选调生,我们看上去理论学识很丰富,但实际到基层后会发现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懂的知识。”申宸放下身上的名校光环,将自己定位为农村工作的“小学生”。

“湖南人的优良传统是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靠着这股子韧劲,申宸撸起袖子,沉下身子,10个月下村超100天,走遍全镇22个村(社区)80%以上自然寨,也认识了全镇所有的“五大主干”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2018年,申宸到花垣县双龙镇担任镇党委副书记,同时任十八洞村党支部副书记。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入户走访,与老乡们打交道成了他的必修课。打开老乡们的“话匣子”,申宸有自己的“法宝”。

在校期间,申宸曾担任第12届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在宁夏西吉县三合中学做了一年的支教教师。频繁入户家访让他练就一套和老乡打交道的本领,也让他更加热爱这片黄土地。最终,他放弃上海待遇优渥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做了一名选调生。

甘做“小学生”的同时,申宸不忘自己“大学生”的身份,时常思考自己能不能做些什么。为适应智能手机普及化趋势,给干部群众提供一个发布通知、反映意见、交流想法的平台,申宸组建了“十八洞村微信群”,自己担任起“群主”,这个300人的大群,成了解决村民诉求、问题沟通的平台。

“谁家水管爆裂了、暴雨天气村周围有塌方了、发展特色产业有没有补贴政策……”以前村民遇到困难很难第一时间找负责人,有了微信群后,就从“村民找我”变成了“我找村民”。“现在村民有困难,手机拍照发群里,立刻有相应的村干部来解决问题。”

 “无论是去支教、做辅导员,在复旦园度过的时光,造就了我的底色,塑造了我的‘三观’,到现在我都受益无穷。” 在基层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历练后,申宸到湖南省委宣传部工作。

“土匪仔”送他入安置点

2小时后泥石流吞没他家

两年前的炎夏,26岁的甘肃小伙子夏飞朋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下文简称:国务学院)政治学系硕士毕业,选调到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白泥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11个村民小组,489户,1902位村民……夏飞朋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不到3个月时间,他走遍全村489户,入户走访800余次。

夏飞朋到白泥田村才几月,一位6岁女孩在幼儿园放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截肢。要能有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就好了,村民们表达了这样的愿望。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沟通,夏飞朋终于通过动员致富带头人为村里办起第一所幼儿园,解决留守儿童就近入学、留守老人就近照顾孩子们的难题。“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得知情况的复旦老师和同学主动联系我,不远千里来白泥田村看望我,问我的需求,并提供了针对性支持,让我感受到‘复旦共同体’的力量”。

202262日,麻阳县遭遇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夏飞朋运用读书时的问题导向思维,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应急抢险行动,带领村“两委”迅速摸排全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将责任分工细化。凌晨3点接到预警信息后,夏飞朋带领党员群众迅速开展“敲门行动”。五保户张大爷性格执拗,多次劝导无果。眼看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溪流水位暴涨,平时温文儒雅的夏飞朋急得面红耳赤,当机立断,强行把张大爷拉到了安置点。张大爷破口大喊:“你这小子简直就是个‘土匪仔’!”两个小时后,张大爷的房子被泥石流瞬间吞没。当他再次见到夏飞朋时,哽咽着连连道谢。

今年夏天,一批国务学院师生来到麻阳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带来学院的关怀,给夏飞朋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流体力学博士当选调生

利用科技手段防汛抗旱

“仇博士,你为什么会来我们基层?”2017年以省直选调生身份来到张家界永定区合作桥乡担任村书记之后,这几乎成了复旦航空航天系2017届博士生仇建新绕不开的话题。

仇建新出生于张家界的一个乡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他来说,建设家乡义无反顾。牢记“团结、服务、牺牲”复旦精神的他,希望扎根基层,回馈社会。

初到合作桥乡,仇建新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发现老百姓饮水不便,部分贫困户仍需远距离打水。为此,他协调建成一座150吨人饮蓄水池,带头优先为五保户和老人免费接入自来水。

仇建新并不认为博士当选调生、到基层工作是“大材小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报效祖国的平台。“国家需要人才,基层更需要。我们求学多年,最关键是掌握一种学习方法,进入新领域,无论遇到什么新情况,都可以有信心胜任,脚踏实地成为领域行家里手。”

从复旦流体力学博士毕业,仇建新通过独立思考挖掘事物规律,探寻解决问题“最优解”的工作方法。2020年,仇建新调入省水利厅从事新领域工作。

2018届法学院毕业硕士选调生刘瑞清,扎根湖南基层,深入参与拆迁拆违、环保督查、卫片整改等工作,坚持走村入户,做基层工作有思路有办法,一张口的湖南口音,让人很难相信其实她是一个福建妹子;2017届国务学院毕业生张斌,结对帮扶11户建档立卡户贫困户,遍访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和农裕村的78户贫困户;2020届高分子科学系毕业生魏博磊先后组织来自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选调生赴10余所株洲中学,为2000余名同学开展教育宣讲、物资捐赠、结对帮扶等活动,致力于加强不同地市州、不同乡镇选调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这片潇湘大地上,越来越多 毕业于复旦的选调生服务于地方发展。

1294复旦-3.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