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 | 复旦上医2023年4月科研成果一览

作者:胡楹 等摄影: 视频: 来源:各院系、附属医院发布时间:2023-05-09

近期,复旦上医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突破。敲黑板!快来一起看看2023年4月的科研成果吧。以下成果据学校、上海医学院官网等整理。

余宏杰课题组在麻疹母传和疫苗诱导抗体动态变化领域取得进展

近期,余宏杰课题组在麻疹母传/疫苗诱导抗体动态变化特征和第三剂次麻疹疫苗接种效果评价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Long-term measles antibody profiles following different vaccine schedules in China, a longitudinal study为题,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结果为优化当前常规两剂次MCV初种/复种年龄,实行第三剂次MCV接种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我国未来在加速麻疹消除进程或应对麻疹疫情暴发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强化免疫策略提供直接科学证据。

沙先谊/赵静团队报道无药仿生纳米递氧系统用于促进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治疗

药学院沙先谊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无药仿生纳米递氧系统用于促进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治疗。在前期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中高表达。基于此,利用两亲性聚氟材料PEG-SMA-F11在体高效携氧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普朗尼克P123抑制MMP-9分泌的生物功能,该研究构建了一种以PEG-SMA-F11和P123为内核,外层修饰M2型小胶质细胞膜的仿生纳米递氧系统(MFP)。利用M2型小胶质细胞膜与脑炎症血管内皮细胞的高亲和力,将PEG-SMA-F11和P123高效递送至脑缺血区域,一方面在缺血早期提高病灶的氧分压,减少细胞凋亡,另一方面抑制MMP-9分泌可以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脑水肿,从而有效增强脑组织的缺血耐受和再灌注损伤抵抗能力,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相关工作以“Drug-Free Biomimetic Oxygen Supply Nanovehicle Promotes Ischemia-Reperfusion Therapy in Stroke”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王明贵等专家牵头编写《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治疗与防控指南》在国际期刊发表

由我国细菌感染诊疗领域多学科专家编写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治疗与防控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carbapenem-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li),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杂志》)。本指南由我国3个学术机构共同牵头编写,指南编写联合组长及共同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俞云松教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委会)和徐英春教授(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委会)。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被WHO列为全球首要关注病原体,是需要紧急应对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指南包括CRO感染的诊断、抗菌治疗以及预防三部分内容,共16个PICO临床问题,涵盖了CRO诊疗过程中临床最为关注的环节。

桑庆/王磊团队揭示新发突变在卵子及胚胎发育异常中的重要作用

4月6日,生物医学研究院桑庆、王磊团队联合多家生殖中心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Large-scale analysis of de novo mutations identifies risk genes for female infertility characterized by oocyte and early embryo defects”的文章。该研究针对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异常患者开展了新发突变分析,首次解析了新发突变在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异常患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同时选择新发突变最为富集的候选基因TUBA4A进行了功能验证,进一步证实了新发突变与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异常的密切关系。

打耳洞引发耳廓软骨膜炎导致畸形?舒易来和陈兵团队发表病例报道

15岁少女打耳洞引发“耳廓软骨膜炎”,多家医院反复治疗无果?“耳廓软骨膜炎”究竟是什么疾病?又该如何诊治?近日,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和陈兵医生团队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The BMJ,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A teenager with auricular infection secondary to piercing(青少年打耳洞后引发的耳廓感染)”的临床病例报道。该病例的报道为这一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这是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临床工作的又一进步,同时也希望大众更重视预防耳廓软骨膜炎。

张玉秋团队解析“越挫越强”的生物学基础

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秋课题组与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俞瑾课题组合作,在社会应激改变学习记忆能力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社交挫败应激增强青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脑机制。该工作于2023年4月11日 以“Toward antifragility: Social defeat stress enhances learning and 3 memory in young mice via hippocampal SNAP-25”为题发表在国际心理学领域高影响力学术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该研究不仅为生物心理反脆弱性提供了坚实的动物实验证据,同时给我们带来一个重要启示:“趁年轻,要勇敢前行,不怕困难和挫折”。

顾宏周团队发现特异紧密结合过渡态金属离子的DNA

4月13日,生物医学研究院顾宏周(现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上发表题为“Small DNAs that specifically and tightly bind transition metal ions”的工作,通过开发一种新型试管内筛选进化策略,发现了一系列短链DNA片段可选择性稳定结合Zn2+或Cd2+等过渡态金属离子,并展示了此类DNA作为离子载体在定向递送上的潜力。

