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里求学,战火中教书”,这是复旦大学重庆北碚办学期间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电影《望道》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以陈望道、杨逢林等为代表的复旦师生艰苦教学、救亡图存之路。
3月25日,由复旦大学发起推动、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出品的《望道》在重庆举行现场推介会。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马岱良,重庆市教委一级巡视员邓沁泉,重庆市北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永,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党委委员、副总裁(副总台长)、重庆电影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黄翔,影片指导单位代表,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金力,常务副校长许征,校友代表,上影集团副总裁、影片监制徐春萍,制片人朱丹,导演侯咏,演员魏尊等电影主创团队代表出席。马岱良、金力致辞。
戏里戏外,在重庆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电影《望道》开启一场跨越百年时空的信仰联动与对话。导演侯咏说:“我们参考复旦大学红岩烈士的事迹,选取浓缩在杨逢林这位新闻学子身上。事实上,电影里绝大多数角色都有真实原型,想到历史上那些真实的故事,真实的牺牲,会特别有感触。” 作为大三学生,扮演百年前的进步大学生杨逢林的魏尊,也诠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这个角色特别勇敢而坚定,在动荡年代求学不易,却仍能坚持自己的信仰,在奋斗中成长”。电影监制徐春萍也表示:“《望道》讲述的是百年前的故事,今天的观众仍然能够与那一代的‘望道’共情,是因为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
“望道”群像再现北碚百年前的时代风云
电影《望道》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陈望道为核心,展现了其笃定恒心、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刘烨领衔主演,围绕友情、爱情、师生情,全景式描绘出陈望道及其身边仁人志士一生寻找并坚持真理的征程。“望道”不仅是陈望道一个人,更是那个年代坚守初心的一群人,是一段关于信仰与热爱的群像。
影片中,陈望道和蔡慕晖从青涩甜美的初见,到共渡难关的相守,重庆这座城市见证这对爱人的情比金坚。片中重庆一场生死相系的雨中哭戏,令许多观众湿润了眼眶。
戏外,他们的爱情故事比电影更绵久长情。望道先生有十几颗暗红色的相思红豆,伴随辗转45年半生。1944年,蔡慕晖因聚少离多、太久没收到陈望道的信件,放心不下,也赶去了重庆北碚,后陪伴望道先生留在复旦大学任教,还翻译了很多艺术类书籍。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展现出作为时代先锋女性独立果敢、坚持信念、追逐理想事业的坚韧气质。片中文咏珊在饰演过程中也将这一特质细腻还原。
《望道》不少篇幅聚焦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北碚。面对重重困难,历史将陈望道推到了风口浪尖。他将如何化解?她又做出什么选择?一起到电影里感受百年前嘉陵江畔凛冽的时代风云。
《望道》里的复旦西迁故事与人物
1937年,抗战烽火中,复旦师生踏上西迁之路,上庐山、转九江、奔宜昌,从上海辗转迁移,最终在重庆北碚建校复课、再续弦歌,在日本侵略者的轰炸下,坚持中华民族的高等教育事业。
复旦建校复课得到重庆校友和民众的支持,时任校长吴南轩寻得北碚对岸夏坝百亩土地,定为校址。夏坝的“夏”原为上下的“下”,取谐音,陈望道将其更名为“夏坝”,寓意华夏,寄托复旦师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未来的憧憬。
1941年11月底,几经波折,国民政府同意复旦大学改为国立,提高专任教员比例、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修建校舍、设备,学校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彼时,陈望道、周谷城、孙寒冰、曹禺等名师云集,2000多名青年学子蓬勃热血,嘉陵江畔,西山坪脚,轰炸机盘旋,复旦师生晨读、辩论、讲学依旧。
走进复旦大学北碚旧址,“国立复旦大学”的校牌仍旧矗立,砖木结构的登辉堂,就是当年的办公楼和教室,右侧立着周谷城题写碑名的“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址”纪念碑,背面为原校长谢希德书文,简要记载了复旦大学迁址办学的经过。抗战期间,中国有140余所高校内迁,复旦大学北碚旧址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尚比较完整的抗战时期校址。
从1938到1946年,8年间,复旦大学培养了3000多名优秀学生,先后增设史地系、数理系、统计系等。配合长期抗战,开辟农场,设立垦殖专修科、园艺学系、茶业组、茶业专修科和茶业研究室。设置相伯图书馆、科学馆、新闻馆和商科研究所,坚持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按需办学,逐渐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商、农五个学院 22个系组科的综合性大学。
北碚8年,复旦师生互相扶持鼓励,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寻得间歇宁静,奋发读书,报效祖国,被中共南方局誉为“学校工作的典型和模范”。1947年,李登辉老校长回顾这段历程时,把复旦师生在战火纷飞中凝聚的光辉品格,总结为“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
