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布袋院士”赵东元又火了。
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发唯一一个“科技功臣奖”,颁给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赵东元,这一奖项是对上海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奖励,含金量很高。
在此前召开的媒体发布会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赵东元刚介绍完自己的研究后,就一路小跑离开了。
这与两年前的一幕如出一辙:2021年11月,赵东元团队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因评选极为严格一度多年空缺。获奖后的赵东元把证书往布袋子里一装,第二天一早就匆匆忙忙赶回了上海,他要给本科生上课。
这次也一样,赵东元要赶回去给本科生上《普通化学》课,“我不能迟到,学生们都等着呢,迟到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了”。
这门“不能迟到”的课,赵东元连续给本科生上了20年。从2003年起,一周两次课,即便出差,他也会尽量连夜赶回这已经成了习惯。
赵东元对学生好,是公认的;赵东元的科研成就,也是公认的。
赵东元说自己是“造孔之人”。他有个“职业病”,看到别人做出了新的化合物总会条件反射地想能不能在上面打个孔?“相当于拿个凿子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
基础研究是“从0到1”,意味着突破和创新。“我就是想做和别人不一样的科学”,赵东元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去探望病人时得知对方韧带断裂需要用一个高分子材料将两处连接让韧带重新生长,他便“异想天开”能否定向连接两个介孔?带孩子玩乐高,他会突发奇想能不能用“积木”搭建出孔洞?他首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模块化组装介孔材料,“不同的是,搭积木用的是手,我需要找到一个力让它们自己发生反应,也就是自组装”。
2001年前后整个业界的介孔材料几乎都局限于无机材料,赵东元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发明更软更轻的有机介孔材料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灵光一闪的背后是太多看不见的求索,此后的研究过程就像在黑箱子里乱撞,“真的是经历老多次失败了”。
终于,在2005年赵东元团队原创性提出有机材料自组装的新设想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国际学术界评价这项研究成果是介孔材料领域“里程碑式”和“先驱”的进展。
时至今日,赵东元多年被列为全球化学和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采用这一实验方法共发表54000余篇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赵东元又动起了脑筋,介孔材料将来是不是也可能应用到衣物上?“将来抹在衣服上,薄薄一层就能隔热还看不出来,零下三十度都不怕!”说起新想法,赵东元兴奋得眼里冒光。
正因为看重创新,赵东元喜欢给学生们上课。“赵老师讲课特别有激情还喜欢跟学生互动,想上他的课的人特别多,每次都得抢。”大一新生谈同学告诉记者,赵老师的课不仅能学到化学知识,还能了解工业应用和前沿技术。在赵东元看来,上课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是传授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如果自己的课能让学生们爱上化学或者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他的愿望就实现了。
很多学生发邮件请教赵东元“到底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进您的实验室工作?”赵东元每次都会回信说“没有别的,我唯一的条件就是你要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