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元葛均波金力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6-14


530日是我国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赵东元提出界面取向组装原理和技术,建立功能介孔材料合成制备体系,在介孔材料功能组装和形貌调控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将基础研究成果推广到石油催化和精细化工等领域,促进了功能介孔材料的发展,不仅完成“从01”的突破,在“从110”领域也多有建树。他提出界面组装化学和功能介孔材料发展新方向,建立功能介孔材料制备合成体系,创造20种以复旦大学命名(FDU)的新型功能介孔材料,激发和引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研究。他创造有序介孔有机高分子和介孔碳材料,被誉为介孔材料领域的“里程碑”。他首创的壳核结构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为缓解石油进口做出重要贡献。最近,他和团队又提出单胶束基元组装新概念,发展基于胶束单元相互作用理论,率先制备刚性介孔液体材料,创制二维功能介孔材料、非连续化超结构,实现功能介孔材料结构、组成、孔径、表面积和敦实密度的精确调控,并将其用于电子信息、能源环境和生物医疗等领域,为国家重点领域发展做出贡献。

葛均波院士长期致力于冠心病等重大心血管疾病关键诊疗技术革新和转化研究。主要成就包括:首次发现心肌桥的血管内超声特征性“半月现象”,使冠脉造影不足5%检出率提高至95%以上,被视为国际通行标准;首创“逆向导丝技术”及系列辅助技术,使CTO这一冠脉介入领域需要攻克的“最后堡垒”手术成功率由原来60%提高到90%以上,已成为三大常规术式之一;国内首创“可降解涂层支架”“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国际原创“As2O3 新型药物支架”,使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由1.2%-1.9%降至0.34%;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式”及微创器械 ValveClamp,打破传统外科手术禁区,实现我国该领域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重要突破;倡导并布局“中国胸痛中心”,推动国家胸痛救治网络建设,推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绿色通道”救治理念 20 年,为胸痛中心建设提供模式借鉴。

金力院士长期研究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人类性状的进化机制,系统解析东亚地区人群的遗传结构及人群迁徙、交流混合、群体扩张和环境适应等进化事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基因-表型-环境三者之间复杂的进化关系。在分子进化、重复片段位点和连锁不平衡等领域,创新性地发展多个理论和方法;在基因组水平深入解析东亚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特征;阐明东亚人群多个性状的适应性变异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揭示疾病的遗传易感性与自然选择密切相关;为研究人类性状的进化机制和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提出多个新思路和新策略,推动进化遗传学和疾病遗传学的发展。近年来,他率先倡议发起并引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智利等国科学家团队推进“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快推动表型组学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领导创办表型组学领域第一本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表型组学》(Phenomics)等。同时,他带领中国团队在人类表型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系列原创性突破,达成三项“全球第一”:建成全球首个跨尺度多维度人类表型精密测量平台并建立全套SOP体系,完成全球首个健康人群表型精密测量千人核心队列,绘制完成全球首版人类表型组导航图。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