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扬带队调研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汪蒙琪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2-22

今年1月,云南永平传来喜讯。永平县人民医院作为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在国际知名生物学期刊《遗传学前沿》上发表SCI论文,这是院史上第一篇SCI论文。“大家来这里时间不长,但成果丰硕,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感谢”,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永平县人民医院看望慰问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第二批援建永平医疗队时说。

帮助永平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附属妇产科医院援建帮扶永平县人民医院党员骨干医生姜峰领衔的论文发表,只是复旦永平医疗帮扶成果的一个缩影。复旦与永平帮扶10余年,结缘10余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医疗、教育、产业、文化等方面,不断书写新篇章。

2月9日上午,复旦-永平党建共建深化推动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一结束,焦扬带队,先后走访调研永平县人民医院、当地学校,慰问复旦挂职干部、援建医疗队员、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成员,了解当地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等情况。永平县委书记李德琦,常务副校长许征,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虎等参加调研。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在永平县人民医院,焦扬看望慰问了附属妇产科医院第二批对口永平援建医疗队员,与大家交流工作生活情况。

“生活上还习惯吗?”“家里孩子谁照顾?”焦扬对援建医疗队在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优化医疗管理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赞扬,鼓励他们为永平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校调集附属医院资源,在永平县人民医院成立“腹腔镜培训中心”,落地“陈翠贞儿童健康发展中心永平示范点”,新建3个专家工作站,2022年张志勇、陈刚等7个专家工作站获评“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通过积极协调捐赠来腹腔镜、婴儿培养箱等医疗设备。

附属妇产科医院对口援建永平县人民医院医疗队走进中小学校园和社区广场,为永平师生、群众开展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义诊服务。多家附属医院专家联合开展多学科远程会诊,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前往永平开展医疗志愿实践服务活动。附属妇产科医院、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永平县人民医院四院共同启动“上海—云南妇产科疾病临床协作中心”项目。

强化软实力建设,当地教育再上新台阶

“一周上几节课?“教哪些课程?”“教学中遇到哪些困难?”在北斗九年制学校,焦扬与复旦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翠舒、李嘉贤交流。

“建造浴室不只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让学生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焦扬实地了解了北斗九年制学校建造浴室项目。2020年,在复旦大学和支教队员们的努力下学生浴室得以建成,让在校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洗上热水澡。自研支团驻扎北斗九年制学校以来,复旦团委和研支团多方联系,还争取到了20台电脑、价值18万元的机器人项目器材等捐助,同时为学生们募集到冬衣、眼镜、图书、学习用品、卫生用品等物资,覆盖千余名学生。

作为北斗乡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北斗幼儿园于去年9月正式落成。在复旦大学捐助下,幼儿园添置了电子白板、教师电脑、学生课桌椅、小床、滑梯、攀爬架、各类室内外儿童玩具等用品,优化了硬件设施。

焦扬勉励与北斗乡党建结对的复旦药学院、新闻学院,通过结对,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当地教育发展。

智能电子白板、全新的课桌椅、各类儿童读物、崭新的篮球场……在胜泉完小,焦扬实地了解学校最新发展情况,鼓励挂职干部与结对院系党委一同助力当地教育发展。

在挂职干部的对接联系下,复旦相关部门、企业和基金会向胜泉完小捐“资”送“课”,助力胜泉教育乡村振兴。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将优质的资源共享给胜泉完小师生,电影《望道》思政课暨“星火”大中小一体化主题思政课首讲,面向胜泉完小师生,进行在线直播,让师生远在千里之外就能享受上海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强化党建联建,推动人才共育

“近10年来,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通过挂职,既为当地奉献服务,也提升了自己。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要探索新的方法,依托学校和各院系单位,把各项任务完成好。”在永平县博南镇胜泉村,焦扬一行看望慰问材料科学系党委副书记王珏和党委党校办公室干部李达,关心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近两年来,在永平县挂职副县长的王珏引入校内外爱心力量,改善当地教育软硬件条件,搭建专家工作平台,促进人才帮扶机制化,引入科技力量,助力产业发展,推动附属医院、基础教育集团、校友会以及结对学院与永平相关条线的对接。

经过两批院系结对,目前复旦-永平形成2个院系结对一个乡镇的帮扶新局面。

“院系各有所长,新一批院系党委与永平乡镇结对,形成‘2+1’结对联建新局面,能更好发挥优势互补作用。”焦扬鼓励挂职干部与二级院系党委共同推动党建联建工作,把二级党委的“中场线”作用发挥出来,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科技转化,赋能产业发展

“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挂职成为胜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后,李达这么想,也这么做。近两年间,他走遍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深入了解百姓民生。在一座座竹结构菌类种植大棚拔地而起的胜泉姬松茸食用菌产业种植示范点,李达向焦扬一行介绍胜泉村姬松茸产业的发展情况。

李达带领驻村帮扶力量,聚焦发展果蔬、食用菌种植,引入新品种,推动当地产业振兴。目前,胜泉村以“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与姬松茸种植生产销售企业合作,流转土地50余亩,搭建50个大棚,预计年产450吨姬松茸,产值达360余万元。

听了李达的介绍,焦扬说,“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这是党建联建工作的一项宗旨。你们做得很好,要继续扎扎实实工作,让更多老百姓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

在永平县北斗乡的鸿瑞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鸿瑞农业”),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建新介绍了滇黄精系列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发展情况。焦扬肯定了药学院党委作为与北斗乡结对的第一批院系党委所作的工作,赞扬王建新团队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当地就业,为当地农业发展开辟出一条现代化新路所作的贡献。

从物质到精神,挖掘历史,助推文化振兴

悠悠石板路,潺潺泉水流。作为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村落,花桥村位于永平县博南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博南古道正坐落于此。2018年9月,永平县第一个博物馆、第一个南方丝绸之路主题馆博南古道博物馆正式开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史地所”)负责指导该馆规划建设、文物征集和布展等各个环节工作。

“我们的帮扶不是简单的物质捐助,还要挖掘当地的精神文化,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这也是复旦的特色。你们所做的工作很有意义,要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在博南古道博物馆,焦扬鼓励在场的博南镇结对院系历史学系党委书记刘金华、材料科学系党委书记于瀛、史地所所长张晓虹,继续做好党建联建工作,发挥学校“三线联动”机制在对口帮扶中的优势作用。

焦扬指出,学校党委是“中心线”,院系党委是“中场线”,基层党支部是“生命线”。没有“中场线”,党建工作“支”不起来,没有生命线,党建工作“活”不起来,“三线联动”,才能让党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而历史学系和材料科学系各有各的学科特色,文理结合,可以带动更多专家学者、师生团队,以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2016年起,在复旦大学定点帮扶永平县工作统一部署下,史地所与永平县共同举办“南方丝绸之路高峰论坛”。迄今,该论坛已举办六届,成为永平文旅建设的品牌活动,提升了“南方丝绸之路”和“博南古道”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目前,史地所与永平县共建的云南省方志馆博南古道分馆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复旦-4-5_Print.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