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中的那些上医人与事

作者:张欣驰摄影: 视频: 来源:医学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3-02

3月2日,著名作家马伯庸将做客复旦上医文化讲堂暨第二十期枫雅讲坛,带来《虚构与史实——文学视野下的近代医学钩沉》专题讲座,分享他在新作《大医》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并与医学史专家和同仁共话中国近代医学往事,探讨何为大医精神。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医》这部著作。

《大医》是马伯庸新近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分为 “破晓篇” 和 “日出篇” 两部出版。故事讲述三个出身、性格、际遇各不相同的年轻人,踏入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开始了他们跌宕起伏的医海生涯。

你知道吗?这部著作的写作契机正是缘于作者在华山医院的一次参观。因此,书中还有不少和上医有关的人和事,上医人读来更多了几分亲切感。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颜福庆

作为上医创始人、中国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颜福庆在书中的“出镜率”颇高,可以说,是书中几位年轻人从医道路上的精神引领。

颜福庆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独白:

“若要改变,不在一两个名医、一两所医院,而在整个体系的变革——所谓Public Health,公共卫生学。”

在书中,颜福庆是一位始终对底层民众抱有极强的悲悯与同情的医者,毕生专注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人设”与真实人物十分贴合。

小说的开头,颜福庆在出手相救主人公姚英子后,随即赴南非担任矿医。远赴南非正是一段真实的经历:

1903年,颜福庆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入同仁医院当实习医师。1904年,清政府招募随华工远赴南非的矿医,矿山的工作充满艰辛,富有奉献精神的颜福庆毅然报了名。矿工的恶劣生存环境,激发了颜福庆精深医术的动力,也坚定了他终生为人群服务的崇高理想。

书中还提到了颜福庆致力于推动吴淞卫生模范区建设的往事,这也是上医发展历程中一段值得称道的历史:

1928年7月,颜福庆在上医组建公共卫生科,兼科主任及公共卫生教授,亲自教授公共卫生学科,这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公共卫生学科。同年,他还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农村卫生实验区——吴淞卫生公所,作为公共卫生教学实验区。1929年9月与上海市卫生局合作,将吴淞卫生所改为“吴淞卫生模范区”,并规定上海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到模范区轮转实习公共卫生一个月。

此举把医学生的诊疗范围从大城市的狭小医院扩大到地域辽阔、缺医少药的乡村社区,在我国公共卫生史上有示范意义。历史上上医还曾创设高桥、颛桥、嵩山、璧山等多个卫生模范区,积累了丰富的城乡社区公共卫生经验,从中培养了苏德隆等一批非常优秀的医学家,从办学经验和人才两方面打下了上医发展的厚实基础。

项松茂

书中出场频率较高的还有一位和上医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人物——项松茂。书中,项松茂多次在主人公深陷困境之时施以援手。

历史上的项松茂作为一位爱国实业家,对我国制药事业和药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上医的老建筑“松德堂”正是其子项绳武继承父亲遗志,捐款襄助上医建造而成。

松德堂和奠基石

在当年的时局动荡之中,项松茂认识到,中国药商应以自制国货、新药避免外商的经济侵略,发展自己的药业事业,因此开创了国人自营并具有近代化规模的制皂和制药两大企业(即:五洲固本皂厂、药厂)。

“九一八”事变前,项松茂就加入了上海市各界反日会,开展抵制日货运动。事变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任上海抗日救国委员会委员,曾代表五洲和其他5家药房登报声明“不进日货”,并积极备战。

淞沪抗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力抗击入侵日军,伤亡极大。项松茂接受生产军用药品任务,亲自督促日夜加班赶制前线急需药品。当时位于四川路老靶子路(今武进路)口的五洲大药房第二支店,靠近战区,一·二八事变当晚由11位职工留守。

1月29日上午,日军包围该店,强行闯入搜查,发现义勇军制服和抗日宣传品,即将留守的11位职工全部逮捕。项松茂闻讯后,义愤填膺,决定亲自营救。同事们极力劝阻,他说:“11位同事危在旦夕,我不去营救,如何对全公司负责?贪生怕死还算什么总经理?”便毅然只身去日军戒严区交涉。

