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优势。
如何绘就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的“融合之道”,为“第一个复旦”建设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障?自“切问近思”大调研开展以来,校领导牵头,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学研工部、教工部、团委等多个部门组成调研组,开展党建思政专题调研。调研组明确难点,找准堵点,深入调研推动党建思政工作守正创新,巩固扩大优势、打造创新品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点线面结合,多形式开展调研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形势任务对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何为?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加强?教师党建思政怎么创新思路?学生党建思政如何走深走实?
为答好上述问题,专题调研组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一线访谈、校外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
4月至今,一项又一项问卷调查井然有序地推进。
面向校内师生群体,调研组完成调研问卷7283份,其中包含本科生滚动问卷2466份,研究生滚动问卷3783份,教师滚动问卷331份,兼职辅导员问卷101份,学生群体文化调研问卷602份。与此同时,调研组面向全校毕业生开展“我为母校献金点子”征集活动并召开专题交流会。师生的心声在一份份问卷中被收集、归拢。
专题调研组召开院系专题座谈会
4月至今,一场又一场专题座谈接连不断地开展。
4月3日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专家研讨座谈会,4月25日召开部分院系二级纪委书记专题座谈会,4月25日围绕“如何绘就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的‘融合之道’”召开院系专题座谈会,5月8日召开纪检监察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纪检监察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5月8日针对校园校区文化建设召开江湾校区座谈会,5月17日召开专职辅导员代表专题座谈会……
在校领导牵头下,调研组面向理论专家、院系党政领导、二级纪委书记、师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学工队伍、学生骨干等各类师生群体,分层分类组织专题座谈研讨会35场。专业的建议在一场场座谈中得到梳理、归纳。
专题调研组走访调研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并开展座谈交流
4月至今,一次又一次走访马不停蹄地进行。
前往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学院、历史学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化学系、物理学系、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奔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新浪总部等,与C9高校展开座谈交流……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走访了近20家院系及研究生培养单位,深度访谈了近百位一线教师,调研了20余家兄弟高校、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校内外的情况在一次次走访中被摸清、掌握。
专题调研组赴北京大学调研学习
“中场线”与“一线”共答,谈经验、提建议
“中场线”是学校党建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关于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院系党委书记和系主任们怀着热忱与使命、结合学科的发展与实际,纷纷向专题调研组分享经验、提出建议。
如何推动基层党支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找准推动中心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
“要优化完善支部设置,把支部建在重大科研攻关团队上、建在核心课程一线教学团队上、建在全国重点实验室上,充分发挥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还要加强与校外‘大院大所’的产教融合、党建联建,用‘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激励党员勇闯科研创新‘无人区’,以党建联建促进业务合作。”对于如何以工科特色党建组织集成电路学科力量、攻克“卡脖子”难题,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陈坚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材料科学系系主任俞燕蕾则表示,材料系党支部党员与专业教研室人员高度重叠,系党委正致力于打造学习研究型党支部,在每月举行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中讨论教研室的学科、教学、科研问题,讨论党员如何在其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践行“科研做到哪里,党建走到哪里”的工作理念,通过支部共建的形式,与重点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为材料科学系服务“四个面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如何促进学生党建思政工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深入融合?
“我们将依托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和教材建设,加强第一课堂建设;以YICGG(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全球治理的实战演练,继续推进第二课堂品牌建设。”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表示。
“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全国学科竞赛,每年组织空天文化节活动,定期邀请行业内顶尖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介绍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参与国家重大型号研制工作,向学生讲述国家航空航天发展史和空天领域英雄楷模的故事。”航空航天系系主任孙刚介绍道。
如何进一步提振广大教职工建设“第一个复旦”的精气神,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对此,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岳娟娟的经验是——系党政班子齐心协力、学术委员会发挥好引领作用、党支部从源头把好人才引进工作关口、搭建好青年人才成长的平台。“教师学有所长、甘于奉献,才能给学生正向引导,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李粤江谈到了“传承”二字。他表示,学院通过举办系列追思活动,讲述“大先生”的教书育人往事,挖掘“大先生”的学术创新历程,引领和感召青年教师传承老一辈的师德师风,为复旦经济学科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把思政元素融入日常工作中,以大家愿意听、喜欢听、容易听的方式表达出来,推动教师真正解决科学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高分子科学系系主任彭慧胜如是说。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希望学校提供集中学习平台,在理论学习和业务指导方面提供帮助,让理论学习指导业务实践。”“除了理论学习外,支持学院多组织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希望加强教师活动的组织,促进老带青,促进海归和本土教师的融合,注重文化的传承。”“希望学校搭建‘学科交叉’交流平台,为跨学科合作创造条件。”
在问卷和访谈中,来自各学科的一线教师也结合自身体会,在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意见建议。
找准着力点,形成“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方案
紧扣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的“融合之道”这一核心问题,专题调研组重点剖析掣肘改革发展的源头性、系统性和根本性问题,经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校内外走访,结合体系、机制、载体方面的共性问题,调研组在加强党建思政工作上找到了三个着力点:
在体系方面,着力加强系统集成,形成高质量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为核心,以条线、平台、项目、队伍间的贯通融合为重点,构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强化工作合力,筑牢党建思政和意识形态工作“承重墙”,提升工作成效。
在机制方面,着力在“实”字上下功夫,以问题为导向、以求实效为目的。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为抓手,扎实开展项目实施,强化统筹协调和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指导,通过校院两级联动强化落实落地。
在载体方面,着力守正创新,根据新形势新特征增强思政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常态,动态掌握思想状况,加强工作专班定期研究分析,在内容、方法、载体上不断创新。
结合三个“着力点”,破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呼之欲出。
下一步,专题调研组将细化完善“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复旦方案。一手抓系统化设计,以“大思政课”善用行动、课程思政提质行动、“大先生”培育行动、高质量党建引领行动、社会实践力行行动、校园文化润心行动、信息技术赋能行动、学生社区增能行动、心理健康关爱行动、思政能力提升行动等十大行动探索健全系统落实的体制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建设。一手抓创新项目,通过推进强国观教育、文化校历、合力工程等重点项目,深入探索新时代育人新思路、思政新品牌、工作新抓手。通过筑牢思政工作和意识形态“承重墙”,促进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融合,培育为强国奋斗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