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一颗种子,静待一朵花开”,他们要做公益道路上的拓客人

作者:龚涵孜摄影:复旦大学拓客科技教育协会(原TECC) 视频: 来源:“人文相辉”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3-29

“拓客所做的,就是把对公益感兴趣的人筛选出来,播下公益的种子”、“等待的时间大概漫长,但这颗种子总会在人生的某个节点被唤起”、“这里不只是一个想象的地方,是打破和重塑想象的地方”……这是拓客人眼中的拓客。

复旦拓客科技教育协会(原TECC)创建于2004年。“以青年的视角,做可持续、可拓展的公益”,一批批拓客人带着这个理念,在公益道路上接续前行。

2023年早春,这个拥有社员一百余人、已成长为全校“王牌”公益社团的组织,开始试行全新的架构。十九年间,拓客经历了怎样的更迭?拓客人从哪来,又将走向何处?

从原点TECC出发:延伸「科技」和「教育」坐标轴

刘彦是在进复旦后的第一场“百团大战”上认识拓客的。“主舞台都是公益社团的”,刘彦回忆,“TECC的宣传册也精致,我的目光很自然地被吸引了” 。

2016年9月“百团大战”现场,TECC的展板基调是有社团特色的绿。

TECC是拓客从2004年成立到2019年更名前的名字。全称是Technology & Education: Connecting Cultures,致力于利用科技教育手段,搭建文化交流桥梁,缩小中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间的教育水平差距。

信息学院2011级本科生郝西哲是在2013年继任复旦TECC社长的。他和团队创办的首届「上海大学生最美公益照片大赛」,集结起75支高校公益队伍,以影像展现公益行动和理念,带领TECC逐渐建设成为获评全校总分第一、上海五四青年奖章的王牌社团。

2019年郝西哲回拓客做大学生公益分享。

当年,TECC还办成了件“大事”:LINB「盲童有声读物录制」这一社团首个原创公益项目落地。

创办人之一的丁梦迪在七年后的校友会访谈中提及LINB“非常热血的”诞生历程:她们四个伙伴在学校旁的网吧,连着几天从下午呆到晚上,联系盲校,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写提案、改提案。项目刚“破壳”时,前两批志愿者只能用自己的MP3录制,于是郝西哲向书院“求”来了本部7号楼的一间录音室,自己装修自己采买录音器材以解决设备问题。

LINB创始人之一、2011级中文系丁梦迪在新建好的LINB录音室。

科技和教育的双坐标轴自此延伸,TECC不再局限于“协会分会”的“一亩三分地”,更开阔的公益之路就在面前。

搭造「创新平台」:让公益“活水”流起来

盲童有声读物录制项目源于拓客举办的一场「项目创新大赛」——非营利组织领导力培训计划(NLTP)。

NLTP从2011年开始,每年秋季学期举办,邀请拓客前辈担任“导师”,指导社员组队发掘社会需求、设计公益项目。

设计好的项目还需要有人能够实现落地,2013年,「项目创新部」(PI,Program Innovation)应运而生,并从最初一支机动队伍逐步稳定为社团的“主力军”。第二年,项目部门也逐渐完善起来,从构想到实践、并经过检验孵化的公益思路渐渐明晰起来。

2019年的NLTP中,刘彦担任着指导后辈的角色。数学学院大一女生俞姚琳和搭档张舟一起,带着一份TC-VLOG「传统工艺多媒体记录者」提案脱颖而出。随后刘彦等人和俞姚琳在上海展开非遗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进一步调研。他们在走访杨浦区非遗办后,从名单中采访了五位非遗传承人,从中进一步了解了传承人的多样需求,创设了手工体验坊,进行文创设计,让非遗手艺走下小楼,走进校园。

海派蛋雕传承人房清芳老师(左)向刘彦(右)等调研组成员介绍她的作品。

杨浦非遗办公室,调研组成员一起在看非遗办制作的宣传册。

公益之路上,拓客人已经留下了些许鲜明足迹。而放眼望去,仍有大片大片待开垦、可建树的土地。

西班牙语系石望舒在2021年春天加入了社团的项目创新部。抱着开放好奇的学习心态,她参与联络公益组织,调研从NLTP孵化的新项目,慢慢感觉到,“从零到一做新项目,其实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

