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复旦大学获一等奖总数创历史新高

赵东元获科技功臣奖,张文宏获特等奖

作者:殷梦昊、张菲垭摄影:薛志明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科研院基地建设与成果管理处、医学科研处发布时间:2023-05-26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日召开,复旦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26项(人)。

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该奖项被誉为上海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奖励。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领衔完成的项目“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特等奖。

此外,我校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3项,总数创历史新高,包括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获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

一起来看获奖名单吧!

祝贺这些复旦人!

获奖荣誉背后是怎样的项目成果?

一起看看吧!

科技功臣奖

赵东元 

“这对我来说是个很高的个人荣誉,也意味着得到了科技界同行的认可。”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赵东元表示非常荣幸。

介孔材料在能源、健康、信息、环境、安全等领域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1998年来复旦工作至今,赵东元聚焦功能介孔材料研究,不仅提出多种合成策略,实现了无机介孔材料定向合成,还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合成介孔高分子和介孔碳材料的新思想,开拓了有机介孔材料新方向,为介孔材料领域的开拓、发展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的发现需要超出寻常的思维。我一直想在实验室里创造出世界上此前没有的介孔材料,提出一系列新的策略、方法和思想。”赵东元自称“造孔之人”,科研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热爱。平时,总能在实验室里看到他专注的身影。在那里,他常常“拿个凿子”,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只为实现一些看似“异想天开”的创想。

尽管从事基础研究,赵东元也非常重视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我国石油利用率不高、渣油处理能力有限的现状,他带领团队创制了多级有序核壳结构微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大大提升石油利用效率。现在,这项成果已在齐鲁石化重油转化装置上投入应用,稳定运行5年。与国外UOP催化剂相比,这一方法在中间馏分油收率提高了1.5%。

回望从一名年轻科研人员成长为知名科学家的过程,赵东元曾说,他的成果都与复旦的环境息息相关,这里宽松的科研氛围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培养了他。也因此,他带领团队发明的19种新型功能介孔材料,均以复旦大学(FDU)命名。

科学精神,薪火相传。赵东元深耕科研不忘教学育人,20余年坚守教学一线,为本科生主讲《普通化学》基础课程,更为国内外学术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期待着,与更多年轻人一道,推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创制中国牌号的新一代催化材料,引领国际介孔材料领域的发展。

科学技术普及奖 特等奖

张文宏、阮巧玲、王新宇、周晛、孙峰、刘其会、李珺、周琛溢、李仲华、魏岚、艾静文、徐斌、虞胜镭、汪婷、萧烈、浦永兰、李穆、金嘉琳、毛日成、张继明、邵凌云、陈澍、陈嘉臻、李发红、喻一奇、赵华真、张冰琰、鱼康康、张昊澄、李杨

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

面对突发性新发传染病,保持沉默还是开展沟通?这个疫情初期的难题,如今,答案不言自明。

“过去三年,我们坚持科学抗疫,今后还会继续。”张文宏强调,科学始终是抗疫的核心,“尽管我们积累了许多抗疫经验,但最终解开疫情之谜的其实只有科学。”

三年多来,张文宏团队紧跟疫情重点热点,在科室官方公众号“华山感染”上第一时间发布科普推文,基于科学视角,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化解未知和恐惧。疫情期间,“华山感染”推文篇篇是爆款,点击量几乎都是“10万+”,有的甚至达到1500万。

“我们医疗工作者不仅是在一线看病,更要跟民众站在一起。”张文宏认为,大科普纯粹从民众需求出发,回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做大科普,声音一定会传得更远,更能打动人心,但这也要求我们及时回应和互动,让真理跑在谣言前面。”

“医生有多重要,我们的护理姐妹们就有多重要”“闷在家里,把病毒闷死”……在科普过程中,许多人也被金句频出、风趣幽默的“张爸”迅速“圈粉”。分享经验时,张文宏笑言,自己许多金句的传播,其实更多得益于媒体的总结提炼,更重要的是,做科普不能为了金句而金句,而是“既要有科学思想,也要有人文内涵”。