王磊/桑庆团队受邀在Science杂志撰写不孕不育遗传学研究综述

4月13日,Science杂志首次推出人类生殖专刊,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教授和桑庆研究员受邀发表了题为“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s of human infertility”的综述论文。不孕不育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不孕不育发生率逐年攀升。该综述论文以人配子质量(Gamete quality)为核心,对近几年来发现的影响人类配子质量的因素,尤其是遗传因素进行了重点介绍。论文从配子产生、配子质量、相关潜在治疗方案及未来展望与挑战四个角度展开。

邵黎明团队分析药品监管体系改革加速改善创新药在中国的可及性

4月14日(当地时间),药学院/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邵黎明教授与中心智库团队在《自然》系列期刊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上发表题为 “Impact of regulatory system change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innovative drugs in China (监管体系改革对创新药在中国的可及性的影响)” 的文章。文章通过分析2015-2020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创新药在中国的获批情况,与2004-2014年期间创新药在中国的可及性进行对比,展示出近年来随着中国药品监管体系改革深入推进,创新、质量、效率持续提升。未来,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持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蒋晨/孙涛团队设计制备多功能药物共递送系统

近日,复旦大学蒋晨教授、孙涛副教授团队,针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需求,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可触发转胞吞作用的多功能药物共递送系统,可高效地将化疗药物递送至PDAC病灶深部,调控PDAC微环境,并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可触发转胞吞作用的多功能药物-聚合物偶联物PODEA-Gem-HMI,并将其组装为双响应纳米粒,用于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和FAK选择性抑制剂地法替尼的共同递送。实验证实,由于纳米粒独特的细胞膜亲和性,有效触发了粘附介导的转胞吞作用。使得原本限制药物进入的PDAC基质细胞由“看门人”转变为了“搬运工”,主动将药物-聚合物偶联物转运至病灶深部,实现了化疗增敏。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孕期高血压与子代高度近视有关?李美燕、余勇夫、周行涛合作发表新成果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李美燕团队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勇夫团队合作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子代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JAMA 子刊 JAMA Network Open。本项研究提示,如果母亲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诊断出高血压疾病,应建议其子女尽早进行眼科检查,这对于高度近视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陈飞团队揭示转录早期终止调控复合物INTAC对转录机器命运决定的调控机制

4月19日,生物医学研究院陈飞团队在Molecular Cell上发表了研究论文INTAC endonuclease and phosphatase module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transcription by RNA polymerase II,揭示了INTAC复合物的RNA内切酶和磷酸酶两个功能模块在转录调控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研究者利用精妙的实验设计,很好地将INTAC的两个催化模块区分开进行研究,发现INTAC的RNA内切酶和磷酸酶模块在转录调控中具有广泛但不同的作用。即RNA内切酶模块切割新生RNA,介导了启动子近端暂停的RNA Pol II的转录启动子近端终止;而磷酸酶模块则主要是去磷酸化RNA Pol II,抑制RNA Pol II从暂停位点释放,从而降低转录水平。该研究为将来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转录调控过程提供理论基础。未来作者将进一步研究INTAC的两个催化模块如何协同调控转录。

蔡国响团队为肠癌患者术后管理提供新“利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蔡国响教授领衔团队历时四年研究,发布了一项关于ctDNA(循环肿瘤DNA)甲基化监测肠癌术后分子残留病灶(MRD)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手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分层管理提供了新“利器”,进而为提升结直肠癌患者整体生存率打下又一基石。这也是首个由中国学者发起、成功证实通过ctDNA甲基化分析可实现I-III期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风险分层、化疗监测和早期复发监测,从而改变肠癌患者术后管理的大样本量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相关成果于4月20日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 在线刊载。

徐薇/赵世民合作团队揭示氨基酸氧化过程的氨脱毒由SIRT4的去氨甲酰修饰活性介导

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营养来源。然而,氨基酸氧化过程产生的氨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血液中氨水平的异常升高会引起高氨血症 (hyperammonemia,又称尿素循环代谢病),最终造成足以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例如脑水肿和脑疝。肝癌病人由于肝脏氨排毒功能障碍经常导致高血氨症和肝性脑病,直接威胁病人生命。因此,阐明氨基酸氧化过程中的氨脱毒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转化价值。4月20日,复旦大学赵世民/徐薇/赵健元合作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mino acids downregulate SIRT4 to detoxify ammonia through the urea cycle的研究成果,揭示了SIRT4调控细胞氨脱毒机制。

