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是一座丰碑,是一部史诗,是一堂党课。新闻学院组织的新闻陇线实践队7月30日,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瞻仰先烈,坚定理想信念,给思想“补钙”。他们深入学习了红西路军历史,表示将发挥专业优势为传播红色文化贡献力量。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甘肃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说:“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包含“血战高台”英雄群雕、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红五军阵亡烈士公墓、第一展陈馆、第二陈展室、军魂广场及红五军、九军、三十军纪念林等 ,是目前全国展现中国工农红军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的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
走过一张张老照片,通过数字化交互设备,实践队员们跟随西路军的足迹“重走”了一遍西路军跨越黄河,挺进河西的行军道路,对红西路军的历史有了通盘了解。
一把缺了一角的海螺号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这是红西路军老战士符泽攀与战友们一同使用过的海螺号角。1937年1月底,为躲避敌人的突袭,符泽攀隐蔽在高台北山煤矿,与党组织大部队失去了联系,直到高台解放才得以和老战友团聚。1965年,符泽攀主动请求来到烈士陵园工作,“到了烈士陵园,我也算真正归了队”。
“我要长陪牺牲的战友,与忠魂相伴,做他们的守墓人。”在陵园内,符泽攀每日早早地起床,擦亮随身带着的海螺号,迎着朝阳吹响早操号;晚上,再对着烈士公墓和纪念碑吹响熄灯号。1987年1月20日,符泽攀与世长辞,他的家人按照遗愿把这个海螺号捐献给烈士陵园,继续陪伴在此安息的西路军烈士,代替诸位先烈见证新时代的发展变化。 “看着这枚号角,我耳边好像传来了嘹亮庄重的号角声。”实践队员、2022级新闻系本科生朱磊感慨到,队员们的眼眶都有些许湿润。
实践队还调研了张掖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