作为新冠肺炎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的时间是以秒计算的。在他身后,还有一支极具战斗力的科普团队。团队绝大部分成员都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白天抗疫救治病人,晚上利用个人时间撰写科普文章。而这些内容会经过一轮轮严格审核才会发布——这时,往往已是凌晨。团队成员阮巧玲说,大家常常利用通勤时间对推文内容和排版进行把关。“我们是自发性聚起来的一群人,但都有热情、有干劲。”

2019年以来,团队出版新冠及传染病科普图书,以公益和销售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发行量逾140万册。其中《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被翻译为18个语种出版,图书衍生的漫画、动画、音频等多媒体辐射广泛,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平台转发,传播效应指数级放大。

“在做科普的同时,也是在做科学。”张文宏说。团队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关于新冠的专业书籍《以2019冠状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这本专著也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让国际听到中国抗疫声音,版税也被团队全部捐出。

前不久,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和新冠病毒彻底告别。对张文宏团队而言,开展更专业、广泛、直抵人心的科普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李洪全 

流形上调和分析及相关一些问题的研究

调和分析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微分几何以及线性偏微分方程等数学分支的发展,在黎曼流形、李群等流形背景下研究调和分析问题,即流形上的调和分析,成为现代调和分析的中心内容之一。

项目完成人长期专注于热半群梯度估计及热核渐近与精细估计、Hardy-Littlewood极大函数、黎茨变换等基本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深远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研究成果引发了系列后续研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受到了不同领域国际著名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被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M.Hairer与陶哲轩、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A.Hassell,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大会邀请报告人如L.Ambrosio与A.Naor,Bakry-Emery 曲率提出者之一的D.Bakry等人反复引用或应用。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彭瑞、张童、谭世勇、徐海超、封东来

铁硒/氧化物界面超导的调控与机理研究

项目在国内率先建成氧化物分子束外延与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真空互联系统,建立了原子层精度界面设计与原位电子结构研究结合的创新研究方法。围绕铁硒/氧化物界面超导机理与配对温度提升的科技前沿问题,实验揭示了超导的关键特征,发现其简单s波的配对形式;实现对界面各自由度的逐一调控,厘清了界面超导提升的机理是界面电声子耦合与电子关联的协同作用;主动设计界面提升超导配对温度至75K,建立了界面调控提升超导的有效途径,打破了铁基超导的配对温度纪录。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高温超导、关联电子体系等领域发展。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彭慧胜、王忠胜、陈涛、孙雪梅、陈培宁

基于取向纳米结构的高性能纤维太阳能电池



项目建立了新型纤维太阳能电池模型,在高曲率光阳极表面设计径向取向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管阵列,揭示了径向取向纳米结构促进光生载流子高效收集的机制;将一维和二维导电纳米材料取向共组装创制出复合纤维对电极,发现了轴向取向纳米结构促进电荷快速传输的规律;通过螺旋加捻和同轴缠绕等方法创建稳定电极界面,构建出纤维染料敏化、聚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反复弯折、扭曲、打结等复杂形变下保持稳定。通过材料模块化设计,实现了纤维太阳能电池与其他纤维器件的高效集成。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张凡、李晓民、凡勇

稀土近红外发光探针可控合成、性能调控及生物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针对活体深组织成像受生物组织吸收和散射影响的巨大挑战,提出了单原子层连续生长法,实现了稀土近红外探针的核壳结构在亚纳米尺度上的精确调控,显著提升了稀土近红外探针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稀土发光离子掺杂的纳米壳层能量迁移调控机理,实现了一系列不同发射波长的近红外第二窗口荧光探针,显著提高了活体光学成像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检测灵敏度。提出了近红外第二窗口荧光寿命活体多重成像技术,解决了活体深组织内多指标定量检测的学术难题,为活体精准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徐丰、王海鹏、金亚秋、刘鹏、王峰

