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中宣部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和有关地方媒体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第一批次采访首站为上海。
基础研究的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202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营造鼓励潜心研究、长期攻关的科研环境,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升上海基础研究能级,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基础研究特区”,“特”在哪里?在沪采访期间,记者们走进复旦大学,探访发生在这里的基础研究“特区样本”。
01 种好自己的“果树”,“选好人、选好问题”
原始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实现全面超越,就要在自己家的院子种自己的树,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结出自己的果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介绍,202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选择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团队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引导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前沿探索。特区享有科研自主权,机构可以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
宋扬说,基础研究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人,需要一批高素质、有情怀的青年人攀登科学险峰。因此,遴选一批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的优秀青年人才是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产出的关键所在,也是“特区计划”的重中之重。
“特区计划启动后,我校的支持对象是45岁以下、需要大力支持的青年科研人员。首批17个项目获得资助,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为37岁。”复旦大学科研院基础研究处处长王浩说,“去年底,我们启动了第二批项目申报,针对交叉类项目新增了双负责人制这一支持模式,鼓励不同学科方向的青年科研人员深入合作,开拓科学前沿。”
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及结题考核等环节,复旦大学不简单以科研成败为导向,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科研路线自主权;在改革措施和条件支撑方面,通过研究生招生政策、考核制度、专任科研岗位聘用等政策,为入选项目提供相应特殊化的支撑条件。
当前,复旦大学的37个项目重点聚焦基础数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环境气候、信息智能等研究领域。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创表示,特区计划的关键在于“选好人、选好问题”,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思想的青年科研人员,鼓励凝练和提出高质量基础研究科学问题。
02 用心营造科研环境,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基础研究特区”,“特”在资助力度和周期。“前沿基础研究耗时长、风险高。时间短、资金少,肯定难出成果。”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严大鹏说:“‘特区’设立后,资金难题得到解决,我们就少了许多顾虑,坐稳‘冷板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更足了。”
“基础研究特区”,“特”在为科研松绑放权。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聂明说,越是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往往越高,“从既往的经验看,一些科研项目限制条件多。因为害怕失败,科研人员的‘胆子’也会变小。”
上海鼓励“基础研究特区”大胆探索合适的科研管理和成果评价制度,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包容试错、允许失败的科研环境。硬性指标束缚少了,科研人员顾虑少了,更为发散、更具前瞻性的科研项目就多了。
“基础研究特区”,“特”在对人才团队的支持。基础研究,关键在人。入选学校“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时,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刘春森只有29岁,当时他就获得数百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现在,他带领11人团队,在芯片基础研究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刘春森觉得,入选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对他意义重大:“大学青年教师处于科研创造的黄金年龄,有时间、有冲劲,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履历,往往难以获得大项目支持,招生机会也受限。基础特区的项目是我2021年入职后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我拿到的第一个超百万大项目,能够提供长达5年的稳定支持。”
“允许坐冷板凳,更允许年轻人试错。”在刘春森看来,“特区计划”最大特点是自由探索,不限技术路线,不设硬性考核指标,让科研团队能够真正安下心来大胆闯。
“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实施两年来,得到了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的普遍认可,也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
研制一款带有光帆的宇宙飞行器,用地球上的激光推动光帆,把它们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4.24光年外三体人的故乡半人马座α星。从2021年入选第一批基础研究特区,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一直在为实现这个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而努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徐凡第一次提交了宇航光帆的项目申请,仅仅一个多月后,徐凡就接到通知,与另外16名科学家获得了宝贵名额,入选特区计划。
五年周期的稳定支持,400万经费保障,徐凡终于可以大展拳脚,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特别希望哪天这个东西真的上天清理太空垃圾。像复旦大学金校长说种自己的树,不要老摘别人树上的果。只有在这种持续稳定、长期的特区支持下,才敢于种自己的树。”
总台央视记者调研手记
几天在上海的调研走访,让我们对基础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仿佛是孤独的招荒,千山独行,于无人处更进一步。这些拥有最聪明头脑的科学家们一生不懈探索着科学的边界,凭借的是无穷的好奇心和无限的热爱。而一个从尊重科学规律出发的制度、一份用心营造的科研环境,能有力地支撑这些顶尖的科研人员心无旁梦坐稳冷板凳,去创造更多“从0到1”,再到无穷大。厚培科学土壤,静待创新花开,这便是基础研究特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