石望舒首先提出,从常被称作“老年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入手。这个集科普和人文访谈为一体的「特殊人群纪实项目」,原计划只做一个学期,但在她的争取下,项目组持续了三个学期,通过接触患者家属,汇总帮扶渠道,策划互动推文,帮助了真正想要帮助的人。

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叶智婧当时在社团创意团队,为阿尔茨海默病主题电影推荐制作了推送头图。创意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选择用笔画断续甚至有缺失的字体,象征认知症老人斑驳的记忆,再叠加几何图形嵌入海报。“那是我在拓客特别满意的一个作品。”叶智婧感觉到,学生公益也可以“实实在在做一些东西”。

叶智婧和团队一起为认知症友好项目做的推送头图。

下一个十年:「困」境与「破」局

距离郝西哲接手社团已经快十年了。众多项目齐头并进的同时,拓客也在不断地探索,怎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

已经指导了五届NLTP的刘彦时常反思:以目前NLTP的形式,全程跟进指导的深度还不够,原本应当在策划之前充分展开的对象需求和可行性调研,大多移交给了之后接手的PI,项目设计时“头脑风暴”得出的结果,很容易仅仅是“空中楼阁”。

现任社长刘芯钰则在思考,社团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这么多项目,是否都能与时俱进:E BUDDY已近“八岁”,但网络直播、线上教育早不是2015年左右那样“很新的玩意”;喜马拉雅等APP上线,播客流行,LINB有声书项目当中的定制课程也变得可被替代;TC++新媒体运营辐射面有限,在2021年新开的B站账号下,还没有播放量能上千的“聆听手艺”采访纪实视频。

困则思变,或许打破重塑,是社团获得突破的最佳方式。

再谈大学生公益:种下一颗「种子」

自上学期起多轮商讨后,刘芯钰和其他社团骨干确定,将此前的五大项目部门合并,按项目性质分流到关爱教育(ME,Minority Education)和文化传承(CH,Culture Heritage)两个部门,扩大项目创新部(PI)的职能范围。精简人员和部门,并监督各项目积极升级转型,成为这次社团架构变动的基本方向。

“退休”多年的刘彦始终和拓客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公益之路上跌跌撞撞,也有过“很挫折”的时候,有时感觉基层志愿者能做的,好像比这种他自诩的公益多得多,他也会自问:“能辐射的范围这么小,值得吗?”

直到现在,刘彦对此还给不出确切的回应。但无论如何,“大学生公益很大的一个价值在于,把对公益感兴趣的人筛选出来,相当于在他们心里播下一颗种子,”他说,“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当中培养起公益意识,是为以后走向社会做准备。”

新冠疫情突袭的2020年初,可以看到复旦拓客校友自发组织援助的身影。这些费尽周折向武汉、上海等地送物资的人当中,有郝西哲、丁梦迪,并且远远不只他们。刘彦觉得,这算是可见的公益种子发芽。

叶智婧则认为,“种下的这个念头,总会在人生的某个节点被唤起,那我们就有可能做一个延续。”她清楚大学生做公益的局限,但“突破这些局限,只能通过这样的途径:挑战和学习的过程”。作为新任形象创意总监,叶智婧期待,这学期利用好回归的线下平台拓展宣传。就自身而言,她也希望能“从更高的视野看社团”,而不是作为乙方接各个项目的要求。

“社会学的第二学堂”,石望舒这么概括拓客对自己的意义。她把公益理解为“一面镜子”,镜子意味着双向关系——不单单是社会向我们招手,更是我们借这面镜子,贴近基层,寻找“社会究竟需要什么”的答案。

公益的道路上,还有很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在看清能力边界的同时,拓客人依然有自己的坚持:我想孵化一颗种子,静待一朵花开!

参考文献:

1、旦复旦兮TECC:《分享会回顾 | 以青年力量,创造公益可能》

2、复旦人周报361期:《人物 | 郝西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们说得对》

3、旦复旦兮TECC:《Alumni人物志|丁梦迪:伐竹取道,传递有声的爱意》

4、旦复旦兮TECC:《木铎新声 | TC++诞生记》

制图:实习编辑:孙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