雷达散射成像目标智能识别信息感知理论与方法

项目针对雷达图像智能解译与目标识别重大需求,发展了“散射-成像-识别智能感知信息链”特色的理论方法。构建流体-电磁-信号多物理耦合的海面动态目标散射成像精确模型,厘清动态海面目标的六自由度运动散射成像机制,揭示海面目标成像畸变机理;提出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因子分解的广义数学问题,统一了三类经典问题,实现极化特征与空间分布多域联合分解;提出复数域卷积神经网络,发展对复数域雷达图像地表分类解译方法,实现高精度地物分类;提出全程卷积网络架构,发展检测、鉴别与识别一体的全流程端到端自动目标识别算法。研究成果在国家安全与航天等领域得到应用。

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任俊彦、王宗民、叶凡、王勇、李宁、张铁良、许俊、孔瀛、李巍、彭新芒、陈迟晓、谭博、马顺利、王金豪、刘福海

千兆采样率高速高可靠ADC/DAC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项目针对航天装备和电子仪器领域要求模数与数模转换器(ADC/DAC)芯片兼顾高采样率、大信号带宽、高转换精度、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技术难点,发明了针对时间交织架构的通道间采样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突破了ADC/DAC实现千兆采样率的设计瓶颈;发明了基于悬浮深阱的CMOS采样电路,显著降低了寄生电容和晶体管电阻随信号的波动,同时实现了大带宽与高线性采样;发明了基于“分裂-共享”运算放大器机制的流水线ADC复合型前端,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克服了孔径误差与记忆效应;发明了高稳定性设计与芯片加固技术,以适应恶劣的宇航应用环境。项目获发明专利42项,高速高精度ADC/DAC产品在北斗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等航天工程和激光雷达、高速示波器等电子仪器中得到持续、批量的应用。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吴俊、王睿、胡蝶、谭小彬、徐跃东、王玮、谭彬、赵进、刘典、王明辉、张洋、万晓兰、夏添、任国丽、王敏

虚拟现实(VR)的云边端协同视频传输关键技术及应用

虚拟现实(VR)是“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元宇宙的核心技术。项目聚焦现有网络无法满足VR的大计算量、大数据量、低延时、高可靠等需求,极大限制了VR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中的应用的难题,围绕VR的云边端协同计算与缓存、VR视频边端协同组播技、VR的软件定义异构融合传输交换技术、和面向VR的场景感知编码技术四个方面展开技术攻关,实现了具备场景感知能力的高谱效VR传输技术,构筑云边端协同的网络架构,解决VR传输的技术瓶颈问题。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60项,参与编撰2部标准,发表论文96篇。成果在新华三等企业实现规模应用,保障了珠海航展等大型活动。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阚海斌、甘露、刘百祥、彭凌祺、金玲飞

基于区块链与属性密码的数据存证、确权、共享交换技术及应用

服务于数字经济,支持数据要素流通,需要确保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针对数据流通过程中存证、确权、溯源、监管、共享问题,设计了基于区块链与属性密码的权限管理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版权保护系统。将区块链和属性密码融合,构建去弱中心的细粒度权限管理模型;研发链外HASH锁生成的闪电DNA技术,较快速实现链下存储与链上验证,隐私计算区块数据嵌入技术,支持海量存储追踪溯源的数据摘要管理体系。本项目所开发的原本区块链版权保护系统可以方便地对知识产权进行登记确权,用户可以直接在链上查询购买版权,可以自动地监测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为多家媒体提供版权保护服务,该产品在国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阚海东、陈仁杰、周脉耕、蔡婧、殷鹏、赵卓慧、刘聪、孟夏、李慧楚、牛越、赵昂、林之靖、石晶金

