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上医研究型医院多学科诊疗MDT示范项目系列展示:推行五官头颈部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来源:附属医院、医院管理处发布时间:2023-08-14

为全面提升附属医院临床诊疗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于2022年开始实施 “研究型医院多学科诊疗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示范项目”,通过多学科协作,打造在复杂疾病领域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MDT,助推其成为具有高水平临床诊疗模式、临床人才培养、临床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多学科团队示范基地。

首期共遴选出40个“示范项目”、20个“培育项目”和20个“建设项目”。复旦上医陆续推出MDT示范项目介绍,展现各附属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级、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打破学科界限,创新诊疗标杆,让我们走近第一批MDT示范项目,一同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砥砺前行,接续奋斗!

肿瘤医院:甲状腺肿瘤及头颈部肿瘤MDT诊疗模式的实践与推广

肿瘤医院甲状腺肿瘤及头颈部肿瘤MDT诊疗团队融合了肿瘤医院甲状腺肿瘤、头颈部肿瘤、鼻咽癌三个多学科项目组,核心成员包括来自8个科室的30余位顶尖专家。团队自2005年正式成立,目前在徐汇院区和浦东院区分别开设“头颈部肿瘤多学科讨论”和“晚期甲状腺癌多学科门诊”。在临床层面,MDT团队中的头颈外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甲状腺癌诊治中心,累计牵头或参与了国际/国内20余项临床试验;在科研层面,团队发表了国际上第一个局晚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试验结果,领衔编写了中国首个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科研成果被多个国际指南正面引用。此外,团队于2020年牵头华东地区70余家医疗机构成立了“甲冠东方”甲状腺肿瘤专科联盟,通过大数据协作,远程会诊以及线上线下会议等方式对甲状腺肿瘤和头颈部肿瘤规范化诊疗模式进行推广。

眼耳鼻喉科医院:高度近视手术矫正多学科诊疗项目

中国近视发生率逐年攀升,高度近视易伴发并发性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及致盲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防治已成为国家战略,高度近视手术矫正多学科诊疗项目结合视光学科、玻璃体视网膜学科、白内障学科、青光眼学科、眼表学科等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围绕高度近视相关眼病的筛查、治疗、眼内镜植入术、晶体置换术等临床诊疗工作,进行多学科合作。项目搭建了高度近视多学科联合诊疗平台,领衔眼内镜国内国际临床指南及规范制定,吸纳全国27家协作中心,先后举办6期高度近视联合诊疗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国内学术大会及学习班推广高度近视MDT 经验,已培养全国及亚太SMILE手术医生及技术员逾1000名,ICL手术医生及技术员逾500名,促进中国各级医疗机构眼科多学科团队建设,帮助中国高度近视患者实现光明的全程管理。

眼耳鼻喉科医院:外中耳畸形的功能耳再造多学科诊疗项目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头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听力,属于耳鼻喉科与整形外科共同关注的疑难交叉学科领域。张天宇教授团队历时14年,聚焦外中耳畸形的基础与临床难点,建立完善的功能耳再造多学科系列诊疗规范并推广应用。开展4000余例功能耳再造手术,与影像科、口腔科联合开展耳畸形合并半面短小MDT诊疗。同时成功研制国产植入式骨导助听器并进行临床转化。组织制定耳畸形领域国内、国际共识3项,功能耳再造多学科诊疗方案在欧、美、韩及国内推广应用4000余例;在全国500余家医院的耳鼻喉科、整形外科、产科或新生儿科应用耳模矫正技术4万余例,对本领域发展起到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眼耳鼻喉科医院:复发性鼻咽癌多学科诊疗MDT及全疾病周期管理项目

我国每年有7万余例新发鼻咽癌,同时有3万4千余人因肿瘤复发或放疗后遗症去世。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团队深耕十余年,提出了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的鼻咽癌外科治疗创新体系,包括:率先提出鼻咽癌内镜手术治疗分型“中国方案”;制定颈内动脉分级处理策略,利用DSA术中护航等技术攻克曾经的“手术禁区”,将颈内动脉受到侵犯的晚期患者3年生存率从17.8%提升到72.4%;构建鼻颅底修复技术体系,采用中隔黏膜瓣等修复颅底术腔缺损,提升患者生存率。接受鼻咽癌外科创新体系进行MDT治疗的晚期患者3年生存率(59.3%)明显高于再程放疗(34.7%)。团队牵头撰写了我国首个《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并在国内巡讲,推广鼻咽癌的标准化外科治疗。

实习编辑:严静雯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招生宣传片《选择复旦的120个理...

<>

图说复旦

除了戴口罩,防疫新老“三件套”...

<>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