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校园的日光灯

作者:程蕾蕾(上医1992级校友)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3-13

上海的冬天是比较瘆人的,尤其到了下雨天的晚上,寒冷的湿气无孔不入。所以,在记忆中,那个有点斑驳模糊的冬夜,我们寝室长小诗喊我晚自修与她结伴去东一号楼的解剖教室,我的内心是抓狂的。

冬天的夜晚,七点钟已经漆黑一片。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人造灯光,我俩撑着伞,在北风的咆哮中前仰后合,借着昏黄的路灯,从西苑16号宿舍楼出发,整整走了一刻钟,才抵达东一号楼。

东一号楼是1936年建成的。老房子层高很高,在晚上显得格外空旷,也格外清冷,走廊里人迹杳无,我们的脚步居然有回响。小诗和我把湿透的伞撑在走廊里,一前一后走进教室,先放下书包,掏出小毛巾擦拭淋湿的裤脚。小诗动作比我快,她三下五除二擦了擦裤腿,在摇摆不定的惨白且暗淡的日光灯下,急不可耐地扯着我走向靠窗的那张桌子。

这就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大学生活片段之一。上解剖课时,我们要去一号楼的解剖教室实战演习,每四五位同学编为一个小组,共同解剖一个标本。我跟小诗同组,她不知从哪儿打听到解剖教室晚上不锁门,所以晚自修时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再去用功。

我们当年上大学时,女生宿舍清早六点之前就洗漱完毕跑到教室的大有人在。而且晚自修到灯光明亮、环境安静的教室“抢位置”也是必须的,必须在吃晚饭前就把书包放在心仪的教室和心仪的座位上。

晚上教室鸦雀无声,每个人都聚精会神,直至晚上十点,日光灯熄灭又亮起,提醒同学们即将熄灯,大家这才意犹未尽地收拾书包离开。这时,还有同学一个箭步窜出教室,直奔公共卫生学院的8号楼通宵教室。在那里,这些狡兔三窟的家伙们老早就用另一摞书预先抢占了地盘。

一晃好多年就这么过去了。记忆中,二三十年前的校园生活是欢愉的,因为年轻,就算月亮也比现在的大、圆、白。隔着三十年的岁月回头看,那时候的每个瞬间都活色生香。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