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纸产地的复旦新生收到用开化纸做的录取通知书后,会有怎样的心情?7月17日,复旦大学招生办来到录取通知书所用“开化纸”产地——浙江衢州,和开化纸传统技艺传承人黄宏健共同为丰怡然和姜亦城,这两位“新复旦人”送上录取通知书。
家乡和大学通过这张特别的纸联系在一起,让我对复旦更加亲近
早前,了解到开化纸与复旦的联动,让丰怡然颇为惊喜。看到录取通知书上手写的名字和专业,她也很是喜欢,“家乡和大学通过这张特别的纸联系在一起,让我对复旦更加亲近。”
虽然是开化县人,也曾知晓开化纸的名头,这却是她第一次触摸到开化纸,“就像一页藏书古籍”,她细细地端详着。
毕业于金华市第一中学的她,今年通过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选拔考试(下文简称:“三位一体”综评考试),被复旦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录取。
“在与复旦的老师和黄老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看着录取通知书,丰怡然的思绪好像飘回了参加“三位一体”综评考试的那天。
“在去面试的路上,我都在反复打磨着自我介绍”,紧张的心情从不停默念的嘴巴里溜了出来。在面试时,老师曾让她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眼前的桌子,她觉得自己回答得有些云里雾里,面试后就决定督促自己多去看书,将面试看作一个提醒,“不要在思考规划上惰怠偷懒”。
对思考的重视,是她备考语文时形成的经验。如今,“高考题目更加重视‘教考结合’,我的备考重点也回归到对课本知识内容的深挖上”。以老师的讲授为框架基础,她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解题思路,将题型与题干中的关键词对应,通过提炼、对比、归类,形成出题类型的总结,“万变不离其宗,这样在考场上面对一道不常见的题目,也不会扰乱答题的心态”。
“现在的出题方式越来越‘反套路’”,弄懂真题,也是她的方法之一。为了能更细致地了解、拆解题目,仅2022年的浙江高考语文卷中的阅读题,她就反复做了4、5遍,“备考中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反思,形成自己的思路,而不是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丰怡然说道,这也是她认为自己能够成功考入复旦的原因。
“经济学是以独特的视角去观照这个世界”,因为喜欢用数据来和世界打交道,丰怡然特别钟情于复旦的经济学。得知录取结果后,她在经济学院官网了解了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对自己的未来做下了打算。“未来,想要修读法学双学位或是朝着数理经济方向发展”,经济的模型,法学的案例,是对她心中共存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圆满。
将复旦学医作为第一目标,“培养学习能力比获得高分更重要”
“一直以为录取通知书会是邮寄来,没想到是由复旦的老师和黄老师亲自送来,这是一份特别的礼物”,接过录取通知书时姜亦城说。当天,他的爷爷奶奶、父母和妹妹也一起见证了这个激动的时刻。今年,他被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录取,将由此开启学医之路。
姜亦城的父亲就是一名医生,他自小常看见父亲忙于接诊,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但每次看到被父亲医好的病人时,他也会心生成就,耳濡目染下,让他坚信“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想要学医的种子也被悄悄埋下。复旦的医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多方对比之下,进入高中后,考入复旦成为一名医生,就成了他的第一目标。
为此,他在高中阶段格外努力,尤其是数学。在和大家相同的作业基础上,他都会再用功一些,只要有空就会认真研究出题、解题思路。高考结束后,他发现自己比别人整整多复习了两本,400多页的习题集。
刻苦之下,也让他高三期间的成绩一直在前列保持稳定。说起一直保持稳定的原因,他回忆起,自己其实并非一直如此。高二一次成绩比预期低了很多,他本以为会被同学嘲笑,“但结果并没有”,这件事让他心态发生很大变化,“我意识到自己重视的不应该是成绩,而是对题目的理解、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比获得高分更重要”,此后,姜亦城稳扎稳打,力求学懂弄通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将目光紧盯在成绩上。
高一时,曾有位复旦的学长送给了他一本带有复旦标志性建筑简介的打卡小册子作为礼物,“入校后的第一件事是想拿着小册子,去校园里打卡”,姜亦城说。
当天,两位同学也被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聘为开化纸复旦大学推介官。“很激动,很兴奋”,几乎没有停顿,黄宏健的期待就顺着语气吐露了出来。为了能亲手送达这一纸录取通知书,他早早就做起了准备,虽然没有刻意的装扮,但在出发前也把准备好的聘书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当递上录取通知书时,黄宏健看见了同学一家脸上欣喜的笑容,自己也“倍感开心和荣幸”。回想到刚得知开化纸能够作为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用纸时,黄宏健在感到惊喜的同时也有些紧张,古老的纸张,碰撞上新生学子,奇妙的感觉在他在心中迸发。“开化纸能和复旦结合,是在科技的帮助下让传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期盼着未来有一天,开化纸能够不止在复旦,也不止只让国人知晓。
目前,包含“强基计划”、外语保送和“综合评价”三类批次的录取通知书已相继寄出,后续,其他批次的录取通知书也将陆续寄往全国各地,请同学们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