8年,是复旦大学不畏时艰、教育救国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救亡图存的缩影。
中国高校第一所新闻馆的诞生
“历史在这里再一次重现。”电影中,主创团队多方走访、调研,精心布置,让观众看到当年的复旦大学教室和“新闻馆”。在影片筹备期间,导演侯咏一头扎进浩瀚的历史资料,光是相关文献和书籍就整整摞了两大箱。他还带领主创一起去上海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复旦大学校史馆学习参观。影片中大到建筑环境,小到服化道细节,乃至陈望道额头前的一缕白发,都是严格考据、精心设计,将观众带入那个年代当中。
1940年后,陈望道来到重庆的复旦大学任教,2年后,任新闻系主任。他提出“宣传真理,改革社会”的办系方针,希望能培养出一批“有巩固基础、有发展前途的新闻文字工作者”。
自1944年夏,他发起募捐,四处奔走,为建“新闻馆”筹措资金。为节省时间,两块大饼就一杯水,就是每餐的伙食。这样操劳半年,陈望道突生一场大病,牙齿全部掉光,手也抬不起来,几乎要“瘫痪”,夫人蔡慕晖精心照料,再也没有离开他。
1945年4月,在北碚复旦校园的西北角,复旦新闻馆诞生,这也是中国高校的第一座新闻馆。新闻馆门口所挂对联“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已成为代代复旦新闻人的精神烙印。
陈望道提出“好学力行”四字。“好学”和“力行”并重,是新闻的一个根本要求。由此沿用至今,成为每位新闻学子努力践行的院训。
学理论、 练习作、办壁报、出刊物、开新闻晚会,新闻馆不仅成为新闻系教学实习基地,也是当时全校进步师生争取民主自由的活动场所。馆内附设有“复新通讯社”,陈望道兼任通讯社负责人。组织进步学生以“录音实习课”为名收听延安广播,辑录的新华社重要消息迅速传遍校园。“新闻馆”由此被誉为“夏坝的延安”。夏坝也与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并称当时著名的“文化三坝”。
陈望道曾在《新闻馆与新闻教育问题》一文说:“现在中国新闻教育机关急须解决的问题似乎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充实教学的设备与内容,使有志新闻事业的青年更能学以致用。二是如何与新闻事业机关取得更密切之联系,使学与用更不至于脱节。筹建新闻馆,便是想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的一部分以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基础。”如今,复旦新闻学院已走过90多载,薪火相传,从未间断过办学,是国家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新闻教育研究机构。
复旦进步学生群像凝缩成电影角色原型
“百年前,他们也正青春。”《望道》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致敬,演员与历史人物通过扮演角色对话。
“作为00后,有幸扮演百年前的爱国青年缩影,备受启发”,魏尊表示,通过扮演杨逢林一角,更觉“我们当代年轻人更要勇敢坚定,追逐所热爱的事业梦想。”片中杨逢林是《共产党宣言》首译版印刷工、工人运动领导者杨阿龙的儿子,长大后就读于复旦新闻系。他是陈望道先生的学生,是复旦北碚时期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一名具有特殊身份的地下共产党员,最终牺牲在黎明前夕的渡江战役中。
杨逢林是影片中的虚构人物,是以复旦当时参加党的地下工作的诸多学生形象和复旦红岩烈士形象为原型,创作出来的虚构形象。复旦大学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在复旦大学118年校史上,登记在册的烈士有55位,其中有10位是重庆红岩革命烈士,包括王朴、胡其芬等。
王朴,1944年考入重庆北碚复旦大学新闻系,在校期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马列著作,与同学创办《中国学生导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他还曾劝说母亲变卖田产1480担,折合近两千两黄金,充当党的经费。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在重庆解放前夕,王朴在大坪刑场牺牲,年仅28岁。胡其芬,19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辗转重庆、贵阳、桂林等地从事新闻工作、妇女运动,不幸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并与大家所熟悉的江姐故事的原型江竹筠,是同牢房的狱友。
“杨逢林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有了巨大的成长”,通过扮演,魏尊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血和信仰。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青年烈士敢于斗争、为理想奉献的宝贵精神。
北碚八年的艰苦乐业、弦歌不辍,一直鼓舞着后来复旦学子。片中,望道先生教书育人,一介长衫培育代代新人,杨阿龙、杨逢林父子红色血脉赓续相传;片外,“爸爸,新青年是什么呀?”散场途中,一位复旦校友开始向稚嫩的儿子解释起百年前的青年奋斗。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此次《望道》重庆推介会,复旦大学重庆校友会组织了近百名渝籍、在渝校友前往观影,甚至有人专程从外省市前来一同观看。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嘉陵江畔的寒冰墓、复旦园内的烈士雕塑前也总有鲜花,复旦师生向那些在漫长历史岁月中风雨兼程的先贤烈士,深深缅怀,久久致敬。3月26日,复旦师生代表也将到重庆北碚寒冰墓现场敬献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