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性法官薛捍勤受聘!助力复旦大学培养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作者:祁金 许文嫣 曹盈 等摄影:受访者提供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3-04-26

4月18日上午,法学院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联合国国际法院薛捍勤法官受聘复旦大学名誉教授!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对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为满足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成为我国法律教育的当务之急。

而薛捍勤的加盟,将有望为复旦法学学科在朝这一目标奔跑的进程中提供强劲助力。

“感谢薛法官接受聘任,以及对于我校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希望法学专业学子能够学习薛法官的正本立身之志,成为具有崇高职业理想与卓越法律知识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在受聘仪式上,校长金力对薛捍勤的加盟表示热烈欢迎。

薛捍勤称赞复旦大学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校,百年来薪火相传,为国内各行各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她希望能够通过她的专业知识,和复旦大学师生一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立更加民主、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通法律,懂经济,精外语”,培养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2010年起,薛捍勤任联合国国际法院(ICJ)法官,是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性法官、首位女性副院长,并于2019年当选为国际法研究院(Institut de Droit International)院长,系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院长,现兼任国际法研究院院士。

作为长期深耕国际法和跨国法律问题的法学家,受聘仪式结束后,她为复旦法学人带来了一场题为“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历史沿革与思考”的讲座,深入分析了西方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民族国家崛起、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反殖民主义解放运动等历史因素对于当代国际法发展的影响,引导在场听众思考国际规则、机制和组织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和与会师生就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内涵、国际调解院的建立等议题展开学术讨论和交流。

对有志于成为涉外法治人才的复旦学生而言,这场学术盛宴让他们再一次打开了国际视野。

近年来,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复旦大学法学院走在了前列。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德法兼修,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并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法学院分管国际交流与外事工作的副院长陈力说。

“精法律、通外语、懂经济”,这朗朗上口的九个字不仅为复旦法学人所熟稔,也是学院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上始终谨守的“九字真言”。

为此,学院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学院一直积极搭建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的平台,包括人员互访、发展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的项目等。”2020届国际法学硕士毕业生王韵儿分享道。

右一为王韵儿

2018年,王韵儿曾前往位于日内瓦莱芒湖畔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的上诉机构秘书处实习。她认为,这离不开法学院兼职教授、时任WTO上诉机构成员赵宏的鼓励和支持,离不开陈力、张乃根、龚柏华出访上诉机构的积极商议。这段亲身经历让她获益匪浅,坚定了她从事争议解决实务的职业选择。

除了与国内外实务部门合作,学院还大力推进与海外院校联合培养,现已与美国西北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15所海外一流法学院签署法律硕士双学位协议,并与海外47所法学院校有学生交流项目,其中本科生项目38个,研究生项目28个。

刘晓灿

按照学院培养方案,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求学的2020级法律硕士国际班的刘晓灿深有感触,她说:“在海外求学期间,我培养了跨文化交流能力,认识了新加坡朋友,还感受到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平时教学比较注重法条讲解,新加坡是英美法系,比较注重案例研究。在那里,我学习到了怎么分析案例、怎么从中抓取法官的观点等,对我现在的工作很有帮助。”

涉外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在强化法学基础课程的同时,还增设了一批实务课、交叉学科课以及全英文课等新型课程,现已建成30门全英文专业课。

张乃根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坚持开设全英文的国际公法课;梁咏在全英文的中国外贸法课上采用启发式提问,以众多国际经贸案例研究打通学生的法律思维和经济思维;高凌云在课堂内设计角色扮演环节,在课堂外带领学生参访律所;马忠法将全球著名跨国公司总法律顾问与实务律师请进课堂,给学生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这些课程都给学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涉外法律实习和实训上,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模拟法庭比赛及国际法律辩论比赛。

