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研究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把案例教学法融入课堂 杨振国课题组科研领先教学突出

作者:胡慧中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2-22

“只有把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科研才不会觉得苦,而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杨振国用30多年的时光,带领复合材料及失效分析课题组师生,承担完成12个行业的100多项重大失效分析项目,在国际失效分析界顶级期刊《工程失效分析》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上发表论文38篇,总数名列前茅,课题组失效分析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完成100多个分析项目

材料失效分析是以材料为载体,通过综合分析找到失效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防止同类失效事故的重复发生。不仅科学工程意义重大,而且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1988年博士毕业后,杨振国以“面向工程实际、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为宗旨,带领课题组在核电、火电、风电、石化、化工、冶金、燃气、高铁、汽车、航空、印制电路、微电子等12个行业,基于大量复杂案例的研究,重新梳理和拓展现有的材料失效分析学科体系,分析解决一系列重大失效问题,一系列论述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杨振国连续8届受邀在“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连续7届担任“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执行主席,出任“第九届国际工程失效分析会议(ICEFA-9)”的大会主席并做主旨报告。

课堂上讲述经典案例

作为培养未来的材料失效分析从业者的专业课程,杨振国的《材料失效分析》课程受到材料科学系本科生欢迎。课堂上,他引入“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经典案例,分析现实中发生过的特大失效事故带来的损失和伤亡,让学生意识到失效分析意义之重大。讲解最新工程案例,直观体现基础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讲解我国重大工程领域的复杂案例,让学生滋生家国情怀。

“在第二课堂里,我鼓励有志于从事材料失效分析工作的学生提前进入课题组,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复旦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2016年至今,选修过《材料失效分析》课程和担任过助教的学生中,14人次在大奖赛中获奖,而且连续四届获同一组别唯一的特等奖。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

“七性”案例教学法是杨振国独到的授课心得,以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逻辑性、前瞻性、实用性、互动性为内涵,将科学精神教育、工程伦理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等“三大教育”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在课程中,把价值引领自然贯穿于教学中。曾在2017年荣膺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杨振国主讲的《材料失效分析》《材料科学导论》两门课程获评上海市精品课程,前者还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复旦大学课程思政金课和标杆课。2022年11月杨振国获评上海市教学名师。日前,《材料失效分析》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荣获自然科学组一等奖。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