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治校究竟应该如何,师生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通过‘上上下下’的互动,让‘问题’下去接地气,让‘办法’上来聚众智。”在4月17日复旦大学党委常委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班子成员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如何回应“师生之呼”,解决一批师生员工关心的具体问题,既是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切实服务广大师生的应有之义,也是回答好“复旦八问”答卷的重要篇章。
学校“切问近思”大调研解决师生急难愁盼专题组坚持师生为本、实事求是,充分运用“师生有所呼,学校必有应”的工作机制,锚定群众所忧所呼的“坐标系”,列明化解急难愁盼的“任务书”,绘就持续温暖人心的“路线图”。
一场特别考试 找准师生所呼
广大师生的所呼所想是什么?只有找准了急难愁盼的“的”,才能射准惠民暖心的“矢”。
4月6日,全校二级单位分党委书记围坐在光华楼30楼的会议室,他们都收到了裘新书记的一道特殊“微信考题”。
“请对标中央要求、站在学校党委层面,贡献一条学校为师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建议。”
随后两周时间里,42位分党委书记站在事关学校和本单位师生利益、惠及广大群众的高度,跳出本学科、本领域的“一亩三分地”、突破一时一刻的“蔽目浮云”,通过班子专题研讨、深入师生群众,研提了数十项值得学校层面深入关注和系统研究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学校党委找准师生心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痒点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通过二级分党委听“真声音”的同时,专题组还将目光放宽到校内各类意见征集渠道上,分层分类、系统梳理了往年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前征求的意见和教代会代表提出的建议,汇总了校长信箱、“旦问无妨”小程序等师生群众反映的问题。
“建议集中力量解决数据库打通共享问题,进一步实现‘一网通办’”“希望进一步提升校医院服务能级”“多为教职工子女提供课外服务资源”“建议为学生多提供一些打印服务点”……一系列师生关注的问题被发现、被锁定。
在各方面收集到的问题基础上,专题组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调研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急难愁盼的具体诉求。一张包含四大“急难愁盼”任务和八个“马上办”项目的民生清单愈发明晰。
“三卡一设施” 解师生急难愁盼
校园民生无小事,民生问题无易事。学校的公共服务、教职工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既是事关师生群众利益的“聚焦点”,也是急难愁盼问题的“高发点”。四大“急难愁盼”项目就是针对这些裉节掣肘,推出“三卡一设施”,即“门禁卡”(急)、“学籍卡”(难)、“医疗卡”(愁)、校园设施(盼)四大任务,力争在主题教育期间取得让师生满意的阶段性成果,形成机制性、长效化的工作路径。
目前学校拥有6家直属附属、1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共3万余名医护员工,能够无阻的进出校园、吃上学校食堂的可口饭菜、享受校园的公共资源是医疗战线复旦人的急切愿望。
“门禁卡”项目将面向18家附属医院员工优化进校权限,并探索逐步开放四校区食堂就餐、停车位预约、图书馆借阅、体育馆锻炼等校内公共资源,进一步加强学校与附属医院互联互通,打造更广大的复旦同心圆。
针对教职工子女日益增长的基础教育需求和学校有限的基础教育配套资源,要如何稳盘扩容,形成复旦基础教育的品牌辐射?
“学籍卡”项目拟推动学校基础教育进一步提质增效,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也为教职工全身心地投入“第一个复旦”建设解除后顾之忧。
医疗保障是减轻教职工负担、增强教职工获得感的重要事项,根据前期师生调研反馈的需求,“医疗卡”项目计划按照“分级诊疗,精准施治,保障重症,尊老护幼”的原则,逐步探索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着力改善学校教职工的就医体验、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
八个“马上办” 便捷师生你我
衣食住行虽平常,但师生感受却不一般。专题组系统梳理师生所盼,形成了校园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工作方案,将在主题教育期间集中力量、系统攻坚,坚持“立行可见马上办、系统集成抓紧办、统筹协调推进办”,梯次推进短期、近期和中长期校园基础设施改善:在四校区增设一系列便民基础设施;系统整合会场、住宿、停车等校内资源;完善师生期盼已久的部分校内体育运动和文化艺术场馆设施……
在集全校之力攻坚四大“急难愁盼”项目的同时,“师生数据一表通、校情News Letter、医学院线上通、创新融空间、合同示范文本库、出行无忧宝、党建联建立交桥、复二代小课堂”等八个“马上办”民生实事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专题组抽调精兵强将形成工作专班,努力让实事项目的“计划表”转化为“实景图”,以真真切切的校园面貌改变,为广大师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提升。
民之所盼,学校所向。下一步,学校党委将进一步发扬“切问近思”的校训精神,细化“4+8”项目任务书,研究破题之策,推进实干行动,用一个接一个项目的落地、一件接一件实事的办成让主题教育的成果实打实、摸得着,让师生向往的“美好复旦”成为主题教育的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