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图像社交时代来临!听复旦学者谈非虚构摄影与文化想像

作者:许文嫣摄影:戚心茹、刘畅、罗鹏飞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3-05-29

摄影不仅是一种术,其背后还有一门道。5月29日下午,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第二十五场学术报告会在相辉堂南堂举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原主讲人顾铮因身体抱恙无法到现场作报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副教授李华强延续“摄影”这个主题,带来题为“非虚构摄影与文化想像”的报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主持报告会。

图像社交时代:图像成为媒介的中心

“建校98周年时,我进入复旦大学,到今年整整20年,这是一段不断成长的过程。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摄影。”李华强在开场时笑谈道。

摄影在今天越来越普及、变得日常化,每天的日子几乎都跟摄影离不开。那么,我们在进行拍摄时,跟我们真正对摄影艺术的理解,中间有没有一个距离?带着这个话题,李华强以荷赛获奖作品为案例,讲起摄影与非虚构摄影。

当下的图像社交时代,人们使用社交媒体时基本是围绕着图像在操作:拍照片、发照片、P照片……与此同时,人们对视觉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是“浏览者”,然后才是“阅读者”。

要理解视觉传播的本质,就要理解文字和图像几个世纪的“纠缠”。在过去,文字象征着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被看作智性活动的最高形式;图像则更多诉诸人的感性意识和直观经验,被认为是低于文字的次等形式。而如今,文字和图像的地位经历了反转。正如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指出的,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图像成为建构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语法。

李华强引用顾铮的观点指出,现今世界上有两种生活,一种是人间生活,一种是屏间生活,两种生活是平行并交织在一起。从人间生活到屏间生活,人们的观看方式、观看特征都发生巨大变化。

一方面,从电视到电脑再到手机,观看主体和观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消失。本雅明谓之为“外科医生”的操作,图像不再如“巫医”一般与我们保持距离,而是直接进入到我们的体内“做手术”。AR、VR的出现,则是让我们直接进入到它的体内,被图像所包围。另一方面,经过互联网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平台上逐步形成了基于“晒”与“看”的围观结构,这种结构重新组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让虚拟和现实的区分变得更加困难。

非虚构摄影:日常生活的真实呈现

新媒体时代,图像生产有三种方式:以绘画与艺术为代表的手工生产、以摄影与摄像为代表的机械复制、以PS、CG、AR、VR为代表的合成图像。这三种方式的背后分别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论、本雅明提出的复制论、鲍德里亚提出的拟像论的逻辑。

目前,国际摄影界有两个热词:虚构摄影与非虚构摄影。它们究竟是什么?

“虚构与非虚构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概念,而是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的。吉加·维尔托夫执导的《持摄影机的人》就探讨了非虚构摄影的题材。”李华强介绍道。

非虚构这个概念,从媒介来看,它还是从文学领域借鉴过来的。简单来说,非虚构就是日常生活中真实地发生的事实。虚构摄影是与非虚构摄影相对而言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受到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中的虚构性写作与非虚构性写作的影响。

依照传统社会纪实摄影、新纪实摄影、非虚构摄影的发展脉络,李华强分别对三者做了介绍。谈及非虚构摄影的创作时,他认为,非虚构摄影应有持续性、历史感、文献性。“首先,非虚构摄影需要持续去拍,不能一次拍完,也不能每天拍不同的碎片化的东西。其次,非虚构摄影需要有历史感知,能为未来的观众创造意义。再次,非虚构摄影需要文献感,能为社会史的研究提供材料。”

文化想像:图像的可见与不可见

可见的图像,就是图像的全部吗?

为介绍图像的可见与不可见,李华强讲述了柏拉图提出的“洞穴理论”:被困在洞穴里的人,只能看到外面世界的光亮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子。囚徒会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对于囚徒来说,影子是可见的,外面世界的光亮是不可见的。

对于今天的互联网用户来说,视觉内容同样存在可见与不可见。在李华强看来,身处后真相时代,真实与否并不居于首要考虑地位,许多用户只想看到想看的内容,而不是说想看到真实的内容。

受众如何认知视觉信息,对视觉传播及说服效果至关重要。图像社交时代,对视觉素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谁创造了这些信息?使用了怎样的技巧吸引受众的注意?受众对这些信息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态度?围绕图像阅读的几大核心问题,他强调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最后,李华强以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为报告画上了句点,“现代生活就发生在荧屏上。……在这个图像的漩涡里,观看远胜于相信。这绝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正是日常生活本身。”

主讲人介绍

李华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副教授,学术研究领域包括:视觉文化、图像传播、艺术史。任历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学院奖全国赛区评委;曾从事艺术创作、平面设计、纪录片导演等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和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际交流。

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