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这门专业核心课是英语专业特色写作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在大一的“写作入门”、大二的“多文体写作”和大三的“学术写作”后,大四的这门课主要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本课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支架性的功能,它本身具备着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门必修课面临的问题在于教学内容难、选课人数多,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郑咏滟教授从2011年开始教这门课,至今已经12年。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课堂的种种限制下真正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从“满堂灌”的课程模式变成真正的写作实践?这门课探索出的解决方式是建设好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至今已开展了七轮迭代优化。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开展方式非常多样。在实际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常常遇到一个困惑——课程只有“混”,没有“融”。郑咏滟说,要做好线上线下结合,就要注重共存、共融、共时,将课程建设中的加法思维转变为融通思维,做到1+1大于2。
教学改革紧扣学生需求
课程教学的迭代改进离不开学生的反馈,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回应学生的需求。在“论文写作”课程中,郑咏滟为一些主观题作业设置了同伴互评的环节。但在2017年第一轮实施同伴互评时,收到大量来自同学们的消极反馈,认为评价者缺乏培训。于是从2018年开始,郑咏滟和同事们重点开展同伴互评的培训,负面反馈由此大大减少。后来学生们希望能以实名互评代替匿名互评,通过超星课堂的PBL功能实现了实名互评后,同学们感觉很好,又表示他们不仅要实名互评,还要在课堂上互相讨论。
课程设计不断地根据同学的需求进行优化调整。经年以降,这个实践活动渐渐形成完整的流程:同学们提交作业,同伴实名互评,课堂上讨论,最后再反馈一篇修改稿和一封回复信,这已经有些接近国际论文投稿的方式,要写Response Letter回复评审的意见。
线上技术赋能线下课堂
很多线上技术能帮助教师在线下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郑咏滟在这门课中创造了一些方式技巧:
最初是每次上课前在学习通上生成二维码请同学扫码签到,后来改成照片签到,比如请同学现场拍今天老师穿了什么衣服,这样的环节也为课堂增添了一些趣味。
郑咏滟在每节课都安排几道习题,上课时让同学们实时作答,根据回答情况排摸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他们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假装明白”了哪些内容。针对他们“假装明白”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细讲,让教学更好地对接、适应学生需求。通过查看投票结果,学生们也能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想法的异同之处。
郑咏滟喜欢把所有的课堂任务全部交织在一起,最终目的都在于写作。
比如,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们有时会遇到难以区分论点和论据的问题,需要在课上通过样例文章进行针对性练习。老师在腾讯文档上展示一篇文章,将班上同学分成小组各自负责1个段落,组内成员在共享文档上实时共同编辑,一边讨论、一边用不同颜色标识出文章里的论点、论据、连接词、模糊限制语等。在课堂分组讨论时,大家在公屏上看到文档随着各个小组的编辑不停地转动,最后形成一条“文本针织毯”,生动展现出每一组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很多同学在结课时的反馈中说,这是他们在一学期课程中印象最深的经历。通过便捷地展示课堂讨论和合作的成果,进一步提升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学术研究”连接教学与科研
有时候一些老师会困惑于教学和科研是不是背道而驰的,尤其当自己原本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关系并不紧密时,该怎么进行科研?郑咏滟的体会是,教学学术研究其实是把教学和科研连接起来的一个非常好的环节。
基于“论文写作”这门课程,她积累了一些教学学术成果。比如通过专门研究学生对课程作业中“同伴互评”环节的投诉文本,在一个SSCI教育学类1区期刊上发表一篇题为Grudges and Gratitude(抱怨与感激)的文章,从日常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深入探索、挖掘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升华教学思考。
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可以从高等教育相关文献中获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她从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期刊上看到一篇关于四步合作阅读法的文章,就运用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后读文献可能会占用很多额外时间,在课上让大家各自单独阅读,课堂又会是一片沉寂,缺乏互动,而四步合作阅读法特别有趣:选好一篇文章,把同学们分成小组,先快速阅读,接着组内分工,每人各自细读一个部分,然后通过组内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的内容,每组梳理整篇文章的要点,拍照上传,最后将所有小组投稿展示在公屏上进行评比。这种方式能在高效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
“论文写作”课程的建设经验提示,教师可以从科研中汲取最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打磨数据论点,同时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把课堂的教与学完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双线融通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