大气颗粒物的健康危害、致病机制和个体干预

项目完成了覆盖全球652个城市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首次建立了具有全球代表性的大气颗粒物与居民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成果应用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指南》。发现颗粒物可激活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引起神经内分泌活动和代谢改变;识别了颗粒物引起人体心肺系统损伤的多条分子机制,评估了表观遗传在其中的介导作用。开展了个体干预研究,提供了空气净化器、口罩、鱼油可有效降低颗粒物心肺危害的循证医学证据。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周文浩、王晓川、赵正言、杨琳、仇子龙、杨振纲、周青、卢宇蓝、董欣然、吴冰冰、王慧君、孙金峤、胡黎园、曹云、熊曼

新生儿罕见病精准干预策略建立与推广应用

项目建立了我国新生儿罕见病一整套可推广的行之有效的精准诊疗中国方案,研发了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根本上变革了现有的经验性决策困境。本项目针对新生儿遗传性罕见病的致病性遗传变异快速分析问题,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表型-基因型共享数据库,通过完整的数据分析和解读流程的更新迭代,大幅度提升新生儿遗传罕见病的快速精准诊断。建立了大型新生儿罕见病队列,涵盖各个系统,按照“大队列构建,亚队列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已完整展现新生儿罕见病的总体疾病谱及表型基因型特征,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构建新生儿基因组计划这个全球最大规模的新生儿罕见病救治联盟体系,在覆盖全国所有省市的80家综合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的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已救治新生儿罕见病超过十万例。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许剑民、樊嘉、吴兆文、钟芸诗、任黎、何国栋、韦烨、冯青阳、汤文涛、朱德祥、常文举、周波、王晓颖、王健、崔越宏

规范化的结直肠癌全程诊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项目从结直肠癌早诊早治、微创外科、复发转移防治着手,创建规范化的全程诊疗体系,显著提升诊疗水平:首创血液5-羟甲基胞嘧啶早诊技术;改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癌;率先开展腹腔镜、机器人微创手术,创新多种术式、标准和围手术期管理方案;首创术中门静脉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率先开展贝伐珠单抗+化疗用于肝转移转化治疗;首创多基因模型预测西妥昔单抗疗效。总体5年生存率达71.4%。牵头制定首部肝转移诊疗中国指南、国际专家共识和机器人手术中国专家共识。推广至全国100余家三甲医院20万患者。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卢奕、竺向佳、何雯雯、张可可、唐雅婷、季樱红、杨晋、孟佳琪、杜钰、齐姣、李丹、缪爱珠、隗菱、张英蕾、张少华

高度近视白内障精准治疗技术与应用

高度近视白内障是一种常见高致盲风险的近视并发症,影响我国超六千万黄金工作年龄人群,防控形势严峻。其不仅发病率高、机制不明,且治疗难度大、疗效差、并发症多。项目建立了高度近视白内障专病数据样本库,全面、深入阐明其发病机制;设计精准人工智能辅助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并实现成果转化;创建精准手术体系,显著提升术后视力,降低对戴镜的依赖;最终使患者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视功能,延长工作寿命。代表成果写入美国白内障临床指南及国际权威眼科教材;第一完成人被Expertscape机构排名全球白内障专家第2名(总计35407位),大力推动了我国防盲事业发展。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李华伟、聂国辉、李文妍、吴沛霞、屈寅弘、王武庆、戴春富、姜涛、罗旭

耳源性眩晕精确诊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

项目瞄准眼动高清采集与精准分析核心技术,结合三维空间精确定位、定速前庭刺激策略,实现了耳源性眩晕的精确诊疗;研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诊断仪”等设备并成功量产,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牵头系列高质量临床研究,建立了梅尼埃病“客观可视化的诊断标准”“微创鼓室内注射治疗策略”“疗效动态监测和功能评价机制”,使眩晕控制率达到90%,大量患者免除了手术;形成了6项诊疗指南及共识。研发了集智能诊断、随访、康复、科普为一体的“复旦眩晕AI工作站”公益平台,实现疾病初筛、就医精准匹配、在线康复和远程督导,推动眩晕疾病诊疗的智慧化进程,已服务上万名患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制图:贾颖月实习编辑:苏尧祎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