1月30日,项松茂遭日军绑架,次日惨遭杀害并被毁尸灭迹,11位职工亦同时被杀害于江湾日军军营。资料显示,项公遇难前写下遗书:“平居宜寡养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治家须量入为出,徇大义当芥视千金”。

沈克非

在《大医·日出篇》中,为罹患胃癌的主人公姚英子主刀的正是时任中山医院院长的沈克非。

沈克非是中国著名的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分会负责人之一,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

沈克非教授有“外科第一刀”之称,他的手术操作技术精湛,解剖细致,层次分明。他十分爱护正常组织,尽力减少创伤,严禁大块钳夹或者结扎组织。有一次,在一台胃大部切除术的过程中,助手忽视了在胃体部覆盖盐水纱布保护。沈教授严肃地指出问题,并再三说明:凡是显露的内脏都应该用盐水纱布覆盖,予以保护,勿使之干燥。沈教授对无菌术十分重视,从术野皮肤无菌处理,到铺巾保护,都有严格要求。施行胃肠道手术时,他喜欢用小纱布条擦拭术野,要求严格分清黏膜和浆膜,擦拭黏膜后绝不允许用同一纱条触及浆膜,违者必受斥责。他的手术记录内容详尽,而且从不要别人代写,总是自己写好底稿由秘书打字,经他签名后送到病房,非常及时,从不拖延。

崔之义

书中主人公孙希递交申请入朝医疗支援的志愿书,为其签字的正是崔之义院长。

崔之义是中国显微外科先驱,二级教授,先后任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外科主任、院长兼华东医院首任院长、中山医院第五任院长,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副院长。

崔之义十分鼓励年轻医生大胆开拓创新、挑战极限。崔之义在担任上医副院长时,大力支持杨东岳和汤钊猷合作进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探索,成立了一个由手外科、血管外科和骨科组成的小组,并于1966年完成了世界首例游离第2足趾再造拇指。

此外,书中熟悉的名字还有很多:

时任上医的院长朱恒璧,主张应该让医疗教育下沉,覆盖更多人群。

朱恒璧

在后记中,马伯庸也表示:

“在调研和创作过程中,查到了太多值得起立致敬的真实人物,也看到了太多值得浓墨重书的事迹。”

想写写汤飞凡,他在抗战期间极艰苦的环境下,奇迹般地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批青霉素。

汤飞凡

想多写写沈克非,他率领中央医院辗转长沙、贵阳、重庆,又跟随远征军赶往缅甸、印度从事战地医务工作。

……

最后,还要提到书中主要情节发生的地点——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正是如今华山医院的前身。

1922年,红十字会总医院(今华山医院)主楼

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欢迎各分会代表参观摄影

战火纷飞之时,红十字会的先辈们认识到:大众医伤救难,必须要有自己的医疗设施和队伍。

红十字会的发起人之一、中方总董沈敦和先生受红十字会的委托,着手进行医院和医学堂的筹资和规划等事宜。沈老用创办“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余款(白银50万两),购置徐家汇路(后来改名海格路,现名华山路)7号地块14亩作为院址,动工建造医院和医学堂楼房各一所。1910年5月,“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竣工。建成之初的医院有病床50张,设内、外两科。这便是上海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医院,也就是华山医院的前身。由此可见,华山医院最初的血脉正是红十字的。

如今的华山医院哈佛楼

这些年,华山医院飞速发展,唯一不变的就是自1907年建院起就秉承的红十字初心。从医院落成之初的那年夏天救援安徽北部的瘟疫灾民开始,哪里有救援,哪里就有华山人的足迹。每当人民需要救死扶伤,华山人就会像历代先辈一样挺身而出,毫不动摇地出发、刻不容缓地向前。

参考资料:

郝春红:《为人群服务,是他一生的信仰:纪念医界泰斗颜福庆教授诞辰140周年》

桂永浩:《上医治未病——上医人送瘟神、降疫魔、讲卫生的历程》序言

复旦上医官微:《老建筑里的上医精神丨松德堂:一座开启中国药学教育史的重要殿堂》

《名医名师|沈克非教授:大医精诚》,节选自《复旦名师剪影(医学卷)》

复旦上医官微:《敬忆二级教授 | 崔之义: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放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订阅号:《【纪念华山医院建院110年】系列(1)风云际会红十字》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