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长 金力
2023年6月16日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共同见证同学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全校8300多名研究生毕业同学道一声:毕业快乐!祝贺你们!也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指导你们的师长,以及关心支持你们成长的每一位亲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数年前,你们从世界各地走来,成为复旦人,可能不曾意料到会经历如此特殊的求学时光。疫情给大家的学习、科研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你们以自身的确定性战胜了疫情的不确定性,也在同心抗疫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力量。希望你们珍藏这份记忆,踏上社会后继续做温暖有担当的复旦人。过去三年,大家还共同见证了建党百年的伟大荣光,亲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即将奔赴四面八方,真真切切加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祝贺大家,同祖国一起,踏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崭新征途;也祝福大家,在新时代创造属于你们的、新的更大奇迹。
值此临别之际,我有几句话想与大家分享,给未来你们勇攀人生顶峰提供三件制胜法宝:
攀登顶峰,要不忘初心之源。大家是否还记得,来复旦攻读研究生的初心是什么?刚才发言的刘金涛校友说,他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和国家宝贵的科研资源都用在了国家急需的材料开发上。国家所需、人民所盼,这是百年来无数复旦人做出的共同选择,也是“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留给我们的深刻烙印。唯有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之中,扎根人民,攀登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正确的方向。不久前,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入选了全国第二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基地里展示了历代病原人发扬奉献牺牲精神的生动故事,90岁的闻玉梅院士一生和病毒打交道,她说,国家需要的、百姓需要的,我们就做。这就是复旦人向上攀登的初心、源动力,是复旦人攻坚克难的“灵丹妙药”、干事创业的“动力能量”。毕业后,无论从事基层实践,还是继续科研攻关,希望你们都能传承复旦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牢记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为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你们的智慧和力量。
攀登顶峰,要不惧路途之险。大家在复旦的学习不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博士生同学,大多经历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经过一番“折腾”才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求学的道路如此,人生的道路亦如此。曲折前进,向上攀登,有缓有险,没有坦途。面对人生前进路上的“险”与“难”,希望你们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当今社会,新问题、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催生新变革、新机遇、新思维,不学习就意味着退步、甚至被淘汰。毕业后,也要继续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拓宽专业的边界,用学习应对前行路上的新困难、新挑战。希望你们学会适当地做“减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家身边充斥了太多吸引眼球的东西,有些只会干扰前行。一旦锚定目标后,要学会做减法,不受过多旁物影响,专心致志走自己的路,为攀登险峰“减负提速”。希望你们敢于创新勇攀高峰。创新,一种是走入深水区,推陈出新,另一种是走入无人区,颠覆传统。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各位敢于尝试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勇于种自家的果树,持续发力,不断突破自我,延展知识和人生的边界,向着顶峰不断攀登,这样才能欣赏别人无法欣赏到的风景。
攀登顶峰,要不舍同行之伴。独木不成林、一人难为众。微电子学院的朱立远同学说,她热爱的帆船运动“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获取最终的胜利”,同样要想征服高山,也必须依靠通力协作才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高。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中国创造出的一项项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抢占的一个个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个中奥秘就在于团结合作、集智攻关。过去三年全球抗击疫情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人类社会在共同面对亟需破解的难题时,“一指用力”比不上“握指成拳”,“单兵突进”敌不过“协同作战”。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要善于跳出自己的小天地,学会“有组织”地合作行动。所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团结才能形成攀登合力,团结才能共同冲向顶峰。大家要坚信一个好的团队一定是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也一定能将有限力量汇聚为无限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纳尔逊·曼德拉的一句名言:“攀上一座高山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高山等着你去攀登。”人生从来没有所谓的终点线,毕业只不过是漫长旅途中的一座里程碑,未来仍有更多的峭壁险峰等待着大家去翻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希望同学们始终激越情怀,向着人生发展的更高处更险处风雨兼程、勇敢攀登。母校作为坚强后盾,将会永远牵挂你们,守望你们,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