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楚汉相争 ——观杨丽萍舞蹈剧场《十面埋伏》

作者: 董悦璠 (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4-28

舞台上空,数万把金属剪刀悬于头顶,寒光闪烁。金属摩挲碰撞声流淌于空气中,锋利尖锐的刀刃垂直朝着地面,惊悚、冷冽、危机四伏。身着素衣的剪纸师端坐在舞台一隅,似乎与身旁如山般的白色纸屑融为一体,安静地摆弄着剪刀。突然,随剪纸师缓缓高举“静”字,灯灭,幕起。

年初,我前往上海保利大剧院欣赏杨丽萍舞蹈剧场作品《十面埋伏》。这部全新概念舞剧源于古典故事,以中国舞蹈为主调,杨丽萍大胆尝试,是融合行为、装置艺术、民乐及传统戏剧等综合艺术语言创造的全新“舞蹈剧场”。场面华丽和精致,剧情中充满无数多面的隐喻,舞者对身体的控制和运用能力超凡,每一秒的画面美好到窒息。

孤独、爱、伤,这些只有内心才能观看到的活动似乎被搬上舞台,变成一部可以观看无数次的神秘剧,成为我今春印象最深刻的体验。

在熟悉的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声中,序幕缓缓拉开,剪刀阵起,剪刀阵落,十面埋伏,楚歌四起。

灯起灯灭之间,全场已经铺满了红色的羽毛,这是最终的战场。头顶是漫天兵刃,脚下是遍地血泊,项羽最终在机关算尽地生和轰轰烈烈地死中选择了后者。正如剪纸师在谢幕时一直举着的剪刀一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舞者跳动,剪刀发出金属声响,羽毛漫场翻腾……令人震撼的现场舞美意象,投射出古往今来人们内心的起伏,正点了“十面埋伏”主题。

《十面埋伏》是杨丽萍2015年的作品,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这不是一部单纯的舞剧,而是一台实验性极强的舞蹈剧场。作品创作历时一年多,是杨丽萍继舞剧《孔雀》之后,又一全新概念的舞台作品。充分展现了杨丽萍在舞台艺术创作上的又一次尝试,也是将传统经典艺术融入当代文化语境的一次大胆实践。



副刊投稿邮箱:

Fudan_media@fudan.edu.cn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