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战略科学家,复旦大学精心绘制人才线路图,力争为顶尖人才搭建更大平台——过去两年,该校对杰出领军人才提供综合支持保障,累计投入经费1.16亿元,并且以“一人一策”方式支持科学家勇闯“无人区”,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基础研究,较快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
论及战略人才培养之道,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直言:“大学需要搭建覆盖教师全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梯,让人才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平顺。”
当前,复旦大学正通过实施“大人才战略”,聚焦人才源头培养和人才蓄水池建设,打造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同时依托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为年轻人创造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
顶尖人才集聚产生的磁吸效应超乎想象
今年以来,位于张江的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创新成果频频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人类表型组计划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在这里,由骨干学者牵头、联合全国多个机构科学家共同开展的中国人群泛基因组研究成果,与国际泛基因组联盟的相关研究几乎同时发表,引起全球科学界广泛关注。
让科学家们感受尤深的,是这里的“联合作战”模式:在研究院,由国内外重量级科学家领衔的这一重量级研究项目,吸引着不同学科背景的中青年骨干人才。给顶尖人才更大平台、鼓励联手攻关,随着多学科、成体系、有组织科研模式的实施,科研人才队伍加速形成“系统扩增效应”。
大平台带来了发展新赛道。一批慕名而来的年轻人在加盟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一段时间后,陆续获评国家和省部级人才称号、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在自身学术发展历程中实现了新的“跃迁”。
一位已在海外获聘教授的中青年学者在确定加盟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时说的一句话,让很多在场的学者印象深刻:“要比待遇,这里可能不是最高的,但在这里,我看到未来生命科学发现新的科研突破点和增长点的可能性。”
顶尖人才集聚,由此形成的磁吸效应同样超乎想象。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由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构成的“一计划两中心”启动不过数年,已吸引一批领军人才加入,不断孵化出新的科研增长点,目前正升级为“一设施两计划五中心”——系统生物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极端天气气候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新药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mRNA国际创新中心、AI for Science研究中心。
打破壁垒,多学科交叉为科学家成长提供更多可能
放眼未来,随着全球步入大科学时代,科研越来越多地强调交叉、合作,而非“单打独斗”。目前,复旦大学几乎所有大科研平台都开启了学科交叉合作;同时,平台之间、研究院之间交流的深入,也产生了更多的科研增长点。
以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为例,有来自数学、神经生物学、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他们通过联合国内外科研和医院临床研究团队,挖掘全维度脑科学数据,解码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
同时,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还“链接”了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多个中心和2018年新成立的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其中,多尺度研究院由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领衔组建并担任名誉院长。
莱维特告诉记者:“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开放在研究院的生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交叉、交流和多样性。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不仅有世界一流的设施环境,还有多学科的基础学科研究团队互相交流、自由探索,成员的学术背景覆盖生物化学、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的实验、理论、计算等不同方向,他们在这里的成长可能性实在太多。”
同样,在复旦江湾校区的交叉科学楼,在材料、信息、物理、光学、微电子等多学科团队,也形成了由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共同组成的科研梯队。目前,这些团队已纷纷加盟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光电研究院等机构,围绕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科研难题开展攻关。
支持从“0”出发的基础研究,年轻人入职就有机会挑大梁
青年人才是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除了加快引进、集聚,更重要的是培育,大学要切实担负起基础人才培养主力军的作用。
据了解,复旦大学“卓越2025”人才培育计划坚持实施多年,不仅给年轻人入职后的“第一桶金”,并按照卓学优秀、卓识杰出、卓越领军、卓著顶尖4个人才成长阶段,结合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给予持续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年轻人入职后,都有机会被纳入该计划并获得支持。此外,学院和各个科研平台也出台了对年轻人的全方位扶持政策。2019年实施“原始创新重点支持计划”和2021年实施的“原创科研个性化支持项目”,支持科研原始创新和前沿技术源头创新的青年科研人员以及从“0”出发的基础研究项目,累计投入金额超过1.8亿元。
大气科学研究院青年学者游庆龙自入职以来,就被纳入学校“卓越2025”人才培育计划。“卓越人才计划给了我在研究生招生以及科研经费上的支持,同时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还帮忙搭建了与资深专家‘一对一’沟通渠道,提升了我在气候和极端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科研水平。”游庆龙告诉记者。
在类脑研究院,既有来自剑桥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包括2014年大脑奖获得者、剑桥大学心理学家特雷弗·罗宾斯,英国国家学术院及英国医学科学院两院院士芭芭拉·萨哈基安,IMAGEN(欧洲遗传影像大脑功能研究数据库)发起人、伦敦国王学院群体神经科学中心主任冈特·舒曼等业界“大牛”,同时,也有不少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年轻人。这两年,类脑研究院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包括丹尼斯·维塔斯弗等一批30岁出头的年轻学者,入职后不久就参与到市级重大专项中,其中不少人如今已在上海安家落户。
类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年轻人入职后就有挑大梁的机会,同时又有首席科学家、领军科学家具体支持和指导,提供成长赛道,这才是真正吸引、留住年轻人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