“如果说课程提高了我们的学术水平,模拟法庭则着重于学术与实务之间的平衡。”曾作为队员参加2021年纽伦堡国际模拟法庭比赛并获得Best Memorandum(Defense)的2022级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李世缘谈道。在她看来,模拟法庭浓缩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让参与者可以尝试通过学术与实务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以致用,也提升了跨法域的法律检索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李世缘

2016年以来,法学院学生参与国内外模拟法庭比赛共计31场,先后获得团体及个人奖项46项,在质和量上皆呈逐步提升趋势。

如今,越来越多的涉外法学人才从江湾校区法学楼走出,迈向国际舞台。

2013届法学硕士戴楚文在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厅工作,2018届法学硕士王彩红在联合国驻索马里援助团信息和运营中心/危机管理中心担任信息分析员,2020届法律硕士刘宁宁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巴黎总部实习;2021届法学硕士徐安安曾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发展中心实习……

陈力介绍,未来学院还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打破培养壁垒,打通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培机制,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星光璀璨,薪火相传,复旦国际法教育源远流长

培养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需要高层次的师资保驾护航。

复旦的国际法教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自1909年《复旦公学章程》,该章程在第一类高等学科的第三年设置了国际公法等四种课程,曾任常设国际法院法官并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的王宠惠、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并参与东京审判的梅汝璈等法学名家都曾先后在复旦大学讲授国际法。

王宠惠(左)、梅汝璈(右)

1983年,复旦大学法律学系恢复建系,在董世忠先生牵头下,复旦的国际法教育也正式恢复。

董世忠与国际法学科师生

董先生是我国国际海洋法及国际经济法学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较早提倡进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研究的学者,他首倡的“精法律、通英语、懂经济”(“三通”)育人理念已成为复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鲜明印记。

张乃根

也是在1983年,张乃根考入复旦,跟随著名法律史学家叶孝信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叶先生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得知张乃根心念国际法专业,对其研究的问题和学位论文选题任由张自行决定。在宽容的环境中,张乃根跨专业修习了“国际经济”“外国法律思想史”等多门与国际经济法相关的课程。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教授西方法律思想史,并在1993年正式成为国际法专业教师。

40年间,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断耕耘,先后担任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在国际公法理论、国际经济法,尤其是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法和 WTO 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学子到教师,张乃根见证了国际法教育在复旦的恢复与发展,也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科研为基石、以教学为根本,这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和国际法学科教师们的要求。

1987年于法律学系获国际法专业硕士学位的龚柏华教授现为国际法学科召集人,兼任上海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会长。他长期关注WTO规则和争端解决,自贸试验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规则构建和合规建设,既坚持理论深度研究,又注重国际法及涉外法治的实践,为有关政府部门献计献策,充分发挥智库专家的积极作用。

龚柏华

新时代,龚柏华期望,复旦法学院国际法同仁进一步形成"国际规则一国家战略一学院定位"的"同心圆"视野,将国际法研究和运用有机结合。

法学院教授马忠法师承张乃根教授,是复旦大学国际法学科自行培养的第一批博士生(另一位为陈力教授)。回忆起学生时代,导师张乃根对学术研究的高度投入和在时间管理上的严谨计划让他深受感染。

马忠法

如今,马忠法致力于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法研究,并将研究集中于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制度,并以此为切入进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治创新方面的研究,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当下,国际法研究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作为目前学科召集人之一,他期待能够创造凝聚协作的氛围、提供研究人才成长的沃土与环境。

群星引路,开来继往。从以张乃根为代表的“50后”,到以龚柏华、陈力为代表的“60后”,从近年来引进的“70后”代表蔡从燕到一批“80后”“90后”青年教师,复旦国际法学科已经逐步构建起一支老中青衔接有序的师资梯队。在张乃根看来,“年轻教师冲劲更大,思想更加开放,有着不可限量的未来”。

与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目标相配套,近年来,学院积极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支持教师前往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讲学或前往国际组织、涉外的政府或司法部门、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挂职交流;依托“复旦学者”(Fudan Fellow Program)计划以及法学院海外合作伙伴,形成常态化教师互访讲学及合作研究的交流机制……