罗敏/卢智刚团队报道表观药物激活TUSC3基因作为XMEN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4月21日,生物医学研究院/儿科医院罗敏/卢智刚团队和儿科医院侯佳合作,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Epigenetic activation of the TUSC3 gene as a potential therapy for XMEN disease论文。该研究利用人来源的NKL细胞构建了MAGT1 KO细胞系,成功模拟了XMEN患者来源淋巴细胞的缺陷表型,为研究XMEN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模型平台。基于以上细胞模型,作者证明TUSC3能够显著恢复MAGT1 KO 所导致的免疫缺陷。研究继而利用该模型进行小分子药物筛选,鉴定出两种表观遗传药物:地西他滨和帕比司他,能够显著上调 TUSC3表达,并修正XMEN免疫缺陷和肝酶异常;药物的治疗效果在XMEN患者来源的免疫细胞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该研究为XMEN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姜世勃/陆路/夏帅团队发现XBB等奥密克戎亚变体膜融合特征及对EK1等广谱融合抑制剂的敏感性

近期由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双聘PI、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重点实验室的姜世勃教授和陆路研究员及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重点实验室的夏帅青年研究员联合同济大学熊利泽和满秋红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JMV)和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EMI)期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研究论文展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该系列研究系统地揭示了BA.1、BA.2、BA.2.12.1、BA.3、BA.4/BA.5、BA.2.75、BA.4.6以及BF.7、XBB以及XBB.1.5 S蛋白介导的膜融合特征,并发现XBB、XBB.1.5亚变体对BA.2/BA.5的老年康复者血清具有显著的免疫耐受现象。

黄志力/曲卫敏/李善群团队揭示丘脑下旁核调控探索相关觉醒的作用和机制

近日,药理学系睡眠课题组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丘脑下旁核(parasubthalamic nucleus, PSTN)钙网膜蛋白(calretinin, CR)神经元调控探索相关觉醒行为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揭示了PSTNCR神经元调控觉醒和探索行为的作用及其神经环路机制,但与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无关。研究成果可能为临床治疗睡眠障碍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复旦大学黄志力教授,曲卫敏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善群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严大鹏团队解析HIV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近日,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严大鹏教授团队发现了HIV逃逸宿主固有免疫反应的新型机制。该研究成果于2023年4月25日以Glutamylation of an HIV-1 protein inhibits immune response by hijacking STING为题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杂志上。该研究不仅揭示了HIV逃逸宿主免疫应答的新机制,更为研发治疗HIV的药物提供了新的候选分子及药物靶点。

叶丹课题组报道代谢酶IRG1在TAM重编程和肿瘤微环境重塑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4月28日,生物医学研究院叶丹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IRG1 reverses the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 of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and enhances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代谢酶IRG1在TAM重编程和肿瘤微环境重塑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并探讨了该代谢酶作为抗癌药物靶点开发的可能性。该工作首次报道IRG1/ACOD1是TAM重编程的重要调节因子,提示该代谢酶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在新靶点。与T细胞相比,TAM具有更强组织穿透和浸润能力。有研究表明,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巨噬细胞可以更有效地穿透肿瘤,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IRG1缺失的巨噬细胞能够重塑肿瘤微环境和实现冷热肿瘤转换,这为巨噬细胞靶向干预和提高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全新思路。

IRG1缺失的巨噬细胞能够重塑肿瘤微环境和实现冷热肿瘤转换

李聪课题组阐述用于可视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线粒体异常的荧光成像平台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N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加。药学院李聪教授团队对近年来报道的靶向ND线粒体功能异常的荧光成像工具进行了系统总结,该工作以题为《可视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线粒体异常的荧光显微成像平台》(Fluorescence microscopic platforms imaging mitochondrial abnormalitie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的综述文章发表在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杂志。该工作首先揭示了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元线粒体在代谢、结构和功能发生的异常特征,阐述了跨尺度、多层次监测线粒体异常的荧光显微镜平台,总结了用于可视化线粒体结构、代谢和功能异常的多功能荧光探针,最后讨论了荧光显微技术在监测ND进展及创建线粒体靶向药物中的挑战。

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