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上线中国高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与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

作者:殷梦昊 张菲垭摄影:成钊 视频:阿里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3-06-27

6月27日,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在复旦大学正式上线。这台为发现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而建的科研“超级计算机”由复旦大学、阿里云和中国电信共同打造,以先进的公共云模式提供超千卡并行智能计算,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目前,首个基于CFFF平台训练的科学大模型成果已正式发布,45亿参数大模型一天即可训完。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邵广禄,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石燕,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赵健共同启动CFFF智算平台。

为进一步发挥高校、企业各自优势,加速创新链条,实现小切口、强突破、硬联通的发展目标,复旦大学与阿里巴巴、中国电信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紧密、稳定的校企合作新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阿里云智能首席技术官周靖人代表双方签署复旦大学——阿里巴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裘新、金力、王坚、吴金城、陈石燕、王浩、赵健见证。张人禾、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峻代表双方签署复旦大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裘新、金力、邵广禄、吴金城、陈石燕、王浩、赵健见证。

伴随CFFF平台的启动运行,由上海市发改委、教委、科委、经信委等多单位联合指导、复旦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也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全球科研人才发起招募,预期招募超过5000支团队参赛;设置生命科学、大气科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量子化学五大赛道,聚焦优质、前沿的研究方向,加速推动基础研究范式变革,促进科学智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发现、早培育和成果的早转化。

出席仪式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东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复旦大学科研院院长马余刚,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龚勃,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副总经理胡伟良等。王平、邵广禄、王坚、金力先后致辞。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主持活动。

云上传、云上算,真正用好科研算力资源

人工智能是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在“大算力”“大数据” “大知识”融合的全新时代,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作为热点领域之一,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产生划时代意义。

延续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CFFF平台由面向多学科融合创新的AI for Science智能计算集群“切问”一号和面向高精尖研究的专用高性能计算集群“近思”一号两部分组成。

金力表示,AI for Science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策源的利器。复旦大学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基础及优势,充分依托CFFF平台,深入谋划和推进学校AI for Science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加快关键技术的重要突破,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复旦大学浩清教授、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介绍,基于百G高速数据传输网和阿里云全球领先的大规模异构算力融合调度技术、分级存储技术、AI与大数据一体化技术,部署在复旦校内的“近思”一号和托管在1500公里外阿里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的“切问”一号连成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计算机”,复旦四校区的所有实验设备都能高速接入,做到异构算力统一管理,计算任务统一调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科学智能研究与应用需求。

它还拥有国内高校最大规模的多级数据冷热分层存储集群,解决了海量科研数据无法长期备份的痛点,并支持云上高速传输。以往PB级科研数据从复旦校内传到西部数据中心需要两周,如今当天就能完成,真正实现了“东数西算”。

位于“东数西算”节点上的阿里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以公共云模式为复旦校内多学院的多个科研项目提供更高性能、更具弹性、更低成本和更绿色的智能计算服务。漆远表示,有赖于公共云模式,跑在CFFF平台上的项目可享受到超千卡并行的智能算力,千卡并行的有效算力达到行业领先的92%,可拓展性达到万卡,万卡并行有效算力也可达90%。

同时,CFFF平台更加低碳。阿里云绿色数据中心技术结合乌兰察布当地天然的气候优势,CFFF平台可实现年平均PUE小于1.2,每年节省总电力超过2000兆瓦时,节省电费数百万元,年均节碳量达1500吨。

“衷心希望复旦大学以‘切问’一号和‘近思’一号启动为契机,融合知识、算力、算法和数据等核心要素,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攻关、产教融合育人等方面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王平表示。

45亿参数大模型一天训完,更多科学大模型有望落地

据悉,CFFF平台从开始建设的第一天起,就收到了来自复旦不同院系的多种研究需求,不仅涵盖生命科学、大气科学、材料科学领域,也包括金融系统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平台上的云原生与低代码工程化AI开发平台,进一步降低了AI与科研融合的门槛。

赵东元对平台推进AI for Science研究充满期待:“CFFF平台的上线就像我们拥有了一个‘大科学装置’,让做科研如虎添翼。实验科学的数据非常多,如果可以通过文献数据找到设计一种材料的最佳路线,将会省掉很多时间,我们对物质端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

目前,CFFF平台上的第一个科研成果已经诞生。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李昊团队近期发布了45亿参数量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预测效果在公开数据集上首次达到业界公认的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集合平均水平,并将预测速度从原来的小时级缩短到了3秒内。“基于CFFF平台的千卡并行智能计算,这样一个规模的大模型只用一天就完成了训练。传统的计算平台是很难做到的。”李昊说。

“2008年刚创办阿里云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做校招,说起为什么要做云计算,我当时就回答,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用得起超算。因为在大学里,教授也许有科研经费买得起云计算,但不是每个学生都买得起,希望人人都能够用计算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王坚说,15年后的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他期待,阿里云跟复旦大学未来进一步加深产教融合。

“企业与高校应该联手开展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实现双向赋能。”金力表示,复旦希望基于CFFF平台建成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学大模型,例如生命科学大模型、材料科学大模型、大气科学大模型、集成电路大模型等。未来,CFFF平台还将持续扩大其算力规模,并向复旦校外的科研机构、高校、医院、高科技企业等开放。

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启动:7月25日开赛、面向全球人才发起招募

金力,张人禾,赵东元,马余刚,王坚分别启动生命科学、大气科学、材料科学、量子化学、流体力学赛道

当天,面向全球科研人员的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也宣布正式启动,大赛设置生命科学、量子化学等五大赛道,CFFF平台将为参赛队伍提供免费训练算力,并以更普惠的算力长期支持部分科研项目。在AI与科研加速融合的当下,大赛鼓励科研人员探索AI与基础研究深度融合的范式变革。

本次大赛由复旦大学主办,联合了阿里云天池平台、中国电信、中国信通院云大所等优势力量。大赛面向全球开放,拟邀请全球五大洲数千支队伍参赛,选手不限国籍年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均可自由组队,尽其所长。赛程显示,7月25日大赛初赛开启,9月底各赛道分批开启复赛,经过线上赛程遴选出的优秀队伍将在11月进行线下答辩,角逐出最终名次。

大赛设置高达100万元的奖金池,各赛道的优胜选手还将获得复旦大学CFFF平台算力支持、与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及各基础学科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阿里云也将为参赛选手提供了机器学习平台PAI等免费试用等算力产品计算资源,助力选手入围晋级。

科学智能如何影响科技创新?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

随后,首届科学智算高端论坛举行。主旨报告环节,复旦大学特聘教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Michael Levitt以《生物智能、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对科学技术创新的影响》为题作线上报告。他指出,生物、人类和计算机已经形成三位一体的组合,相互促进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

王坚在以《CFFF and computing-driven scientific discovery》为题的报告中回顾了计算驱动科学发现的历程,并指出云计算数据中心成为了互联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FFF平台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科研基础设施,能够成功搭建值得自豪。“CFFF的含义应当是,计算是因为在复旦才创造了未来。”他强调。马余刚主持报告环节。

在以“科学智能新生态与范式新变革”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大数据学院院长冯建峰,周靖人,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梅,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王国豫,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康围绕科学智能的新生态、科学研究范式新变革、如何促进科学智能领域健康发展等展开交流。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姜育刚主持论坛。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国电信及阿里的专家,校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学校职能部处、相关院系及实体运行科研机构负责人及代表,学生代表等。

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