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金力讲授专题党课:发挥基础研究“两个主力军”作用,为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打头阵当尖兵

作者:殷梦昊摄影:成钊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3-05-2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发挥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两个主力军作用,这也是今天这堂党课的主题。”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点明主旨。

5月27日是复旦大学118周年校庆日,学术校庆的浓厚氛围与主题教育的学习热潮在相辉堂南堂汇聚。金力以《发挥基础研究“两个主力军”作用 为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打头阵当尖兵》为题,紧扣建设世界一流人才队伍和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能级两个核心关键、结合学校“切问近思”大调研和“融入上海”大走访,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又深刻的专题党课。

金力指出,从全球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来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础研究是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是“源动力”“元实力”。复旦以基础研究见长,服务现代化国家建设,就要把基础研究做到世界顶尖、服务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就要对标世界顶尖水平培养人才、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在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新征程上打头阵、当尖兵,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把建设世界一流人才队伍,放在最核心位置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基础研究的发展与竞争,归根到底靠高水平人才。

上海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把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作为人才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努力在人才强国雁阵格局中发挥头雁效应,彰显国际化人才导向,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聚焦重点产业和基础研究领域,造就战略人才力量。

大学能为上海带来什么?上海能为大学带来什么?“大学与城市、复旦与上海,理应双向奔赴。”金力说,学校切问“城之要者”,积极实施“大人才战略”,主动服务融入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任务,找准契合点,善用上海优势,充分依托上海各类政策和平台引育人才,力争成为上海向全球引才引智的重要窗口、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源头、人才政策改革的重要场景。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一流导向,聚力引进顶尖人才,实施顶尖人才引进工程,构建以才识才、以才荐才、以才引才的“多方寻才”新机制;助推人才培养,汇聚国际顶尖智力,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参与授课、联合指导研究生,强化学校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为拔尖学生接触学术前沿、树立学术志趣、提高学术能力创造条件。

觅优秀人才而育之。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求,高质量完成各类人才计划,建设以战略人才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发现好人才就支持,开展校内人才自主培育,实施“战略人才培育计划”,赋予二级单位更大的培育自主权,实施个性化支持和培育。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努力把握拔尖人才培养规律,探索超常规、长链条的未来顶尖人才培养模式;厚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沃土,提升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能力,推动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将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全力做好“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工作。

深化人才发展改革。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创新规律,探索更有利于人才发展、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改革评价指挥棒,坚持破立相济,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为科研人员松绑,健全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非共识项目评价机制、科研人员专心保障机制。

把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能级,作为最核心任务

“没有基础研究,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复旦大学以基础研究见长,要建设世界顶尖大学,首先我们的基础学科要成为世界顶尖的基础学科。”金力强调,强化创新策源是“第一个复旦”建设的第一动力,要充分发挥原创引领、要素聚合、平台带动、服务辐射的创新策源功能,培育壮大战略科研力量。

构建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坚持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围绕重大任务需求组织“大科学”研究,完善问题聚焦、任务耦合、路径协同、成果集成的联合攻关机制。另一方面,引导、激励和保障科研人员敢于善于自由探索,立足科学的无尽前沿,在无人区、交叉点静心“种好自己的果树”,而不是光摘“别人树上剩下的果子”;建立校级基础研究支持体系,统筹政府、学校、基金会、企业捐赠等多渠道资源,持续稳定支持具有探索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产出更多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成果。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动对接国家实验室建设,承担攻关科研任务,组建国家实验室基地,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主动对接上海积极打造国际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创新高地的重点任务,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和青浦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构建创新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打造新工科建设的强劲引擎。

涵养学科交叉开放生态。以20个一流学科为牵引,推进交叉融合,凝练培优领域、争取重大原创成果,打造一流学科方阵;探索融合创新长效机制,建设20个学科学术发展中心,优化学科治理机制;坚持开放合作,更积极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牵头人类表型组等国际大科学计划;设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打通人才旋转门。

推动科研创新范式变革。聚焦AI for Science范式和“开放科学”转型,大力推进工具软件迭代、方法算法革新、模型标准建构和高端仪器装备研制等基础性研究,积极建设大科学装置、大数据平台、检测分析平台等基础性设施;抓紧部署算力跻身世界最前列的超算集群,积极发起建设上海AI for Science中心。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校主管领导负责、各部门分工合作的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修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度,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使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无后顾之忧,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级和校地协同能力;构建校内外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以创新成果为纽带,吸引优质资源,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立科创母基金,难题共答、平台共建、资源共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金力最后强调,近期,全校围绕创新强国使命实施“切问近思”大调研和“融入上海”大走访,作为主题教育实践载体。我们将全力落实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全面融入上海现代化发展、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政领导、党委常委,上海医学院党政领导,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处级干部,在校师生代表等参加党课。校常务副校长许征主持党课。本次党课除设主会场相辉堂南堂外,同时在枫林校区康泉图书馆设立分会场,另外,附属医院通过校内视频转播的方式线上集中参加。

制图:何汐橦 实习编辑:马蔚佳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