增强国际法教育的师资力量,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

高锐(左)、赵宏(右上)、刘大群(右下)

在薛捍勤法官受聘名誉教授之前,学院已先后聘请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刘大群法官、前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赵宏法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高锐等具有深厚国际法造诣和丰富实务经验的国际法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和名誉教授,助力学院提升在国际法领域的学术声誉与影响力,形成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强劲凝聚力。

与“3”有缘,学科建设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顾名思义,国际法学是一门主要以国际社会的法律规则、原则和具体制度等为研究对象的法学二级学科,为国家外交、跨国经贸往来等提供理论支撑、实务建议和人才培养,学科具国际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强调国际视野、比较研究、涉外特色。

创立于1983年的复旦国际法学科是法学院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是法学院的传统强项和专业特色,以雄厚师资、科研能力及服务国家外交、国际商务等为突出特色,在国内外法学研究和服务国家实践等方面都颇具影响力。

董世忠为首任学科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复旦国际法学科迅速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其后,张乃根、龚柏华、马忠法先后担任学科召集人,带领学科赓续创新,在学科建设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首届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大年的毕业文凭

40年来,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张乃根见证了学科从青青幼苗至根深叶茂的发展历程,在他看来,这段峥嵘岁月与“3”字格外有缘——

1983年,国际法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国际法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正式获批,2003年,在法律学系基础上组建的法学院迎来了重要里程碑,国际法学博士学位授予点获批,这也是法学院第一个获批博士点的二级学科……“我们每10年就迈上一个新台阶,未来10年,希望我们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回顾与国际法学科共同走过的岁月,张乃根在感慨中充满着期待。

40年来,复旦大学法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先后汇聚了众多优秀的资深法学家和青年法学学者,他们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咨政启民的使命,以扎根祖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充分发挥涉外法治学科优势,在国际法、国别法、比较法、涉外法治等领域展开了系列化的前瞻性研究,聚焦关键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央和地方决策贡献智慧与力量。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置“外国法律制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学位点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先后开设了香港法、港澳台法、普通法、欧陆法、比较法和各种比较部门法课程,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别法研究方面有强大的师资和研究团队。在国际法领域,法学院在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争端解决、国际海洋法、全球数据治理、“一带一路”法治保障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之余,他们还积极参与国际法实践。董世忠、张乃根和龚柏华同为中国政府推荐 WTO 争端解决指示名单专家,为国内高校所独有;张乃根为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顾问;陈治东为中国政府指派列入世界银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仲裁员名册;陈力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第39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为中国相关南极治理提案提供智力支撑,并于2019年参加第36次中国南极考察队赴中国南极长城站考察……

近年,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学者以中国学者身份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与世界各国的优秀学者展开了丰富、持续的学术交流,他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Leid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法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为扩大复旦法学在全国的影响力以及中国法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开辟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路径。

蔡从燕

2021年,作为引进人才,蔡从燕进入复旦大学法学院担任国际法教授。

他长期致力于研究崛起中的中国与国际法律秩序的互动,其个人专著The Rise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Law是中国法律作者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少数几本著作之一。在他看来,复旦所在的上海自近代以来始终是最具国际化的中国城市,复旦宽松开放的学术环境、强烈的国际化意识以及雄厚的国际问题研究实力,非常有利于建设一支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开阔国际视野,能够参与高水平国际学术对话的国际法研究队伍。他认为,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多位优秀的年轻国际法学者陆续加盟复旦,复旦国际法学科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发展。

面向新时代,院长王志强表示,学院将依托在国际法、比较法及民商金融法领域的学科优势,进一步整合涉外法治领域的力量,进行团队合作研究,提升作为国家级智库的咨政能力,优化精品课程和实务课程,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国际法和涉外法治高水平人才的需求。

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