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国际中文教育是怎样炼成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望道语言文化讲坛”开讲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发布时间:2023-05-25

5月23日下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望道语言文化讲坛”拉开帷幕。该讲坛以“望道”命名,旨在纪念老校长陈望道先生在语言文化领域的重要贡献,弘扬为真理上下求索的望道精神,激励国交人踔厉奋发,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讲坛第一讲邀请了学院教授陈光磊主讲“复旦国际中文教育是怎样炼成的”。陈光磊师从陈望道先生,曾任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中国修辞》编委会主任,历任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部主任、教学督导,复旦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修辞学习》主编。报告会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罗剑波主持,学院师生60余人参加。本次报告会也是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陈光磊回顾了70多年来复旦人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学科建设所作的奋斗与贡献,结合自己深耕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三十余年的经历,梳理了复旦国际中文教育的形成脉络与发展历程。1987年,复旦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集留学生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专门学院,开展“细化级次,逐层递进,纵横配套”的对外汉语教学,被业界称为“复旦模式”,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裕树先生主编的《今日汉语》系列教材成为国家汉办向世界推荐的首批对外汉语教材。吴中伟教授主编的《当代中文》系列教材一版再版,并发行了英文版、法文版、俄文版等多语种版本。“复旦模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留学生人才,如俄罗斯留学生杰昵斯曾担任本国国家元首普京的汉语翻译,西班牙留学生托马斯曾连续两年获得ISC国际研究会优秀论文奖。

跟随陈光磊的娓娓道来,师生们重温了一代代国交人创造的历史辉煌。展望未来,陈光磊语重心长地表示,耕耘国际中文教育,要注重作为国家民族的事业与作为二语教学学科的结合、注重师生关系的和合、注重教学相长、注重语言与文化的融通、注重教学与科研的配置等。他鼓励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者要践行复旦的学术传统,致力于学术创新,用心续写新的华章。

罗剑波在总结中指出,陈光磊教授的报告从历史维度展开叙事,梳理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演进和学院留学生培养等重要问题,非常有启发意义和激励作用。他表示,望道语言文化讲坛将邀请更多的名家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打造学术交流品牌,营造学术文化氛围,助力学院未来事业发展。

制图:实习编辑:孙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