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扬式”好老师】陈建云:“我的学生成为好老师,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作者:李昂摄影:受访者提供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3-10-05

“你们知道上海的街道是怎么命名的吗?”在新闻学院专硕研究生的第一节课上,陈建云抛出的问题吸引了不少初来乍到同学的好奇目光。

这节课其实和城市道路建设并无关系,讲授的是中外新闻传播史。课件上展示着陈建云亲手绘制的“望平街示意图”,这条街在近代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曾是著名的三大报《时报》《申报》和《新闻报》的报馆所在地。

“每次看到路名,总是会回想起陈老师当年讲的命名规则。” 陈建云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崔云珊说。

在许多新闻学院学生印象中,陈建云是一位博学多识、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老师,继主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荣誉后,他在今年被评为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

备课充分、现场教学,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

“没有所谓的枯燥的知识和课程,关键要看老师怎么讲,讲什么,如何讲。”陈建云认为,老师上课的理想状态是“三好”——学问好、口才好、气质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崔云珊看来,老师身上就有这样一种“文人气质”。

“讲课流畅、不机械”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备课。

主讲“中国新闻传播史”十余年,至今陈建云每次上课前仍会抽出至少半天的时间,将课件从头到尾重温一遍,把新的案例和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补充进教学内容。

排课最多时,他一周同时上“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法规与伦理”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三门课,共7到8节课时。他相信,只有老师认真备课,讲课才能“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如有出差等特殊情况,导致备课时间不足时,他会感觉“内心有一些不安”。

“通过讲述故事,将人物背后深层次的精神、思想和价值教给学生,而不是只讲年月这些枯燥的数字。”陈建云希望这门课让学生感知到历史的温度,因此,他常常建议学生抽空去图书馆查阅、触摸《申报》等报纸和期刊杂志的原件,亲身感受历史的现场感。

2021年11月19日,陈建云带领新闻学院留学生参观徐汇滨江龙美术馆

除了课堂教学,陈建云还组织学生重访知名报馆旧址。这样的日子,他会提前预定一辆大巴车,拉上同学们,先到鲁迅公园附近的多伦路,再到外滩的字林西报大楼、望平街(今山东中路)申报馆、福州路,最终在田子坊结束一天的研学之旅。

每到一处,陈建云就当上了“导游”,给同学们讲解眼前的报馆在民国时期的状况,行程结束后再与同学们吃一顿晚饭。“学生应该蛮喜欢这样一种方式。”

和蔼可亲、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家人般的温暖”

陈建云常说:“当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给学生才是半桶水。”中文系出身的他对文学和历史都有深入研究。一走进他的办公室,《苏轼诗集》《资治通鉴》等著作便会映入眼帘。

在学生们看来,陈建云的组会像一场“文化沙龙”,大家一起漫谈文学和艺术,老师会将他最近读到的一些文章和书籍推荐给学生,与他们分享和交流文章的精妙之处。

学识渊博、趣味高雅之外,“家人般的温暖”是陈建云留给每位学生的第一印象。

2023年6月14日,陈建云在相辉堂与2022届、2023届硕士毕业生合影

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贺才钊回忆,与老师和同学们聚餐时,有一种“大家庭的氛围,非常幸福”。对贺才钊来说,陈建云的悉心指导对她未来的学术写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2019年春天,贺才钊攻读博士研究生第二年,她得到了一个机会,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供稿。“这是一个非常宝贵和难得的学习机会”,陈建云对她的初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当她拿到修改稿时,文章上随处可见红笔圈注和讲解,但没有一句责备。

在贺才钊看来,正是这次写作练习,让她慢慢学会了如何写出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以及养成了写作的自觉性。2022年毕业后,她进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如今,当指导学生写论文时,她的思维方式和指导思路便是基于读博期间受到的学术训练。

陈建云坦言,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是受到了导师丁淦林言传身教的影响。

2000年5月,陈建云通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生考试,他在火车上站了十几个小时,抵达上海后,忐忑不安地拨通了丁淦林老师的电话,但对方刚好要去外地出差。得知陈建云千里迢迢从河南赶来,丁淦林毫不犹豫抽出一小时的时间和他面谈。“丁老师表面上情感平淡,但内心很关心学生,很设身处地地体谅学生。”陈建云回忆。

每逢佳节,陈建云都会请学生聚餐。今年中秋节前夕,陈建云赴河南大学开会,他特意准备了一份复旦大学月饼礼盒当作“惊喜”,送给已经毕业两年的学生贺才钊。回上海后,他照例与妻子请同学们在学校附近聚餐,还给每位学生送了两块月饼。

今年9月27日,陈建云与学生在五角场聚餐

在他眼中,中秋节聚餐尤为重要,因为学生远离父母和家乡,来到陌生的环境求学,很容易感到孤单,他想通过请大家吃饭,一人分一个月饼,一起畅聊学术、未来发展、遇到的困难乃至感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温暖”。

二十年迎来送往,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

今年是陈建云在复旦任教的第20年,他直言自己在开学前仍会焦虑,“因为两个月没有上课了,会紧张”,但当看到新生青春活泼、渴求知识的面貌时,焦虑感很快就消散了。

201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立90周年,陈建云有了一个新身份——新闻学院副院长,对他来说,这既是一份荣誉,亦是一个挑战。

在学院里,陈建云主要负责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这是“最细、最琐碎、时间要求最强”的工作,招生、教学计划、毕业论文答辩安排等等都在陈建云职责范围之内。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变革,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与其他人文社科专业相比,新闻传播的知识体系不断在变化,因此培养方案几乎5年就要进行大调整。”为此,陈建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征求师生意见,参考其他院校,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幅度修改。

他相信,新的方案“更科学,更适应当下新闻传播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二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新闻学院这个“营盘”,迎来新同学,送走毕业生,春夏秋冬,循环往复,陈建云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教师节,陈建云收到了不少学生的祝福消息和鲜花,在微信群里,学生们排着队祝他节日快乐。

令他尤为欣慰的是,贺才钊给他发来了消息,告诉他自己担任讲师一年以来的教学成果。“我的学生也成为老师,在教师节向我汇报自己当老师的感受,这就是今年最好的礼物。”

制图:段瑞怀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