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22日,以“医学之基,创新未来”为主题,基础医学学科周如期开展,通过开展一场高质量学术报告、一场学科展览、一场科普讲座、一场学生活动、两场实验室开放日、两场师生交流、三个科普场馆基地参观,倾力打造学科周“三二一”系列特色活动,全面展示基础医学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学科文化。
基地揭牌、学术报告:学科前沿与新锐洞察
9月16日下午,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病原生物科学馆)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拉开了基础医学学科周的序幕。在揭牌仪式上,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结合上医病原学科前辈们的小故事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校党委书记裘新强调,全校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尊重创造、创新报国的浓厚氛围,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澎湃动力。15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9月16日,作为学科周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正式开幕。在青年学术论坛环节,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雷群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汪胜、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余分别做学术报告。
雷群英在题为“代谢物的信号功能”的报告中表示,近年来代谢物的非经典功能日益受到关注,她简要总结了课题组近期关于营养和细胞代谢可塑性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在支链氨基酸代谢和细胞代谢可塑性等方面的研究发现。
汪胜的报告主题为“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他以靶向结合5-羟色胺受体的药物为例,强调了结构生物学对研发下一代GPCR药物的重要性。该类药物通常因非选择性结合到其他受体上而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限制了此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随着对5-羟色胺受体信号通路和该受体晶体结构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具有选择性、针对性的药物成为可能。
张余作题为“基因转录终止的分子机制”的报告。他介绍,基因的正确解码需要 RNA polymerase (RNAP)识别基因的起始序列和终止序列。他解释了RNAP通过两种途径终止转录的机制,其中一种途径不依赖额外的终止因子,被称为固有转录终止途径,另一种则依赖转录终止因子,其最新研究揭示了揭示了细菌 RNAP 的固有转录终止途径和酵母 Pol II 的 mRNA转录终止机制。
报告会吸引了190余名师生参加。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学术报告内容前沿,观点新颖,具有很强的学术代表性、权威性和引领性。”
学生活动:共享科普盛宴,感悟医学之美
9月16日晚,学科周系列活动之科普讲座与海外交流项目经验分享在邯郸校区H2115教室开展,百余名同学参与活动,聆听前辈讲座。
基础医学院教授王彦青作题为“学习健康生活方式,呵护大脑健康”的讲座。她从大脑复杂、繁忙、多样、变化、饥饿的特点展开,用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带领中同学们一起了解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社会与自然等对大脑健康的重要影响,帮助大家建立生活方式理念,增强自身健康管理意识和自我效能,从认知层面提升健康素养。
202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任卡娜结合其海外交流经历现身说法,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经验和体会。从签证办理到交换项目、从学校环境到实验室实习,深入细致的分享让同学们对海外交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会同学也就海外交流相关问题积极提问,与老师和学姐展开热烈讨论。
9月22日-26日,“我的医学瞬间”学习科研笔记、医学摄影、医学绘图征评活动启动,系列作品以成果展的形式在枫林校区康泉图书馆B1和邯郸校区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与广大师生见面,11副作品集中亮相,自开展以来受到观众欢迎。“展览营造出医学领域的艺术和科学交汇之美,很震撼人。”一位大一新生感叹道。
据悉,学科周期间,枫林校区人体科学馆、病理标本博物馆、病原生物科学馆(基地)共接待1200余名师生参观学习。
实验室开放日:展示学科前沿,引领大学新生探索科研之道
9月17日至18日,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两场开放日活动先后举办,3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近距离感受基础研究的魅力。
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东宁介绍了生化系和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面对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本科新生,她从一名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和研究生导师的视角,为大学生该如何兼顾学业和科研指点迷津,总结并推广能有效促进学生顺利迈入科研大门的优良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端正科研态度,充分做好“肯吃苦、打硬仗”的身心准备。其后,学生参观了实验室,对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作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学业发展和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宋志坚介绍了数字医学研究的新进展,生动讲述了智能医学临床应用的发展趋势,并对新技术在医学临床应用的前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其后,他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数字医学研究中心,让同学们与实验室教师和研究生面对面讨论交流,为大家的未来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学科成就展:全景式地介绍了基础医学的辉煌历史、发展历程
9月16日,基础医学学科成就展在光华楼二楼志和堂开幕。学科展全景式地介绍了基础医学的辉煌历史、发展历程,以及在人才队伍、学科特色、教学育人、科研转化、社会服务等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创建于1927年,以“名师传承、基础扎实”而著称,拥有一批我国基础医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是我国最早开展基础医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之一,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获得国家首轮和新一轮“一流”学科、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和高峰学科支持,在教育部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顶尖学科行列。学科相关的6个领域全部进入ESI世界前1%。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石,更是引领医学创新发展的引擎。基础医学学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医学健康事业的源头创新,以培养杰出的、有温度的医学科学家和医学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入选首批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首批强基计划,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上海市教育功臣等名师,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基础医学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完善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现有院士6名、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百余人次。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Cell等发表,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校十大进展”“中国十大医学进展”等,获国家科技奖及省部级奖10 余项。在成果转化方面,基于国产神经导航系统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集成技术和产品已向全国及欧盟等推广应用;研发的抗病毒产品应用于千家医院;多项产品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和高交会“优秀展品特等奖”和“优秀产品奖”。学科主持或参与制定十余项国际、国家及地方标准和咨政报告。长期打造“三馆两中心”特色品牌,新建落成病原生物科学馆,获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未来,基础医学将继续对标“第一个复旦”的发展目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开启中国特色世界顶尖的基础医学建设新征程。
据悉,9月17日,学院与江苏启东签约共建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为推进学科融合创新,带动整个复旦大学生命健康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