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面对面”系列主题讲座是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主办的高端学术系列讲座,致力于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植根各学科领域的专业问题,结合其科研经历以及相关行业领域发展现况,带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科研水平,明晰人生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落实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研究生践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树立科学报国志向,202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暨“大师面对面”系列主题讲座第25期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院士做题为《科技造福人类,创新成就伟业》的专题讲座。
活动回顾
9月9日上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联合主办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暨“大师面对面”系列讲座(第25期),邀请陈建峰院士做题为《科技造福人类,创新成就伟业》的专题演讲。陈建峰院士的报告结合科研工作实际,具体生动地阐释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带领广大研究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体会科技创新必将造福人类,必将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引领广大研究生树立科学报国志向。讲座由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主持,思政教师、相关院系研究生新生等500余名师生线下参与。
陈建峰以“为什么要上大学”以及大学生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引入,强调了大学生,尤其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心怀祖国,承担起强国一代的使命和责任。
接着,陈建峰以纳米科技举例,具体阐释了科技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陈建峰自身在超重力反应强化方向上深耕三十余年,率先创建了超重力工业反应器装备,实现了包括“实验辅助+理论模型CFD”的放大技术在内的若干创新关键技术,更是以原创性的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社会进步的生动案例。
现场提问环节,现场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互动。陈建峰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突破、化工材领域的扩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交流结束后,学生代表为陈院士赠送精心准备的手绘纪念品,随后陈院士与许校长及各位师生合影留念。
在讲座的最后,许征对陈建峰院士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陈院士以亲身经历和对科技自立自强论述的深刻理解,为新生研究生带来了一次精彩而生动的专题报告。陈建峰院士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勤奋并坚持,强调科研没有捷径,坚持远比创新更重要;呼吁科研人员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自我驱动的热情。
许征勉励大家牢记陈院士的嘱咐,砥砺前行。勇于瞄准前沿科学问题,乐于在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中找寻创新灵感,将学科前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具有开阔学科视野的新型人才,不断开创人生追求新境界。
观后感:
作为材料学子,我深感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科技造福人类,创新成就伟业”这一专题讲座,我更加明确科技创新给材料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人类解决了众多难题。例如,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使得医疗器械和人工器官等领域得以进步,推动了医疗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发现则为电子设备和能源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科技创新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如何实现大规模、高效的生产以及如何降低成本等问题仍需我们努力探索。陈院士团队开发超重力化学的过程也使我获益匪浅。总之,科技创新对于材料领域的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材料学子,我们应该关注科技发展动态,掌握前沿技术,为实现材料领域的创新做出贡献。
——材料科学系 袁宇航
作为金融学子,这场大师面对面讲座使我获益颇丰。从中,我领悟到经济发展与科技的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金融行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福祉。通过众多实例,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如纳米技术在许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全新的科技产品也触发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的出现则能帮助我们预测市场趋势,优化投资策略。同样,我也理解到科技创新的艰辛和挑战。它需要科研精神的坚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实现科技创新到商业应用的转化,比如陈院士团队所领衔的超重力技术。总的来说,这次讲座让我明白,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挑战,把握机遇,用科技造福人类,创新成就伟业。
——经济学院 白谨瑜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我对“科技造福人类,创新成就伟业”的专题讲座深感兴趣。我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它对人类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改变。例如,仅仅是纳米科技这一个领域便可以辐射到医学、航天、环保、新能源等诸多学科。因此,我们需要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保持理性思考和大胆的创新精神,以确保科技创新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人类。总之,我认为科技创新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关注科技发展动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投身于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汪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